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青 于圓美 孫佳蓓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要想找到當前醫院在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加快推進財務制度的改革和創新進程,就必須要全面、仔細地分析現階段財務的相關管理工作中究竟出現了哪些問題和不足之處。為此,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應該結合實際工作中面對的問題和缺陷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找到創新改革的突破點和契機,進而采取科學、可靠的對策和舉措來扭轉當前財務工作面臨的不利局面,消除阻礙財務工作進一步發展的不良影響因素,從而提高醫院的財務管控能力。
我國醫療體制的創新改革進入了非常關鍵的時期,各醫院都在加大力度推動各項體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優化,其中財務管理制度的優化以及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名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應努力探尋各類問題和缺陷,將問題擺在明面上,這樣才能徹底認清當前醫院財務的相關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加快體制改革和創新的進度。
目前開展財務管理制度創新與改革的相關工作中,醫院領導對于財務工作制度和具體環節缺少應有的關注和重視程度。醫院的財務工作包含很多復雜的程序和步驟,整個工作流程體系需要經過多道程序才能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但是管理人員和領導并沒有對這些程序和流程進行合理性的評估和分析。這種管理理念和意識并非一時形成的,而是在長期的傳統醫療體制下漸漸成型并根植在財務人員的理念和思想之中的,并通過財務制度的改革和創新得以充分凸顯出來。醫院應加大對財務管理理念和意識層面的關注力度,思想上出現了松懈和懈怠,就會極大影響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革進程和醫院的持續發展。
醫院的各類開銷和開支規劃工作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然而在當前的預算體系和制度下,財務人員并沒有切實依據醫院各方面開支的具體需求來制定預算方案,而且在執行預算方案中,存在執行不到位、不及時的問題,導致大量預算資金被消耗掉,不利于財務管理這項工作的持續、正常和健康發展。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預算方案規劃工作本身存在漏洞和不合理問題,對于醫院各方面的開支開銷需求沒有進行全面、系統的了解和分析,造成預算方案中出現了一些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情況和現象;另一方面則在于各種經費款項的最終審批與復核環節中出現了問題,醫院沒有重視經費項目的審批和復核工作,這種問題會影響到財務工作的管理效率和質量狀況。
財務管理是一項關系到醫院資金運轉和財產安全的關鍵工作事項,工作人員必須按照相應的規范制度,有計劃、有步驟地執行相應的工作程序,這樣才能確保各項財務機制和管理策略得以貫徹落實而不出現財務問題。但是目前的財務監管制度是處于缺失狀態的,有的醫院內部甚至并沒有設立相應的監管監督制度和運行機制,任由財務部門自己去處理醫院所有的財務工作事務,這樣就很容易造成財務人員產生懈怠情緒和僥幸心理,因此而出現消極對待財務工作甚至違規違法行為。正是由于當前監管制度的缺失,才造成財務工作中各類不合理的問題頻繁出現,也是造成醫院難以推行財務制度創新和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醫院針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考核與評價體系不盡合理,相關的考核和評價制度體系也不夠完善,考核目標和指標不明確,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導致財務人員在工作中缺乏應有的重視程度和工作熱情,降低了財務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和能動性,造成很多財務工作舉措執行不利,工作任務也無法按照規定期限完成。此外,考核指標的模糊性容易造成財務人員評比考核不透明、不確定,難以保持客觀公正的評價態度和標準,進而產成一些矛盾問題的發生,降低科室人員工作積極性,影響科室內的工作氛圍和科室人員的團結。
財務制度的創新改革首先要轉變管理人員的理念和思想意識,切實依據新的體制要求和規定來執行相應的改革舉措,從思想理念和實際行動出發,將兩者充分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將各項改進以及創新的策略和措施貫徹到實際財務工作當中去。
財務管理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的優化創新,要求財務人員積極相應醫院關于財務制度的各項改革舉措和要求,轉變以往傳統的管理思想和意識,對于財務管理類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要予以高度的重視,無論在日常的管理工作還是在關鍵的預算規劃工作中,都要秉持客觀、公正和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摒棄消極、懈怠的不良情緒和心理狀態,切實依據財務制度創新和改進的要求來執行相應的工作舉措。同時要在結合實際工作經驗,不斷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這樣才能有利于推進醫院總體管理體制的改革。財務人員要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義,財務管理是醫院日常經營管理中的一項核心工作,因此要注重管理模式的優化與創新,為醫院的創新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和提供重要的財務制度保障。
醫院為獲得良好的運轉,應制定科學、合理的預算方案,在不對醫療活動實行影響的基礎上,結合投資活動、醫院自身狀況,對相關的項目進行考察。實行收益、估算的過程,應更加細致、認真,以此保障財產的實用性,經對財務有效的管理,可獲得一定的經費,以此防止產生財務預算編制方面的不足。預算階段,應做好各部門和科室工作的安排、溝通、協調等工作,在明確不同部門的具體狀況后,采集數據、整理數據,并且對數據進行針對性分析,以便構建完善的預算方案;預算的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所有部門的收入、支出情況,以此在保證所有部門運轉條件下穩定各項收支,避免發生預算方案不合理所致審批方面的問題;審批時,需要管理人員做好各項審核工作、各環節安排工作,使財務會計能正確看待自身工作,認真落實各環節工作,充分發揮預算方案的最大效能。
醫院運行的過程,需采取適宜的評估方法和核算方法,按照公平、公開、透明的原則加強醫院的管理力度。醫院財務實行管理時,應準確掌控財務收支情況,對資金流動管理實行評估;然后參照具體的標準完善考核機制、評估機制,明確具體的收支問題,促使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合理;此外,還需做好醫院資產相關控制工作,經分級負責形式將不同級別工作人員的工作落實到實處,明確不同部門職責,加強固定資產預算方面的審核工作,保證固定資產投資應用情況更加安全;最后,做好醫院經營情況的統計工作,將評估考核的重點放在部門技能方面,旨在保證不同部門、科室人員的業務能力,結合財務績效考核情況,合理調整各科室的資源、薪資待遇。對于表現突出的個人或部門,可給予提薪、漲獎金方式予以鼓勵,以此使科室內部能良性競爭。
新醫療體系下,為保證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不斷地完善并得以創新,做好醫院成本核算工作、成本工作極其關鍵。這時醫院方面需結合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醫療機制,如激勵、約束、成本管理核算和預算、成本考評等機制,以此滿足醫院自身發展需求,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為人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推動醫療事業的良好發展。醫院應集中所具備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資金和物力,將其投入到提升醫院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工作當中,不斷增強醫院經營管理的能力,依靠財務制度的改革發展來帶動整個醫院的持續發展和進步,創新優化當前經營成本有效控制的工作方法,降低成本費用,同時維持醫院整個體系的正常運轉,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
趨于新醫療體系,為保證醫院經濟管理效率、控制效果,需確保醫院財務體系的可行性。醫院要想創新當前的財務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要著眼于醫院內控機制的健全和完善,應結合內控機制的管理要求做好財務審核與核算的各方面工作。第一,應結合醫院會計工作具體狀況,參照會計規范內容,制定可滿足醫院內部標準的控制機制,主要的目的是做好各環節控制工作,加強對財務工作的深入分析,對外投資、資產管理、財務審批以及資金應用等情況,進行嚴格的核算;第二,根據政府部門審計和外部審計,發揮醫院財務的風險預警水平,醫院應充分結合審計單位和部門的相關要求和標準,建立健全自身對于財務管理風險和隱患的防控機制和預防方案,實時掌握動態的財務信息變化狀況,實行全方位的監督和監管,由此來加強對各類風險的預防和控制能力。
醫療體制改革的發展進程和實際狀況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受到政府、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醫院也在檢視自身管理體系和機制中出現的缺陷和不足,力求通過體制的創新與優化來轉變管理思路和理念。醫院財務是醫院的重點管理部門,一旦財務管理制度和體系出現問題,造成制度性漏洞,那么就會影響醫院的持續發展,甚至影響醫院的醫療衛生條件和水平的提升,所以要加大財務管理制度和機制的改革力度,與時俱進,逐步提升醫療衛生水平的同時,更要完善醫院的內部控制機制,加強對財務工作的管理和控制水平,為提升醫院整體經營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