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明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0)
在新經濟時代下,高職院校要想培養更多集素質和技能于一體的綜合型人才,首先就是要認真貫徹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高職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體現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的同時,實現高職思政教育的改革與創新,進一步推動我國高職院校的進步和發展。
1)符合時代的發展需求。科技的發展使得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中都得到了廣泛地應用,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效動力,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打破傳統教學中單一教學模式的限制,優化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然而,伴隨著信息技術發展而來的是各種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網絡信息,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被電子設備所提供的豐富內容所吸引,反而忽略了教學內容的本質,系統教學顯得力不從心,為此需要教育部門需要在遵循生本理念的基礎上,及時調整教學方針和對策,激發學生對思政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最大限度發揮思政課的教學作用。
2)符合社會人才培養需求。在高職院校教學中開設思政課程,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大力推動新課改下素質教育的實施與發展,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創新型的技能型人才。為此,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政教育的時候,需要迎合國家的發展教育理念,突出立德樹人的教學宗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以生本教育模式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3)優化高職思政教育課程。在新時代的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轉變教學理念,不能一味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學生實踐性的培養,同時在制定教學內容的時候,也不能僅局限于教材范圍,而是應該結合時事新聞,向學生傳達黨和國家的新思想與新實踐。此外還需要在體現學生教學主體性的基礎上,合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構建服務類的教學課程,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1)注重教學理念的更新。思政課是一門與時俱進的課程,不僅是教學內容要實時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也需要不斷地更新。然而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國采取的都是應試教育,傳統教學理念對教師與學生的影響根深蒂固,很難在短時間內徹底改變,因此,在目前的高職思政教育中,部分教師依然采取灌輸式的單一教學方式,并沒有意識到學生教學主體地位重要性,以及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便捷性,自身缺乏創新的精神和勇氣。基于此,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為了實現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教師需要跟隨時代的教學思想來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并在此基礎上改革教學的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2)注重教學水平的提升。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策劃者,其自身的教學水平對最終的教學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在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中,教師需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知識,提高自身理論素養的同時,培養自身的道德情操,并聯合科研工作不斷提升自身的品德,結合社會的時事熱點來突出教學的重難點,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結合,使抽象的思政教育擁有具體的形態特征,通過創新課程內容來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3)注重教學內容的改革。在新經濟時代的社會背景下,高職院校在實施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的主題,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組織學生開展主題式的實踐活動,借助信息技術等教學手段,將書本上的抽象概念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以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良性的教學循環體系,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為學生今后的綜合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第二課堂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通過相關的校園文化活動來對思政課堂進行延伸與拓展,打破傳統教學中單一教學方式的束縛,讓學生能夠“走出課堂、走進社會”,明確意識到思政教育的實用性,并帶領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進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
其次,高職思政教師需要重視對現代化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的應用,借助形象、生動的圖片、視頻等形式,來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并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插入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際案例,向學生傳遞正能量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抽象思政概念的理解與掌握,同時還能夠為枯燥的理論教學增添一定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 效果。
最后,伴隨著信息網絡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以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廣泛滲透了教育教學中。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呈現出了政治的多元化以及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多樣化的價值觀對學生的理解與認知造成了重大的沖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帶來的不僅是便利,還有一些負面的思想和觀念,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但網絡在學生生活中的滲透于普及,也是學生的思想產生了新的特點,為高職思政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基于此,高職思政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環境,為學生搭建線上思政課的平臺,以充實、豐富的教學內容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同時促進教學信息的傳遞與反饋,組織學生進行及時的交流與探討,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主體作用。并聯合傳統的課堂教學,向學生展示教師的人格魅力,明確互聯網的輔助教學地位,發揮學生的教學主導作用,通過優勢互補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新經濟時代下,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應該結合國家的教學思想進行合理的改革與創新,及時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提升課堂的教學水平,改進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進學生的綜合健康發展,以此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