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瓊
(陽泉煤業集團五礦人力資源部)
社會的發展以及市場經濟的壯大使得我國勞動力市場逐漸完善,而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作為國民經濟統計的重要內容,卻存在體制不完善或是指標不明確等問題。因此,應對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中的問題和改進措施進行分析,為我國財富分配和調控提供有效依據。
從目前來看,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具有以下特點:第一點,該工作具有數量性特點。該特點主要體現在勞動工資的數據,相關統計人員通過對勞動工資進行統計、分析,掌握勞動力成本等相關信息,從而為公司相關決策提供建設性意見,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第二點,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具有綜合性特點。具體而言,相關人員在開展勞動工資統計工作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從而開展高質量的統計工作。之后,以公司的實際需求為前提,對統計數據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幫助公司內部領導切實掌握人力方面的支出情況,并為國家的統計工作奠定基礎。除此之外,勞動工資還具有三種基本職能,分別是保障職能、誘導職能以及激勵職能,不同的職能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而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在于以下內容:由于該工作能夠切實反映勞動力的成本信息以及供求關系,國家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出臺往往需要參考當前的勞動工資統計數據,所以,高質量的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是我國相關政策的基礎。
不僅如此,通過開展高效的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能夠使公司內部的管理人員明確自身企業的人工成本,進而在對員工的薪酬進行制定時,能夠以此為基礎提高薪酬分配的合理性。在開展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時,主要是對從業人員的勞動工資進行統計。而對于公司員工而言,勞動工資統計工作關系到醫療保險金、養老金以及住房公積金的基數。由此看來,無論對于員工、公司還是國家,高質量的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對于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而言,統計人員作為開展該工作的主要人員,其專業素質對該統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具有極為關鍵的影響作用。但從目前現狀來看,由于公司對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較低,在選拔該崗位人才時不夠嚴格,沒有切實考慮到該崗位的工作需要以及素質要求,導致公司內部的勞動工資統計人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不足,無法滿足該崗位的各項需求。不僅如此,專業水平較低的勞動工資統計人員難以將公司的實際情況與該工作進行有機結合,無法認識到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全面性,導致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無法得到保證。除此之外,同樣由于公司內部對該工作的不重視,使得統計人員逐漸模糊自身崗位以及自身的重要性,繼而出現統計人才流失等情況,在開展交接工作時敷衍了事,極其不利于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另外,對于新上崗的勞動工資統計人員,公司沒有安排及時的培訓工作,導致新員工無法掌握公司的具體情況,進而影響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整體質量,形成惡性循環,影響公司健康發展[1]。
對于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而言,需要統一、規范的管理制度以及監督機制進行約束,進而從制度層面強化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但是,從目前來看,部分公司內部并未根據該工作的相關內容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甚至存在少數公司生搬硬套其他規章制度,并沒有結合自身的發展現狀對制度進行建設,從而影響公司內部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效率。而且,制度的缺失會造成公司內部薪酬分配不合理問題的出現,直觀體現就是薪酬相同、工作量卻不同,在該情況下,不僅會導致員工工作不認真、敷衍等情況,不愿為企業做奉獻,還會造成員工跳槽等不良后果。人力作為公司組成以及發展的重要基礎,若是未對其進行管理,會使企業管理的整體質量降低,甚至影響公司的長遠發展。
我國相關法規中對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職能做出了明確規定,但從現狀來看,公司在開展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時,重點主要集中在員工勞動工資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方面,忽略了錯誤勞動工資數據的刪除以及統計數據分析工作等方面,導致該工作除了對工資數據進行統計,無法發揮原本的職能作用,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過于片面性。
在開展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過程中,出現誤差是十分常見的一種情況,相較于其他數據統計工作,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誤差更加明顯。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員工收入渠道的變化以稅收等方面會干擾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開展,若是漏算或是沒有對相關要素進行控制,則會直接影響到該工作的有效性、合理性以及獨立性。第二,人工統計引發的誤差。雖然我國科學技術水平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計算機相關設備已普遍應用至各個領域,但操作者仍是人工,由于數據較多、人的精力有限,在此過程中難免出現誤差。不僅如此,由于該崗位的流動性較大,常常需要進行工作交接,在此過程中極易導致數據的錯誤交接或是遺漏等情況,從而導致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出現數據問題。
第一,公司應提高對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在招聘相關人員時應重點考察其專業素質和技能,從而滿足該工作崗位對人員素質的需求。其中,應重點考察應聘者的統計知識、統計技能、人事勞動管理知識等,從而確保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順利展開。第二,定期開展培訓工作。對新員工和老員工分別開展不同的培訓工作,使其感受到公司對該崗位以及職員的重視程度,提高員工對公司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對新員工進行崗位培訓時,不僅要對其專業素質進行建設,還需要掌握公司的相關情況,使其在工作中能夠切實結合公司情況,提升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質量;在對老員工進行培訓時,應注重新知識以及規范性的培訓,不斷完善員工的統計知識體系,提升工作的規范性,從而提高勞動工資統計團隊的整體水平,打造出一支愛崗敬業、具有較強責任意識的統計隊伍[2]。
如上所述,管理制度的缺乏會導致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降低,所以,公司應立足于自身發展情況,結合該工作崗位的實際內容構建完善的管理監督制度。在構建該管理監督制度時,相關管理人員應明確認識到該制度的作用,分別是:第一,通過該管理制度,能夠有效保證工資數據的安全性,其具體體現為能夠及時發布工資數據;第二,在該制度的作用下,能夠有效提高勞動工資統計的準確性。由于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涉及到較多的內容、需要開展較多的環節,而各種數據問題就出現在各個環節,經過積累就會成為較為嚴重的統計數據問題。因此,在該管理監督制度中,應加強對每個環節的監督和檢查,將錯誤數據的出現幾率降至最低,保證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質量。例如,在對從業人員和工資總額進行統計時,需要按照公司情況對各個內容進行全面的統計,具體統計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內容
另外,還可以對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進行定期以及不定期審核,提高統計人員工作的認真程度和積極性,并根據審核結果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從而確保該管理監督制度能夠得到有效落實。
在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中,若是未能發揮出該工作原本的職能作用,就會導致被動提供統計數據以及應付提交相關報表等問題,使得該工作失去其原本的價值和意義。因此,為有效解決該問題,公司應確保統計人員明確該工作的具體職能,并在開展相關工作過程中切實發揮職能的有效作用,對該工作形成正確的認知。除此之外,公司還應轉變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相關服務的性質,主要內容就是在對相關工資數據進行統計后,應存在一個規范的數據分析環節,并根據公司的實際發展需求對數據做出不同方面的分析,為公司的相關決策提供有效建議。最后,在對其進行上報時,最好上報電子版,確保相關數據的清晰性和準確性。
由于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對數據的準確性要求極高,只有準確的數據才能夠切實反映公司存在的問題,并未相關決策提供有效意見。因此,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公司應積極結合現代化技術建設信息化的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平臺,提升該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僅能夠緩解統計人員數據收集、處理的壓力,還能夠有效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提高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的整體效率。例如,可以使用大數據技術或是云計算技術等。
綜上所述,高質量的人力資源勞動工資統計工作能夠幫助公司掌握人力成本以及公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應對該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挖掘,并通過完善管理監督制度以及建設信息化統計平臺等措施,提高該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