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峰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必須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是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要求。因此,自然資源審計已經成為我國常態化工作,已經在全國多個地區進行試點工作。自然資源審計主要包括林業、礦產、土地、水資源審計。林業資源作為生物多樣性的基礎和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人們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自然資源,因此進行林業資源資產審計成為自然資源審計中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國林業資源面積較大,林木種類繁多,利用傳統的聽證、座談會以及查驗賬目等手段進行審計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審計后得出的結論也有待商定。因此,急需一種新的可靠的技術手段來進行林業資源資產審計,創新審計方法。3S 技術作為一種綜合遙感技術(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現代空間信息技術,具有獲取數據范圍大、精度高、獲取信息周期短、手段多、可以實現海量數據處理等特點。因此,將3S 技術與林業資源資產審計結合,可以為領導干部離任審計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有望提高審計效率和準確性。
目前林業資源資產審計在我國也開展了多個試點工作,現有的林業資源資產審計主要從法律以及經濟層等方面進行探索,有的學者主要從林業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指標進行探索,提出了從經濟和法律層面建立評價體系。有的學者提出了地理信息技術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中多方面的應用。但是這些學者的研究缺乏和3S 技術結合的審計,同時也缺少了針對某一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的具體分析,以及針對某一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成熟的技術方案。
本文利用3S 技術對林業資源資產進行審計,形成了一套成熟審計方案,并加以實例佐證,證明了利用3S技術進行林業資源資產審計可以大大提高審計效率和精度。主要的審計流程是根據已有的經驗以及查閱的相關資料進行數據的收集,資料收集完成以后根據待審計的林業資源資產問題進行數據的處理,找出疑點區域,并進行外業調查,將外業調查的成果和數據處理的成果進行結合,分析出問題區域,然后進行責任的界定。
本次林業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目的是按照“總體分析”、“圈定重點”、“找出疑點”、“確定問題”“界定責任”的總體思路來進行。根據得到的數據分析該地區林業發展狀況,找出要重點關注的林業問題以及區域,根據找出的重點問題以及區域,利用3S 技術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找出疑點區域并定位,然后進行外業調查,依據外業調查成果對內業處理結果進行分析,確定疑點區域問題所在,界定領導干部責任,審計結束以后要對本次審計進行總結,總結工作中的不足之處以及可以改進的地方,為下次審計提出改進方案。利用3S技術輔助領導干部林業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技術流程如下圖1 所示。

圖1 數據處理流程圖
利用3S 技術進行林業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需要明確調查什么樣的問題,以問題性質為導向,使審計工作更加高效率。本次林業資源資產審計主要確定調查以下幾個問題:(1)林地面積虛報問題;(2)建設用地違法占用林地;(3)建設用地違法占用公益林地;(4)林木亂砍濫伐。
根據已經確定的問題性質,查閱相關資料,明確在查找疑點過程中需要用到什么樣的數據,列出數據清單,進行資料的收集,資料收集如下表1 所示。

表1 所需數據
1.格式轉換。
影像數據需要將.msi 格式的數據轉換為.tif 格式的數據。.wp 等文件格式的數據需要轉換成.shp 文件格式的數據,轉換成.shp 文件格式的數據以后注意查看.shp文件的屬性中有無數據丟失和亂碼,如有,需單獨轉換Mapgis 文件圖層的屬性。
2.坐標轉換。
對于1980 西安坐標系以及國家2000 坐標系之間的坐標系,嚴格的數據坐標轉換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利用3 參數或7 參數等數據進行轉換,如果對數據精度要求不是太高可以通過Arcgis 中的地理配準工具條實現影像和圖層文件的配準。
3.所需數據提取。
根據要調查的問題來進行數據提取。提取步驟:打開屬性表→點擊“表選項”→點擊“按屬性選擇”→根據SQL 語句選中需要使用地類類型的“地類名稱”→點擊“確定”→點擊屬性左上方的“切換選擇”按鈕,將所需數據提取出來進行多源數據處理。
4.空間求交。
根據要調查的問題性質,選擇相應數據進行空間求交操作。具體步驟:打開ArcToolbox 工具箱→分析工具→疊加分析→相交,選擇相應的數據進行操作,如下圖2 所示。

圖2 相交操作界面
實地調查需要由相關部門帶領,調查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要調查的問題,列好實地調查要了解的情況,根據實地調查區域的情況結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判別是否存在問題,如果存在問題,需讓當地部門提交什么樣的證明材料,并且調查前需要將篩選出的問題區域進行截圖把經緯度坐標計算出來做成表格的形式如表2 所示。實地調查時將表一中的經緯度坐標輸入到“奧維互動地圖”App 中導航到該地區進行實地核實并拍照(圖3 現場調查圖),為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實地拍照需要使用指定的“吉印足跡App”進行拍攝,拍攝照片需要有該拍攝地區的地理坐標以及地理名稱信息,拍攝照片如圖4 所示。實地拍照取證后和提交上來的材料以及內業分析的結果進行對比得出結論。本次實地調查由于人員限制,一部分疑點數據分發下去由當地鄉鎮部門進行調查,一部分由審計工作人員進行調查(人員配備方式按照審計人員一名、3S 技術人員一名、當地政府人員一名),實地調查前應該和當地政府人員對接,商定實地調查出行路線來提高實地調查的效率。

表2 林業資源資產審計調查表

圖3 現場調查圖

圖4 吉印足跡拍攝照片
該地區位于中國南方,是重點林業縣之一,森林覆蓋率較高,并且該地含有國家重點公益林地以及省級重點公益林,國家重點封山育林項目等。大面積的林木,也使得該地區林業成為重點審計的對象。本文以林地面積虛報和建設用地占用林地問題為案例進行分析。
利用收集到的數據和上述技術將林地一張圖和基本農田圖斑進行多源數據處理找出林地面積虛報疑點區域47 處,其中有問題區域25 處,經實地核查拍照取證以后,發現疑點區域為基本農田區域,被林業部門劃定為林地區域,屬于林地面積虛報地區。其中一處如圖5 所示,圖6 為現場拍攝照片,該地區林地虛報面積兩萬多平方米。

圖5 疑點圖斑

圖6 現場照片
根據問題性質,從收集到的“2018 年土地利用現狀圖”和“2015 年土地利用現狀圖”中提取出要使用的數據,利用3S 技術進行多源數據處理,并進行目視解譯。找出疑點區域10 處,經實地核查拍照取證,以及提交上來的證明材料分析發現建設用地違法占用林地區域3 處,已移交當地部門立案調查。其中一處疑點圖斑如下圖7 所示,圖8 為該地區實地調查照片,實地查明該地區為塑料廠,并未辦理任何占用林地手續,屬于違法占用林地,占地面積約四千多平方米。

圖7 疑點圖斑

圖8 現場照片
利用3S 技術進行林業資源資產審計正處于起步階段,仍然需要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發現,建立統一的林業資源資產審計標準。同時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測繪成果和測繪技術增加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為領導干部自然資源審計服務,實現3S 技術與林業資源資產審計技術融合發展。未來的林業資源資產審計應該朝著實時化、信息化方向發展,利用無人機技術進行傾斜攝影,構建被審計地區三維模型,可以大大提高解譯的準確度,多源數據融合技術可以提高影像的清晰度等信息,增加判讀的精度。利用計算機進行解譯,提高審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