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曉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目前,我國更多醫院關注到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對于大數據的快速搜集和處理功能,于是開始對醫院所持有的固定資產實施信息化管理。醫院所持有的固定資產不同于企業所持有的的固定資產,其具有種類繁多、專業性強、價格昂貴、數量較大、操作復雜的特點。醫院固定資產的上述特性,說明了醫院采用信息化技術管理固定資產的必然性。醫院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編號,能夠方便固定資產的管理;醫院利用信息化技術能夠實時追蹤固定資產的狀態,進而及時維修和更換老化的固定資產;醫院利用信息化技術能夠將患者的相關信息快速呈現在醫生的專用電腦上,極大地節省了患者問診的時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信息在人為傳遞過程中的失真現象。由此可見,大數據處理技術能夠同時提高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規范性和高效性,具有眾多傳統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模式所不具有的優越性,那么為什么信息化技術在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的應用起步晚、發展慢?是什么原因阻礙了信息化技術在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的應用?醫院領導者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來促進信息化技術在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的應用?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需要我們認真分析醫院目前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使用信息化技術所存在的問題,并基于這些現存問題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雖然隨著大數據概念的普及,更多醫院將互聯網信息技術引入醫院日常的管理和醫療救治過程中,但是大部分醫院至今仍然沒有形成系統的、專業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這使得信息化技術無法有針對性地協助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和醫療救護工作,自然無法真正有效發揮信息化技術對于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促進效應以及對醫療救護工作的促進效應。
在我國醫療行業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某些規模龐大、資產雄厚、資源豐富的醫院擁有比較先進的搜集和處理大數據的信息化技術,但是信息化技術在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的應用率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比較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醫院領導者缺乏在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使用信息化技術的意識,大部分醫生也較少主動在坐診咨詢和臨床治療過程中使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尤其是一些年老的醫院領導者和醫生,更傾向于使用傳統的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方法,而不愿意嘗試在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使用信息化技術。
在大部分醫院中,財務處人員負責醫院固定資產的審核、分類、編碼、入庫、清點、出庫、維修、折舊核算等工作。專業化的財務處人員普遍存在,但是熟悉信息化管理的財務處人員比較稀缺。同時由于醫院具有眾多科室,每個科室需要的固定資產各有不同,需要購置的固定資產種類繁多,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技術對這些醫院固定資產分類編碼,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追蹤不同科室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這些對財務處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實施大數據管理相較于傳統模式創新性較強,導致醫院工作人員的認知不到位。醫院內部組織架構不夠完善,對于固定資產管理各環節監察不到位,出現問題時無法及時找到相應責任人。同時醫院多個科室的設置,導致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重復的情況;另外醫院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相關審核制度還不夠完善,醫院的業務人員責任心不足,導致管理時大數據的真實性缺失。
一直以來,我國醫院之家的評比以醫療救護水平為主,這就造成我國醫院普遍存在著“重視治療、忽視管理”的問題。醫院固定資產具有專業性強、精確度高、專用性強的特點,所以醫院在購置固定資產的過程中會花費大量的流動資金。醫院領導者如果忽視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很容易造成醫院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縮短,從而需要頻繁地更換固定資產,這會增加醫院的財務負擔,造成用于醫療救護、醫護人員培訓、聘請知名醫學教授的流動資金減少,最終使醫院在全國的排名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醫院的專長在于治病救人,而不擅長于信息化技術的研發和使用。同時醫院內部固定資產種類多且復雜,而且醫院內部是按科室進行管理,缺乏完善的大數據信息化應用來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容易造成固定資產管理的偏差。因此醫院應該積極主動尋求與相關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為科研院所支付技術服務費,委托科研院所為其開發專門的、簡便的用于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網絡系統。收取技術服務費的科研院所有義務對醫院財務處人員提供培訓服務,幫助他們盡快熟悉信息化技術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的運用。
醫院領導者需要向醫護人員宣傳信息化技術的優點,鼓勵財務處人員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使用信息化技術管理醫院固定資產。比如醫院領導者循序漸進地倡導財務處人員在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過程中,使用二維碼標簽更換之前的紙條標簽,看似簡單的二維碼標簽中卻隱藏著豐富信息,具體包括醫院固定資產的價格、功能、名稱、所屬科室、運行狀態、壽命等。醫院財務處工作人員只需要簡單地掃描固定資產上所貼的二維碼,就可以實時追蹤固定資產的狀態,進而及時更換和維修存在安全隱患的固定資產,并計提折舊。醫院領導者除了在醫護人員之間宣傳信息化技術的優點外,還需要向廣大前來就醫問診的患者普及信息化技術的知識,并安排相關的醫護工作人員指導患者如何使用醫院固定資產。這樣的方式可以縮短患者排隊和掛號的時間,提高患者就醫問診的效率,也能夠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人才一直是推動醫院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動力,人力資源也是醫院非常珍貴和稀缺的資源之一。因此,醫院要想提高固定資產的管理效率,本質上需要重視對于專業化財務人員的培養。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醫院財務人員不僅需要掌握過硬的財務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需要具備熟練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管理醫院固定資產的能力。那么如何培養一批能夠熟練運用信息化技術的財務人員呢?一方面,醫院領導者需要定期聘請專業的信息技術人員,為財務處人員講解信息化技術的知識,并指導財務處人員實際操作;另一方面,醫院在招聘引進財務處人員的過程中,需要將信息化技術作為一項重要的考察指標。
想要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醫院固定資產進行精細化管理,醫院的管理人員必須制定相關制度和做好相應的基礎工作。醫院若想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先要對醫院的組織架構進行優化,對于固定資產的各個環節設立制度進行監察,其中包括醫院資產預算、采購申請及審批、采購方案論證、采購合同管理和資產使用等方面。在各個流程中明確相應職能,實行定崗定責制度,最終能夠達到“采購申請有依據,使用有責任人,監督有效果”的目的。同時對醫院各個科室的負責人進行相關培訓,提高對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意識,讓醫院的每個工作人員都保持一個責任心,確保固定資產數據錄入的及時和準確。然后,還需要醫院內部完善自身的數字化審核監督制度。當下很多醫院自身的審核檢查制度還不夠先進,甚至存在部分醫院使用手工審計來進行審核,使用這種方式不僅使醫院發展速度降低,而且使整體審核和監督的效果不佳。醫院的大數據管理固定資產需要銅鼓信息化手段建設,內部審計部門需要使用并共享該數據,通過數據應用系統對管理效果進行分析,提高醫院內部監督的效果。
近些年,一些私立醫院數量不斷增加,醫療行業競爭明顯加劇,醫院要想提高在全國排名中的名次,除了致力于醫療救助水平的提升外,還需要兼顧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醫院領導者必須盡快改變忽視固定資產管理的現狀,定期檢查和維護醫院固定資產,及時更換接近使用壽命的醫院固定資產,以保證醫療設備的精確性,避免發生由于儀器失靈而造成的診斷錯誤的現象發生。如果醫院領導者和醫護人員平時注重保養醫院固定資產,就可以延長醫院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避免因頻繁更換固定資產而造成醫院財務負擔過重現象的發生。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發現,醫院固定資產是醫院進行醫學研究和醫療救助的前提和基礎,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醫療設備等醫院固定資產直接用于檢查患者的身體狀況,關乎接下來的醫生診斷和治療,因此需要具備極高的精確性和專業性,這些特點要求醫院領導者、醫護人員以及財務處人員等后勤人員重視對于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此外,醫院固定資產一般價格昂貴,因此需要精心維護和科學管理,已達到延長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的目標,避免因頻繁更換醫院固定資產而增加醫院的財務負擔。本文總結了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我國醫院在利用信息化技術管理醫院固定資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歸納為以下4點:①醫院缺乏專業的信息化技術;②醫院工作人員缺乏利用信息化技術管理醫院固定資產的意識;③醫院缺乏熟悉信息化技術的財務人員;④醫院需要加強大數據管理醫院固定資產的基礎建設并制定相關制度進行監督;⑤醫院工作人員忽視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本文針對以上存在的5種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政策建議,期望能夠提高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