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義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第三地質大隊)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地大物博,相較于其他國家而言,我國對于能源的生產和消費要遠高于其他國家,在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能源緊缺問題日益突出的情況下,為符合當前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需要積極支持清潔能源的發展。而我國財政稅收政策對于清潔能源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加強對二者關系的分析有助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進一步落實。
對于清潔能源財政補貼制度的完善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投資補貼。清潔能源作為一種新興的能源產業,現在在我國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在產業剛剛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且其產業發展戰線較長,導致收益期相對其它產業而言相對較長,此外收益也呈現出不穩定的特點。因此,在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定投資風險,這極大地削弱了投資人的熱情和積極性,投資方面的不足極大地限制了清潔能源產業的高效發展。對此,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于清潔能源產業的扶持和幫助,通過合理的財政補貼制度,對產業進行適當的扶助,在政府的帶動之下,能夠有效激發社會投資人士的熱情,投身于清潔能源的建設和發展中。清潔能源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技術投入和開發,通過政府的財政補貼制度,能夠及時有效地幫助企業解決一部分資金問題,并且政府補貼也是發揮作用最快的方式之一。在此過程中,我國仍然需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不僅要加強對于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視,加強補貼力度,還需要通過有效的激勵政策,對清潔能源投資者進行適當的補助,增加投資人的積極性,進而促進我國清潔能源產業化發展。此外,政府可以加大對于我國落后地區的清潔能源補貼,以此吸引外部投資,促進地區發展。
第二,電價補貼。隨著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各經濟產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此情況之下,對于電力資源的需求不斷加大,電力資源已然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對于清潔能源企業而言更是如此,國家對于清潔能源產業的補助和扶持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電價補助。通過科學合理的電價補助,能夠有效幫助企業減少技術投入成本,進而加大研發力度,將企業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清潔能源的開發中。在此過程中,政府可以根據用電量的多少來確定補助的多少。雖然目前我國風力發電以及太陽能發電產業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仍然存在電量供應不穩定問題,而且相對于傳統發電方式而言,新能源發電方式成本較高,很多企業都處于虧本經營的狀態,面臨著倒閉的風險。對此,政府通過電價補貼的方式,幫助清潔能源企業渡過難關,激勵企業大力進行新技術的研發,盡早實現成本降低和清潔能源的有效應用。由于財政補貼的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支持,因此在進行補貼的過程中,需要逐漸擴大清潔能源補貼的資金來源,促進清潔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消費補貼。與電價補貼不同,消費補貼是針對消費群體的補助措施,通過消費補貼方式,能夠有效刺激消費者進行清潔能源產品的消費,有利于市場的推廣和擴張。例如,政府可以借助支付寶、微信等支付軟件進行優惠券的發放,以此實現對于消費者消費傾向的引導,促進清潔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清潔能源產品的主要消費者是國家政府,例如,在電力資源早期應用時,政府通過采購實現了電力資源的推廣,促進了電力企業的發展。政府采購方式不僅能夠起到一定的帶頭作用,有助于清潔能源產品的進一步推廣,還能夠引領社會消費趨勢,帶動人民在清潔能源方面的消費,擴大清潔能源產品市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加大政府采購力度。
首先,制定政府采購標準,需要先科學合理地制定政府采購標準,并將標準進行統一。其次,明確采購范圍,政府需要了解當前市場上清潔能源產品的類型和功能,并根據一定的規律和標準對清潔能源產品進行分類整理,從中選取技術水平較好,成效和利用率較高,節能環保性能較強,經濟利潤較高的產品,將其納入政府采購名單之內。在此過程中,政府需要加強對于清潔能源市場的關注,定期更新采購范圍和采購目標名單,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促進清潔能源產業消費和推廣。最后,合理制定政府采購資金額度,采購資金的額度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政府需要在可接受的范圍內,盡量增加采購資金。當前我國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形勢尚不樂觀,想要促進行業的進步,主要依靠的就是政府的政策制度和扶持,而低水平的補助和扶持難以起到推廣的作用效果,因此想要確保幫扶效果,就需要盡可能地擴大采購資金額度。一方面,國家需要合理制定各地區政府清潔能源產品的采購額度最低標準,也可以根據財政資金百分比規定清潔能源產品的采購額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于政府工作人員的培訓,使得其認識到清潔能源對于國家進步和人類發展的重要意義,理解政府采購對于行業發展的重要性,強化政府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確保采購政策的有效落實[1]。
對于清潔能源發展稅收政策而言,可從以下方面對清潔能源產業實行相應的稅收優惠支持。
第一,增值稅。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兩個角度進行完善。一方面,合理降低清潔能源企業增值稅的稅率。由于清潔能源屬于新興能源,在其產品開發和生產的過程中,基本上不會涉及原材料采購方面的支出,因此,清潔能源企業的進項稅額與其他行業相比相對較少。因此,在實際進行稅款繳納的時候,清潔能源企業所需要繳納的增值稅要遠高于傳統行業企業,嚴重增加了清潔能源企業的經營成本。我國統一增值稅率為17%,如果清潔能源企業也按照此稅率進行繳納,不僅提高了產業運行成本,不利于清潔能源產業化發展,而且還會使得清潔能源產業在市場競爭環境中處于劣勢地位。因此建議國家財政稅收在增值稅方面,為風能、水能以及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企業單獨設立稅收標準。但是與此同時,稅收優惠政策也不應是一成不變的,當行業在政府的扶持下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時,需要將稅收調回至正常指標,以確保行業競爭的公平性。另一方面,可酌情推行即征即退政策。在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階段,國家可以采用即征即退政策,根據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合理采取稅收全部退回或者部分退回措施,以此減輕清潔能源企業的資金壓力。
第二,關稅。由于當前我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正處于上升階段,因此相關設施設備技術水平仍然與先進國家產品之間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國大多數的清潔能源企業所使用的設備設施都是從國外進口來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清潔能源企業的運行成本。對此,國家需要針對國內無法制造生產的,技術水平無法達到企業生產標準的,以及雖然國內能夠制造,但是資源以及產量十分有限的設施和設備予以一定的關稅優惠政策,通過合理控制進口關稅,降低企業采購設備所需要的成本,減少企業資金投入,減輕資金壓力。除此之外,還需要優化出口政策,降低清潔能源產品出口關稅,提高我國清潔能源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促進我國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
第三,企業所得稅。當前我國已經對沼氣發電以及蔗渣發電企業采取了相應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這也是促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有效措施。雖然減免企業所得稅會降低國家財政收入,但實際上,在清潔能源企業發展的初期,企業所獲得的經濟利潤十分有限,因此即便按照正常標準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其繳納的數額與傳統行業比也相對較低,因此,對于國家財政收入水平不會產生過大的影響,是在國家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的。
除此之外,還可以對其它相關稅種政策進行優化,加大扶持力度。例如,個人所得稅、耕地占用稅、房產稅以及土地使用稅等,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減少企業經營生產成本,激勵清潔能源產業發展。
通過新稅種的開辟有助于國家環保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從20世紀開始,就有很多發達國家已經在嘗試征收環境稅,并將環境稅收用于國家環保事業的建設,而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國際組織也建議國家設立環境稅。環境稅的基本原則是由污染者承擔此項稅務,以此能夠進一步確保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秉持著節能環保的理念,并積極開發和研究新技術,以此減少污染排放,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當前,我國尚未建立環境稅,而是通過環境監管,對排污企業進行懲治,但是懲治力度和成本相對較小,難以加強企業對于污染排放的重視。通過環境稅收,不僅能夠提升企業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視,而且還能夠將環境稅收用于國家環境治理和建設,還可以通過建立清潔能源產業基金,對相關企業進行扶持,進而促進產業發展[2]。
綜上所述,在財政稅收的激勵之下有助于企業科技的創新,傳統能源開發利用的控制以及促進清潔能源的消費和投資,當前我國財政補貼制度、政府采購力度以及稅收優惠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為清潔能源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相信在我國財政稅收政策的不斷完善和支持下,我國清潔能源產業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