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彥序 李劍鋒
(1.遼寧省地質勘探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遼寧省化工地質勘查院有限責任公司)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地勘行業也在不斷進步。近幾年,地勘行業迎來了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規模不斷擴大,業務領域不斷增加,使得行業競爭力大幅度提高。但地勘行業的發展也使得項目成本核算工作和會計核算工作變得更加復雜,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核算管理問題。
地勘單位是典型非事業非企業經營管理的模式,因為這種特殊的管理體制,導致地勘單位的項目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特殊性,與其他單位形成差異。地勘單位的項目包括工作項目和地質項目兩種,因此地勘單位的項目成本核算具有雙重性,分別對兩種項目的成本進行核算。地勘單位的項目費用包括辦公費、人員費、水電費、交通費以及勘察工作中的各種費用等。近幾年,國家對于地勘單位項目成本核算開始逐漸重視起來,使得地勘單位的項目成本核算工作越來越高效,成本核算工作對于促進地勘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更加規范,促進地勘單位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地勘單位的工作效率。但盡管地勘單位的成本核算工作逐漸優化,卻依然存在著不足之處,項目成本核算工作的不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地勘單位的項目成本核算內部環境較為混亂,核算體制不完善,造成項目成本核算出現不規范現象;另一方面是地勘單位的各個部門之間缺乏溝通,使得項目成本核算工作不夠及時,出現滯后性,影響地勘單位的后續工作。
地勘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十分重要,地勘單位的主要資金來源是政府的撥款支持,但只靠政府的財政支持不足以支持地勘單位更好地發展,因此,地勘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起到了一個決定性的作用。會計核算工作的高效性可以保證地勘單位內部的資金得到合理的分配利用,保證單位內部能夠有序經營,并創造更多的資金儲備。但隨著市場經濟條件的不斷變化,地勘單位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在以前,由于規模較小,地勘單位所需要的經費也不多,會計核算的制度結構也比較簡單,經費可以維持地勘單位工作的正常運行。現如今,地勘單位的經費已經不能夠維持其發展,地勘單位的很多項目經費金額巨大,政府的財政撥款不足以保證項目的進行,因此地勘單位開始逐漸走進市場,通過經營實體來拓展資金來源,形成了政府撥款以及自主創收兩種融資渠道。地勘單位融資的變化讓會計核算結構變得復雜,以往的會計核算制度已經不適應現在的地勘單位財務管理體系,很多地勘單位會計核算制度的落后也給地勘單位帶來了不利影響。
地勘單位的地質項目分為地勘地質項目和社會地質項目兩種,但地勘地質項目與社會地質項目的工作流程大體相同,工作性質也類似,這就導致項目成本核算工作經常出現費用歸集混亂的情況。地勘單位各項目的工作人員會出現重疊、交錯,導致人員費的歸集不清,重疊的人員費用歸集到哪一個項目沒有明確規定。一些電子儀器和機械設備也是為多個地質項目共同服務,項目的使用也比較頻繁,使用比較混亂,導致很難將折舊費進行具體的劃分。此外在,再加上水電費、交通費、差旅費以及勞保費的歸集也是較為復雜,例如,若某一工作人員到某地出差既是為了地勘地質項目也是為了社會地質項目,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無法確定此次差旅費應當劃分到哪一項目,造成項目歸集不清的現象,交通費、招待費以及水電費等也存在這樣的現象。地勘單位成本管理體系中,費用的歸集整理工作十分重要,直接影響著項目成本核算的準確性。
很多地勘單位沒有建立起健全的成本管理與控制體系,也造成了項目成本核算不準確的問題。很多單位在成本內容的管控方面,只進行野外作業生產成本方面的管控,而忽視了室內其他輔助項目的工作成本管控,造成核算成本下降,影響后續工作。地勘單位對項目的成本核算較為重視,但對于日常成本的管控與核算不夠重視,缺乏日常成本核算的管理體系,導致成本管理與控制體系的不健全,最終導致成本核算不準確。
地勘單位的體制較為復雜,其管理模式不屬于事業單位也不屬于社會企業。地質項目的承擔單位也比較復雜繁多,導致其管理體制也具有特殊性。不同單位的會計核算制度也是十分多樣,是一種多種核算制度并存的會計核算體系,這也導致地勘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出現混亂。會計核算的不規范直接導致基礎工作較為薄弱、經費的報銷審批不夠嚴格、原始憑證出現錯漏、報賬不夠及時,最終造成會計核算工作無法有序進行。會計核算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會計處理工作與地質項目的成本預算脫節,項目成本的預算編制無法與會計處理工作達成一致,造成預算比例超出、開支范圍超出,造成人力、物力和費用的額外損耗,影響后續工作。
地勘單位的各部門之間缺少交流,當上級的某一部門申請批復項目相關費用時,項目的成本變化無法及時通知企業財務部門,導致企業的項目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不能夠及時將項目成本進行歸集,預算成本減少導致后續工作出現費用分攤較少的現象,影響了成本核算的準確性,也影響了項目工作的進行[1]。此外,還由于部分地勘單位的管理人員對內部財務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導致項目成本核算管理以及會計核算管理方式較為落后,無法滿足地勘單位的發展規模,導致目成本核算與會計核算無法達到一致性,影響地勘單位的工作運行。
為了解決地勘單位項目歸集不清的問題,進一步提高項目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地勘單位應當對企業內部成本核算體系的工作流程進行合理規劃,對工作流程進一步改造,制定費用重疊時的歸集制度,保證費用能夠準確歸集。項目成本核算體系的每一個工作節點,都應當有專業的工作人員,保證分工明確,確保職責能夠落實到位。每一個地質項目以及工作項目的財務信息都要做好詳細的記錄和備份,并要保證項目成本核算與會計核算相連接,在項目成本核算登記以后,會計核算工作能夠及時進行審核工作,及時進行費用結算,保證成本核算工作與會計核算工作能夠同步進行,提高工作效率,共同為地勘項目的后續工作提供保障[1]。
為了保證地勘單位的項目成本核算工作更加規范和準確,應當盡快健全項目成本核算機制。健全機制主要分為幾個步驟,第一點是要保證地勘單位的財務人員能夠熟悉成本核算的價值和流程,要懂得合理控制和管理成本;第二點是成本核算人員要依照項目的情況,使用現代化、科學化的成本核算方法,目前比較先進的成本核算方法有目標成本核算法和全成本核算法;第三點是要依據地勘單位的發展情況,改進企業內部的成本核算結構,保證成本核算體系具有完整的系統分析、成本控制以及成本核算功能,與會計核算工作同步,加快成本核算速率的同時合理降低項目成本,提高地勘單位的經濟效益。
地勘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要想與項目成本核算工作形成一致,就要在項目成本核算機制健全的同時,不斷完善會計核算制度,讓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具有較高的規范性,才能與成本核算工作相互銜接。地勘單位的項目所涉及的數額較大,費用類型較多,因此一定要做好財務管理工作,保證會計核算的準確性。要加強會計核算工作的基礎工作管理,保證原始憑證完整、無錯漏,對于項目費用的審批要嚴格按照審批程序進行,記錄好每一筆費用的用途,項目的報賬要及時,加強與成本核算工作的一致性,保證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及時性與真實性,為地勘項目的穩定進行提供保障[2]。
為了提高地勘企業成本核算工作與會計核算工作的一致性,除了對兩項核算工作的制度不斷完善以外,還要加強單位內部管理人員對成本核算工作和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視,保證核算的工作人員具有較高的管理意識,樹立起正確的管理理念。財務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地勘單位的盈利能力,影響著地勘單位的良性發展,因此,地勘單位的財務管理理念具有靈活、科學性以及全員性,在管理的過程中要保證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準確、及時,形成一個相互配合的意識[2]。同時,還要重視單位內部成本核算人員以及會計核算人員的工作水準,核算工作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不斷更新的工作,應當安排核算人員定期培訓,保證其專業信息能夠及時更新,提高成本核算與會計核算數據實時的一致性。
綜上所述,對于地勘單位來說,項目成本核算與會計核算數據實時的一致性十分重要,影響著整個項目的運行。由本文分析可知,加強地勘單位項目成本核算與會計核算數據實時的一致性的措施包括規劃工作流程、健全成本核算機制、完善會計核算制度以及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