汪育蘭
(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湖北 武漢 430070)
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職能機構最重要的部門,是學校圖書文獻收藏中心、學術研究資料查閱中心和信息檢索咨詢中心,為高校師生進行科研、學習、學術交流服務。隨著高校圖書館功能的發展演變,從“藏書樓”到“藏以致用”,從開放圖書館到數字圖書館[1],高校圖書館承擔高校師生教學服務的功能也在不斷優化升級。21世紀進入了一個現代高新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時代,深刻影響了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業都只有通過不斷地改革創新才能以全新的姿態應對時代主題要求。承載主體虛擬化、信息資源數據化和專業化、信息搜集檢索網絡化和知識化的新時代高校圖書館也迎來了管理服務理念和方式方法的更新挑戰。
高校圖書館員是圖書館運轉和發展的主要落實者和執行者,是圖書館實現社會服務功能的主導力量,可以說圖書館員的服務能力直接影響著高校圖書館服務功能的有效發揮。有專家曾說過,圖書館服務發揮的作用,5%來自圖書館的建筑,20%來自信息資源的資料,75%來自圖書館員的素質[2]。可見,提升圖書館員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才是做好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的根本。
提升高校圖書館員新型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必須以高校圖書館員為本,提高圖書館員綜合素質。圖書館員的綜合素質包括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素質、文化知識素質、專業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
政治思想素質是高校圖書館員提高服務能力的根本保證。新時代是開放、多元、共享的時代,要時刻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行動指南,做好社會主義圖書館事業。職業道德素質是一切職業工作基本的行為準則,做好圖書館服務工作同樣需要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支撐,熱愛圖書館事業,激發館員做好圖書館服務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文化知識素質是指圖書管理員具有較高的漢語水平、外語水平、計算機網絡運用水平。網絡時代的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需要館員有過硬的古漢語知識和漢語文字表達與整合運用能力,匯集大量網絡信息,用清晰、準確、簡明的文字及時為用戶推廣交流新見解、新成果,讓世界文化信息同中國文化信息共同共享;“網上90%的信息資源是英文資源”,要想及時跟蹤獲取國外先進的最新信息[1],還需要館員熟練掌握至少一門外語;知識經濟時代網絡和計算機的運用,迫切需要圖書館員成為數字化信息資源的建設者、服務者和管理者。
專業技能知識是指高校圖書館員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專業的圖書情報學科知識、較強的圖書管理理論水平、科研能力和業務能力。這樣才能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同時為師生提供專業服務、傳遞信息,為較高層次的讀者服務,幫助廣大師生獲取和運用信息、跟蹤學科和科學技術發展前沿。
身體和心理素質是指高校圖書館員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圖書館的工作容易單調枯燥,高校圖書館員需要培養健康的性格、樂觀的情緒、高雅的審美情趣和飽滿的時代精神,提高抗壓能力,盡可能避免在服務廣大師生工作中產生負面情緒,從而影響圖書館工作的正常開展。
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與發展,改變了傳統圖書館信息收集、傳遞、加工、存儲的方式,現代數字圖書館的信息獲取更為方便、快捷、廣泛,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數字時代更加強調科學技術與人文精神的結合,高校應尊重圖書館員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圖書館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館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培養館員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館員自身應更新觀念,開拓進取,運用對新知識新技術理解消化的能力,挑戰動態變化和多元的知識經濟形態,助推現代數字圖書館服務優化升級。
1)以人為本,重視圖書館員的主體地位。圖書館員是高校圖書管理服務與創新的主體,再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設備離開了人的實踐與思維活動,離開了人對社會發展的追求,都不會進步發展。推動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原始動力,主要在于圖書館員所擁有的智慧、知識、技能和才干。高校管理者應當將尊重圖書館員的主體地位放在首位,開發和挖掘高校圖書館員的巨大潛能,最大限度調動圖書館員的積極性,激發其創造活力,讓其自身潛能充分釋放。
2)建立完善館員激勵機制。建立科學完善的館員激勵機制能夠充分調動圖書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營造新型服務提升的氛圍。通過實施工作績效獎勵,進行評優評先,進行優秀工作標兵經驗分享,定期調整工作崗位,對善于學習新技術和新知識的館員,給予宣傳表揚和獎勵,進而調動館員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館員的競爭力和服務創新意識,促進高校圖書館在新時代中更好地轉型發展。
3)轉變服務管理理念。在互聯網高速發展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員應轉變為師生提供信息咨詢服務的觀念,樹立新型服務理念,不斷提升自身服務意識和創新能力。以積極的態度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引入信息技術手段,借鑒外館管理服務優勢,強化自身管理能力,創新圖書館服務方式;根據自身崗位與專業局限開展針對性的自我補充學習,不斷開拓視野,擴充知識面,跟隨信息時代的發展,積極開拓進取、精益求精,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使高校圖書館成為真正的學術型服務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