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 瑞
(湖南澧水流域水利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在企業運營管理中存在很多財務風險,對于企業發展會造成較大不良影響,因此必須加強財務風險控制,并實施財務收支審計,提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水平。在財務收支審計中,應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創建完善的風險識別體系。因此,亟需對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中的風險識別要點進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在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中,審計機關應廣泛收集企業各類財務資料,進而對企業財務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全面評估企業資產管理情況、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運營情況等,對企業營業收入以及財務成本進行深入研究分析,進而對企業會計信息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分析,并據此制作審計報告,提出審計決定。
在企業財務收支審計中,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企業資產,具體包括企業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投資等[1]。②企業會計資料,包括企業會計賬簿、會計報表、會計憑證。③企業負債,包括企業長期負債、流動負債。④企業所有者權益,包括企業資本公積、實收資本、盈余公積。⑤企業損益,包括企業收入、利潤、成本費用。
在企業財務收支審計中,加強收入審計至關重要。在對企業財務收入情況進行審計時,要求對企業各項收入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具體包括投資收入、銷售收入、應收賬款收入等,判斷是否出現徇私舞弊現象。另外,在企業收入審計中,還需加強統一管理和核算,判斷企業收入情況是否符合相關規定,能否及時、足額到位。通過強化企業財務收入審計,能夠對財務收入中的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
在對企業財務支出情況進行審計時,在風險識別過程中,要求對企業各項支出情況進行分析,判斷是否符合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的要求、財務支出中是否出現虛報問題、是否違反法律規范等,進而判斷企業財務收支情況。另外,在對企業財務支出情況進行審計時,要求對各類支出預算執行情況、批復執行情況進行審計分析,判斷是否符合標準要求以及對于專項經費是否能夠保證專款專用等。在具體的支出審計過程中,應將基建工程、大宗采購作為審計的重點,避免企業在財務支出方面出現違法違規行為。
在對企業財務資產情況進行審計時,為了準確識別風險因素,要求對企業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以及對外投資進行嚴格審核,及時找出財務資產管理中不合理以及不符合相關規定的風險因素。為了保證企業資產審計管理的規范性,要求加強統一領導,并堅持分級負責以及責任到人的原則,避免企業資產流失和虧損,進而導致企業財務風險。在對企業資產進行審計時,應將企業資產配置情況、利用情況進行嚴格審計,避免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出現違法違規行為,保證企業財務活動的規范性,合理規避財務風險。
隨著市場經濟改革不斷深化,企業對外投資項目逐漸增多,在企業對外投資中,需應用大量資金,因此在財務收支審計中,應對投資項目加強審計管理,規避項目投資中的風險。在企業財務收支審計中,從項目投資立項至竣工驗收全過程中,都必須加強財務審計和評價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在財務審計中,應重點關注應招標而未招標情況、拆分工程項目招標、工程變更所造成的投資損失等,避免財務管理不當而導致企業面臨資產損失。
企業財務審計范圍逐漸擴大,涉及很多環節,要求不同環節負責人加強協調配合,因此審計難度比較大。在財務收支審計中,部分情況比較隱蔽,很難被察覺,可能會對企業財務管理造成不良影響。對此,在企業財務收支審計中,審計人員應建立健全與審計范圍覆蓋相適應的工作機制,對財務收支審計工作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并統籌安排,合理分配實施,逐漸滲透至財務收支的各個部門中,充分發揮財務監督管理的重要作用。
企業財務審計工作范圍不斷擴大,根據設計管理文件中的要求,在企業財務收支審計中,不僅要求對企業各類資產運行和流動情況進行檢查管理,同時還需詳細調查企業領導人員是否能夠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進而對企業會計工作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分析。雖然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范圍不斷擴大,但是很多企業在財務收支審計中,沒有及時對風險識別制度進行創新優化,沒有指定完善的風險識別方案,可能會對財務收支風險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響。
在企業財務收支管理中,管理活動的對象包括企業資產運營情況、投資融資情況、會計核算以及基礎工作等,具體包括企業預算管理、收款管理、財務支出管理、財務報告、資金管理、投融資管理等。在財務收支審計中,只有準確識別收支審計中的風險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夠保證審計工作質量和效果。比如,在企業貨幣管理中,常見風險因素包括銀行賬務風險、先進風險、銀行存款風險、電子支付風險、現金風險等[2]。對于現金風險,如果管控不當,還可能會引發更多風險,包括現金支付風險、現金保管風險、現金盤查不到位風險、現金支付超額度風險等。具體而言,在企業財務收支管理中,各類風險因素匯總情況如圖1所示,為了提升企業收支設計工作水平,要求準確識別財務審計中的各類風險因素,并分析風險因素的產生原因,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控制策略,進而保證財務收支審計工作質量,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圖1 財務收支影響因素
在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中,通過制定財務收支審計風險因素操作手冊,據此進行收支審計,能夠幫助審計部門合理規避各類風險因素,提高審計工作質量[3]。在審計部門日常工作中,涉及很多專業領域,包括財務專業、營銷專業、工程專業、計算機專業等,審計部門日常工作量比較大,而人員配置數量較少,而如果組織非專業人員進行項目審計,則很難達到良好的審計效果。對此,必須創建完善的財務收支審計風險識別操作手冊,確定風險因素,制定財務收支工作流程,促進審計工作質量的提升。另外,財務收支審計工作難度較大,復雜程度高,企業領導人員應對各部門以及基層員工加強宣傳教育,使其能夠明確意識到財務收支審計工作的重要作用,并提供一定的支持,進而保證審計工作的有效性,提升財務收支審計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使其在具體的審計工作中能夠準確識別出各類風險因素,提升企業對于審計風險的防控能力。
為了建立健全企業財務內部收支審計工作制度,首先需明確收支審計部門工作人員的職責分工,保證各個崗位工作人員都能夠了解自身工作職責,并高效完成日常工作。另外,在財務內部收支審計部門管理中,部分崗位之間可能會出現相容難度較大的問題,而財務內部收支審計部門專業工作人員數量比較少,因此很難分離各個崗位職務,一人多職的現象比較常見,由于職責不清晰,因此可能會對財務內部收支審計工作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對此,為了提升財務內部收支審計工作的高效性,要求明確財務內部收支審計部門中各個崗位員工的工作職責權限,創建完善的財務內部收支審計制度,據此實施審計工作。
在財務內部收支審計工作中,不僅需創建完善的規章制度,同時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應加強溝通交流。但是現如今,部分企業在財務內部收支審計工作中,在各個部門之間沒有制定完善的業務溝通程序,因此各個部門之間管理工作比較分散,很難進行高效的溝通交流,無法創建完善的財務內部收支審計績效評價體系。對此,必須創建財務內部收支審計績效評價體系,加強企業各部門之間溝通交流,進而構建完善的審計工作評價模式,促進財務內部收支審計工作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財務內部收支審計工作中的風險識別要點進行了詳細探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收支審計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在財務內部收治設計中,風險因素比較多,因此,需創建完善的規章制度,建立健全風險識別操作手冊,加強企業各部門交流,準確識別財務收支審計中的風險因素并采取針對性控制策略,保障企業財務管理的規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