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在行業體制改革的大潮下,地處大西南的廣西也邁出了堅定的步伐,從“高管局”時代進入了“高速公路發展中心”時代。
2019年12月1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高速公路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廣西高速發展中心”)在南寧正式揭牌成立,這體現了廣西高速管理行業積極以改革、創新、發展的意識面對和順應交通管理體制改革,為進一步理清和完善全區高速公路管理體制,推動新時代廣西高速公路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速公路管理局(以下簡稱“廣西高管局”)成立于1996年,自1997年廣西第一條高速公路——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并實現廣西高速公路“零”的突破以來,廣西高速公路事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的發展歷程。廣西高管局堅持統籌規劃“硬件建設”和“軟件管理”,堅持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全區高速公路事業取得顯著成就。
全區通車里程不斷實現歷史性突破,高速路網不斷完善。2003年底,全區高速通車里程突破1000公里,2008年底突破2000公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高速公路事業發展進入快車道,截至2019年底,高速通車總里程突破6000公里,達6026公里,高速公路網覆蓋全區14個地級市和92%的縣(市、區)級節點。
目前,廣西高速公路網主骨架初步形成,形成了以南寧為中心,對外多通道輻射西南、中南、華南地區,便捷連通東盟國家,對內連通各地市、有效溝通西江經濟帶和北部灣經濟區的高速公路網絡。全區建成出海、出邊、出省高速公路大通道22條,輻射廣東、重慶、湖南、貴州、云南等周邊省份和東盟國家;進一步推動形成了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中南與西南地區開放發展的交通戰略支點和“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高速公路網重要交通樞紐門戶,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和水平明顯增強,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

2019年8月15日,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批復同意,廣西高管局更名為廣西高速公路發展中心,下轄南寧、柳州、百色、桂林、玉林5個分中心。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行業改革的關鍵之年,做好廣西高速公路管理工作意義重大。廣西高速發展中心將全力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持續推動全區高速公路高質量發展。
2020年,全區高速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完成投資約840億元,計劃開工天峨(黔桂界)至北海等12條約1000公里高速公路,計劃建成賀州至巴馬昭平至蒙山段、融水至河池、松旺至鐵山港東岸、玉林至湛江(廣西段)、麥嶺(湘桂界)至賀州支線等5條369公里高速公路。
貫徹落實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取消省界收費站工作部署,在實施全國聯網后,組織優化聯網系統管理、清分結算以及逃費稽查等業務流程和機制,完善職責分工和監督管理體系。
進一步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組織落實廣西貨車按車(軸)型收費政策,繼續實施降低物流成本通行費優惠;依托ETC技術全面落實各項通行費優惠政策,進一步優化路網通行能效。強化提升ETC服務體系,指導督促ETC發行服務方完善售后服務、熱線咨詢以及業務拓展應用等工作,全面深化推廣ETC應用,加強ETC車道建設,提供優質的ETC服務,提高人民群眾ETC出行的滿意度。
持續推進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示范路創建工作,深入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廁所革命”專項行動,打造第三批服務區“廁所革命”典型示范項目。持續開展服務區文明服務創建工作,組織開展2020年廣西高速公路服務區星級評定,切實提升服務區服務質量。推動服務區轉型升級,充分挖掘和利用現有的資源和區位優勢,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打造多元化“服務區+”。根據主題服務區建設的要求,依托“服務區+商貿服務”“服務區+文化” “服務區+旅游”等主題對服務區進行升級改造,打造綜合性主題服務區。
配合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推動《廣西壯族自治區高速公路條例》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治理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條例》立法納入自治區人大2020年立法建議項目計劃。做好《廣西壯族自治區高速公路條例》立法相關工作,完成廣西高速公路地方性法規立法工作。
優化完善超限運輸許可“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和服務工作。梳理解決超限運輸許可監管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
依法履行審批與監管職責。抓好重大許可項目的涉路施工監管與服務,保障公路安全暢通。有效規范權力運行,指導基層大隊做好許可審批項目的后續監管工作。

重點抓好養護工程特別是高速公路擴建工程的安全監管,督促項目公司和運營公司統籌兼顧,做好保進度、保安全、保暢通工作。
進一步構建運營高速公路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落實管控和治理措施,為公眾出行提供良好的行車環境。
做好運營高速公路的應急管理工作,實行“路、警、企”聯動聯勤和信息共享,做好2020年全區高速公路交通擁堵防范工作,加強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組織開展各種安全生產活動,維持運營高速公路良好的安全生產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