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麗鑫
(大連財經學院會計學院 遼寧 大連 116600)
民營企業在經濟發展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已逐漸成為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民營企業的發展狀況進行研究是經濟發展研究的關鍵部分之一。會計工作是民營企業財務數據處理的關鍵環節。部分企業為了降低運營成本濫用會計處理手段,使企業會計工作體系混亂,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優化企業會計工作流程、提升會計數據處理質量,已成為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
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不可忽略。隨著會計制度的完善,民營企業會計工作的規范化也逐漸完善。從會計工作角度進行管理優化,助力企業發展,成為民營企業發展研究的組成部分之一。對現階段民營企業會計工作規范化的進展狀況提出相應對策,為后續企業管理與發展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會計工作規范化主要指在維護企業常規會計活動的前提下,通過優化會計處理流程、提升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等,提升企業會計數據的管理能力,維護會計處理數據的準確性,為企業的發展決策提供運營數據。
民營企業的發展過程經歷了現代化管理改革。會計工作逐漸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核心。構建規范化的企業會計工作體系,是進一步優化財務管理能力、樹立企業財務數據的一部分。推行企業會計工作規范化建設,是為企業制訂發展規劃并形成良性循環的必要內容。因此,要不斷完善企業會計工作規范化,為企業的財務管理規范化發展奠定基礎,為企業運營資本結構的優化提供準確的數據。
民營企業會計工作的規范化,能夠為財務管理提供更加便捷、準確性更高的財務數據,為企業管理層制訂企業發展規劃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規范化的會計工作得到的財務數據更加規范,為后續的企業數據匯總和分析處理提供了便利,即能節省數據分析的時間,又能降低數據處理的成本。同時,會計工作與企業的發展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規范的會計管理機制能夠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無論在企業運營層面還是資本結構優化的微觀層面,都能為企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另外,會計工作的規范化是企業規范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企業的必要組成部分,既能加快企業價值的實現,還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部分民營企業是從幾個人的小作坊發展起來的,企業管理人員存在管理理念不夠科學的問題。原有的管理理念經過長期發展已經不能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甚至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民營企業在會計管理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管理權過于集中、會計工作基礎管理理念和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民營企業在會計工作基礎方面的不足最明顯的是管理理念落后。部分民營企業錢權不分,使得企業的經營受阻。部分企業的會計管理體系主要由同一人進行審核和管理,使得會計數據的處理可能存在漏洞,甚至存在徇私舞弊的問題。企業的會計數據難以真實反映其運營狀況,十分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1]。
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差是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由內部人員進行財務管理的模式,使得部分非專業的財務人員在民營企業從事會計工作,最終形成會計人員整體素質較差的現象。
另外,部分企業由于運營成本限制,在會計工作人員招聘過程中沒有足夠的預算,難以招聘到專業能力較強的工作人員,加上企業對于工作人員培訓力度的不足,使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增長相對較慢,甚至難以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這種問題進一步導致了企業會計數據不準確等財務問題,對于企業發展決策十分不利。因此,在后續的發展中,企業需要采取科學的措施提升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隨著電算化技術的發展,很多企業進行了會計電算化改革。部分民營企業由于發展規模或企業運營資本的限制,還沒有在會計工作中使用電算化工具,進一步導致了企業會計數據不準確、會計工作效率低等問題。
隨著企業的發展與壯大,會計數據量不斷攀升,部分企業的計算機等設備難以承受大量會計數據的處理,或者沒有電算化的會計數據匯總和處理系統,使得會計報表處理及會計數據匯總等工作嚴重滯后。這種由于企業會計做賬方式落后導致的會計工作規范化難以推進的問題,進一步為企業財務監督工作造成困難,十分不利于企業長遠穩定發展。
會計監督是對企業運營活動進行監督的重要部分,是對企業財務數據處理環節進行的監督。現階段部分民營企業的會計監督職能缺失,進一步導致企業財務數據處理缺乏管制。企業會計監督職能缺失,使企業管理層存在干預會計數據處理的可能性,導致企業會計數據存在失真現象。部分民營企業缺乏科學的會計管理規范,不能對會計工作進行制度層面的管理,使得會計監督質量嚴重下降,出現企業財務數據造假等問題,導致企業嚴重失信,既可能對相關利益主體造成傷害,也會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2]。
針對部分民營企業會計工作規范化中存在基礎不足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會計工作的基礎體系進行完善。①優化企業的會計管理理念。科學的會計管理理念是進行會計工作規范化的重要基礎。只有管理層認可會計規范化,才能在實行過程和資金方面予以支持,才能在企業內部切實推行會計工作規范化改革。②完善企業會計管理體系。會計管理體系是會計工作賴以生存的基礎,只有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會計管理體系才能為后續規范化的會計工作提供工作依據。③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內部控制機制是對會計處理方案及標準進行規定的機制。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能夠規范會計工作行為,為企業提供更加準確的會計數據。
針對民營企業會計工作規范化中存在的人員綜合素質差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強化會計人員培訓。①管理人員需要重視對會計人員的培訓,為相關的培訓工作提供充足的資金,為會計專業培訓奠定基礎,為會計工作人員提供更充足的專業培訓。②營造企業內部自學和競爭環境。可以利用相應的獎勵機制鼓勵員工進行自主學習,提升綜合能力,例如為通過會計專業等級考試的員工提供現金獎勵或升職機會等。③促進企業內部的交流討論。為會計人員提供業務討論的空間,使其在遇到困難時及時獲得幫助,在工作實踐中提升能力。
針對民營企業會計規范化中存在的沒有充分利用現代化做賬方式的問題,應優化會計工作流程,充分利用新會計做賬方式提升企業會計數據的處理效率和準確性。①需要對會計工作的硬件基礎進行升級,例如升級工作人員的計算機硬件。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引入電算化的會計管理系統,為會計信息的匯總和處理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②更多地使用電子化的數據處理方式,減少由手工記賬導致的數據失真或丟失的問題。數據化的會計信息更加容易處理和保存,方便企業在進行發展決策時及時進行數據抽取。③實現企業內部會計信息的電子化交流,方便會計審計工作開展,也為數據糾錯提供便利[3]。
針對企業會計缺失監管職能的問題,要進一步完善對民營企業會計的監管機制,以促進企業會計工作規范化的進程。政府針對企業會計監管部門主要是財政部門,可以采取培訓及宣傳等方式提升企業會計人員的道德素養,從根本上杜絕會計信息造假的可能性。也可以通過舉辦相應的會計準則培訓、法律法規宣傳等,使企業會計人員認識到會計數據是關系道德和法律多個層面的問題,引導相關工作人員樹立誠信意識。
構建會計人員誠信檔案,對部分違規操作的人員進行記過、罰款、限制工作等處罰,用實際行動向會計工作人員示警。
民營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也將在社會發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針對民營企業的會計工作進行研究,從會計工作的基礎、人員素質狀況、會計工作方式以及會計監督等方面,對民營企業會計工作規范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會計工作規范化的對策,希望能夠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參考,從企業財務數據層面助推民營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