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
(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 湖北 荊門 448000)
在臨床中,直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手術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水平不斷提高,腹腔鏡直腸癌手術也日趨完善和成熟,治療效果顯著,應用范圍比較廣泛。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會出現低體溫現象,使患者器官功能和凝血功能受損,從而對整體的治療效果產生影響[1]。因此,在腹腔鏡直腸癌手術過程中實施護理干預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有效降低溫發生幾率,減少手術風險,改善患者預后。本文分析研究了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98 例患者(2018 年4 月-2019 年5 月),根據不同的護理方案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49 例和實驗組49 例,分別施行常規護理、手術室護理,對照組患者中,男、女例數為29 例、20 例,年齡最小42 歲,最大71 歲,平均為(56.69±3.77)歲,實驗組患者中,男、女例數為25 例、24 例,年齡最小43 歲,最大72 歲,平均為(55.29±3.12)歲,一般資料對比,P>0.05。
1.2.1 對照組:給予一般的常規護理模式,協助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做好術前準備,協助醫生完成手術,保持病室環境的整潔和衛生,實施消毒、鋪床等基礎護理。
1.2.2 實驗組:以常規護理作為基點予以手術室護理,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實施保暖措施,降低熱量散失,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體溫下降較快,從病房到手術室的過程中,應該做好保溫工作,減少皮膚裸露時間。一般情況下,手術室溫度保持在22 度左右,防止體溫降低。護理人員給患者套上棉袖套,腳上套上腳套,身體下放置電熱毯,維持溫度。
(2)預熱輸注的液體,在腹腔鏡直腸癌手術過程中,對輸注液體進行預熱。有關數據顯示,預熱輸注液體,保持在36 ~37 度之間,有助于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持在此溫度,對液體的藥性無影響。對輸液瓶和輸液管進行保溫處理,減小對輸注液體溫度的影響,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呼吸和脈搏進行觀察,一旦發現異常,應該立即報告主治醫師,并采取相應的措施[2]。
(3)加熱氣腹氣體,對二氧化碳氣腹進行加溫處理,和患者體溫保持一致,控制氣腹壓力,縮短手術的時間,有助于避免低體溫現象的發生[3]。
(4)對消毒液進行加溫,手術過程中對切口進行消毒處理,避免感染,加溫消毒液降低對患者的影響[4]。加溫呼吸器,保持患者的中心溫度。
1.3.1 分析護理效果,可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2 評價護理滿意度,可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24.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有效率97.96%,高于對照組的81.63%,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護理效果的統計分析[n(%)]
實驗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度比較[n(%)]
腹腔鏡直腸癌手術具有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的特點,治療效果顯著,在臨床中被廣泛的應用。有關研究表明,該手術方式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低體溫。環境因素、藥物因素以及消毒液等都會影響患者體溫。年齡以及患者自身體質也是影響低體溫發生率的重要因素。倘若患者低體溫時間過長,就會出現應激反應,從而影響手術效果,不利于患者預后。因此,在進行腹腔鏡直腸癌手術時,應該實施護理干預,提高整體治療效果。實施手術室處理,通過心理輔導能夠消除緩解不良情緒,提高治療的依從性。除此之外,實施保暖措施、液體預熱以及氣腹氣體加熱等手術室護理,對手術室溫度進行控制,有助于降低手術風險,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腹腔鏡直腸癌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可以發現, 分析治療效果,結果顯示,實驗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評價護理滿意度,實驗組滿意度高達95.92%,高于對照組,更具優勢,P<0.05。
綜上,實施手術室護理,對腹腔鏡直腸癌手術患者具有改善術中低溫的效果,提高了手術的整體效果,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