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琳
(西昌市人民醫院導管室 四川 西昌 615000)
隨著臨床醫學不斷發展,介入放射學已經成為診斷與治療一體的新型治療方式,由于其獨特的工作環境,使得介入手術室護理工作,直接影響了介入診療的治療,使得患者安全受到影響[1]。而任何環境出現疏忽,均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后果,使得手術質量下降,危機患者生命,而介入手術的管理與患者安全存在密切聯系,而安全護理也是醫療的關鍵[2]。本文通過分析我院安全隱患,提出相關對策,內容如下。
選擇我院2017 年介入手術史不良事件進行分析,于2018 年1月進行安全隱患分析。其中2017 年進行1147 臺介入手術,2018 年進行2119 臺介入手術。
安全隱患分析:(1)人為因素:年輕護士屬于不良事件高發群體,對護理安全意識淡薄,且知識技術較差,護患溝通能力不足,操作不夠規范,難以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責任心較差,工作態度較差,抗壓能力不夠。(2)軟件因素:年輕護士培訓不足,介入手術室工作流程不夠合理,崗位職責內容不全面。(3)硬件因素:介入材料管理不夠完善,擺放不合理,設備管理不足,檢查與維修不夠及時。(4)環境:團隊安全氛圍不足。
對策:(1)人為:要求護士責任心高,且基礎護理操作熟練,專業應急能力較好。強化學習護理核心制度,并學習給藥制度、急救物品等,在實踐中需要嚴格執行。對于已經出現的不良事件進行總結,作為案例,定期模擬演練。年輕護士進行配合演練,并實施安全教育,培養護士的安全第一的理念,增加工作責任心,提高護士的溝通能力。合理調配人力資源,確保護理工作安全,根據工作量安排護理人員。合理安排彈性休息,減輕心理壓力,提高其防范能力。(2)優化軟件:修訂年輕護士培訓計劃,加強學習介入器材,完善工作流程,重點把控介入手術安全環節,對可能出現的高危環境進行整治。(3)提升硬件:通過對介入醫療材料實施入庫登記、使用、收費記錄,均采取掃描條形碼,提高介入醫療材料的管理,保證了其科學性與精準性,同時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避免出現耗材失效丟失的情況。(4)工作環境:護士長以身作則,具備良好的安全態度與意識,并培養全科護士的安全理念,重視科室文化氛圍。
記錄2017、2018 年護理不良事件,并對比2 年的不良事件發生率。
數據采用SPSS19.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017 年開展了1147 臺介入手術,其中發生率較高為手術收費錯誤0.44%,其次為病情觀察不及時、患者信息核對錯誤0.26%,見表1。
2018 年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但與2017 年間并無差異,P> 0.05,見表2。

表2 不同年限之間不良事件發生率(例)
目前臨床對護理安全的關注度不斷提升,護理工作的安全管理也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而介入手術室是介入診療的重要場所,其工作內容較為廣泛,對護理質量也提出一定要求。傳統護理管理大多注重已經出現的問題,對于潛在的問題缺乏預見性,使得護理差錯不斷出現,影響患者診療[3]。
本文通過將安全隱患與對策進行研究,結果顯示:2017 年開展了1147臺介入手術,其中發生率較高為手術收費錯誤0.44%,其次為病情觀察不及時、患者信息核對錯誤0.26%。2017 年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但與2016 年間并無差異,P>0.05。針對隱患完善手術史的規章制度,并明確護理人員的職責,實施集體學,并定期進行考核,提高護士的護理風險防范意識。護理人員在工作中需要嚴格執行,積極進行查對、交接班,避免出現糾紛事件。加強安全教育,增強法律觀念,有效保證介入手術安全,進行安全教育,需要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培養護士工作態度。
綜上所述,應分析介入手術室出現的安全隱患,并積極提出相關對策,改善臨床手術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