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娜
摘 要:現階段受多媒體技術和數字資源技術快速發展的影響,促使文博界諸多單位藏品管理工作向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除充分采取文博常規管理手段外,增強藏品數字資源化建設力度,創新管理模式,不僅可以形成完整而又詳細的藏品數字資源化信息,而且可以滿足數字資源化管理的要求,確保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實時共享,實現科學合理利用藏品的目標。文章以現階段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化建設為切入點,找出核心問題,分析建設要點,以此增強現階段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化建設工作的質量。
關鍵詞:博物館;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化
現階段業務人員需要認識到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化建設工作是文博管理工作的大趨勢。除利用新型數字資源技術手段外,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化建設能大幅度增強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化的業務能力,便于實時查詢、存儲及變更藏品管理數字資源,滿足文博管理單位及時傳遞及更新藏品管理數字資源的要求,消除影響數字資源安全的風險因素,真正意義上做到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實時共享。
1 現階段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化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藏品管理是指文博單位在藏品管理工作中所累積的藏品登記、分類、編目、制作卡片、建立檔案、保養等藏品管理信息資料。隨著文博單位數字資源化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藏品管理內容不斷增加,成百上千乃至上萬個文物藏品信息累積在一起,傳統管理手段是難以勝任的,必須采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實現對藏品數字資源化的管理,以提升藏品管理的業務水平。
在新時代背景下,藏品數字資源化管理指在藏品管理活動中充分采取新型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對數字藏品資源的應用與管理,替代傳統藏品卡片式管理。博物館藏品的數字資源化管理是一項復雜、煩瑣的工作。這種管理方式可以較大程度地增強藏品管理資源的利用率,避免藏品不必要的出庫,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2 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化建設的現存問題分析
2.1 傳統模式管理難度大
在傳統的文博單位藏品管理模式中,采取人工作業模式,藏品信息資料采集耗時較長,還需人工進行整理、檢查,耗時耗力,而且工作內容枯燥無趣,員工普遍工作積極性不高。在傳統模式下的陳列展覽業務和藏品管理工作中,通常采取紙質藏品賬目管理方法,這種傳統的管理方法存在較多的弊端,比如藏品賬目資料易損壞、缺失、遺棄等,特別是對于大規模陳列展覽業務,在藏品賬目資源繁多的情況下,存儲、查閱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困難,進而使藏品管理時獲取藏品信息資料效率低下。
2.2 復合型人才匱乏
一般來說,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化建設工作需要熟練掌握文博理論知識和數字化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的支持。相關管理人員不僅需要充分理解傳統藏品的管理流程,還需熟練地應用新型數字資源技術進行藏品管理信息系統的操作與信息維護。文博單位往往引進的是熟知文博專業人才,對于普通文博單位來說,專門引進數字技術專業人才的客觀條件不成熟。因此,多數文博單位難以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升藏品管理人才的總體素質,特別是缺乏復合型人才,造成藏品數字資源化建設工作遭受嚴重的阻礙。
2.3 藏品管理電子化設施落后
由于各個級別文博管理單位對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化建設進程的要求不同,文博管理單位級別也不同,其藏品數字資源化管理軟件的開發標準也不盡相同。也就是說,級別越高的文博管理單位,其藏品數字資源化管理軟件的使用功能越復雜。首先,藏品管理相關軟硬件開發互不干涉,且難以通用;其次,規范化的管理軟件開發流程及開發理念相對滯后;最后,與軟件相比,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化建設相關硬件條件配置不充分。特別是與藏品信息化相配套的攝像設備、三維圖像采集設備及掃描設備等準備不充分;除此之外,有的文博管理單位仍沿用手動模式進行輔助計算機管理,其軟硬件基礎牢固性不佳,反而阻礙了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化建設的進程。
2.4 文博藏品數據共享緩慢
藏品數字資源數據庫所涵蓋的內容相對復雜,包括傳遞、歸檔、整理及收集等方面功能,一旦忽略數據庫建設或相關數字資源更新補充不及時,可能會產生大量的錯誤數據,增加了藏品管理的難度。同時藏品數據庫建設水平滯后,造成數字資源數據難以完整共享,反而嚴重削弱藏品數字資源化業務的能力。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化建設期間受主觀因素及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其數字資源數據的安全性,比如黑客、計算機病毒及數字資源保存年限等。
3 現階段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化建設的要點分析
3.1 文博藏品賬目管理數字資源化
應用信息技術構建數字博物館藏品資源應用與管理的新格局,文博管理單位可將日常工作錄入的信息傳遞到數字博物館藏品資源的電子平臺中,再由藏品管理人員應用計算機軟件對藏品進行歸納、分類、統計、分析。藏品管理的數字資源化建設使員工工作效率顯著提升,工作負荷顯著減輕,人工成本降低,有效節約了藏品管理的成本。與此同時,在現代化信息技術軟件的支持下,計算機代替了人工作業,有效減少了人工整理所導致的藏品磨損及藏品統計失誤等問題,確保藏品管理工作的質量。
3.2 打造復合型文博管理隊伍
藏品管理人員個體能力與業務能力間存在著密切聯系,換而言之,藏品管理人員應該掌握完整的計算機操作技術及通信技術手段,這樣方可妥善管理各種藏品資料,有助于文博單位長遠發展。為了實現藏品數字資源化管理的目標,文博單位應該一方面主動與高等院校開展合作,做好藏品管理人員數字資源化培訓工作;另一方面,著力打造出專業的藏品數字化管理隊伍,將既熟悉文博業務又懂信息化的復合型人才充實到新的隊伍中來。
3.3 配備文博藏品管理基礎設施
為了推動藏品管理數字資源化建設,文博單位應加大資金投入,選擇合適的數據化模式,引進相關技術及設備,包括計算機、復印機、打印機、攝影機、掃描儀、專用微機、空調、消防設施等,構建藏品管理電子平臺,將藏品管理信息儲存于平臺上,便于信息開放共享。在此過程中,文博單位財務管理部門應該安排專項經費,根據標準建設規范的藏品管理室、檔案柜,打造藏品管理平臺,將文博單位藏品管理過程中所積累的藏品管理資料及時歸檔,按照日期、藏品模塊化分類存檔,設置藏品入庫編碼規則,進行統一管理。
與其他設備相比,電子計算機具有運算速度快、精確度高、數字資源存儲量大、邏輯判斷能力強、智能識別等優勢,符合文博管理領域的需求,可以有效發揮數字化技術的價值,妥善處理藏品歸還、查找及快速提取藏品相關的網絡數字資源等工作。除整理、編制及收集藏品信息外,藏品管理應用數字化技術可以編制基礎內容介紹、內目錄及檢索工具,同時還能用于藏品庫房的日常管理,比如編制大型藏品索引,服務于藏品庫存管理編制及藏品管理統計等方面工作。
3.4 推行藏品數字資源共享
持續強化博物館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將基礎設施視為搭建藏品數字資源數據庫的前提條件,積極引進先進的設施設備,不斷加快藏品管理系統的數據傳輸速度,全方位錄入圖片、文字、三維立體圖形等數字資源。在計算機數據庫中查詢藏品的實物數據時,可方便地查找包括字畫、瓷器、器物、標本的三維立體圖形及有關測量數據。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數字資源共享范圍和效率,減少藏品不必要的出庫。
4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做好現階段的藏品管理工作,就需完全符合藏品管理工作改革的需求,這也有助于文博單位的長遠發展。唯有如此,數字資源化才能在藏品管理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而要想做好藏品數字資源化管理工作,便需要落實各項技術要點,比如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構建文博藏品信息管理系統,做好數字資源化載體定期更新及維護,合理科學地應用數字資源化安全管理技術,全面提升藏品管理數字化工作的效率及質量。
參考文獻
[1]趙紫軒,范花寧,馬贊峰,等.張家界市博物館明代銅佛像的多視角影像三維重建探索[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8(2):133-139.
[2]劉清堂,雷詩捷,章光瓊,等.基于虛擬博物館的土家器樂文化數字化保護與傳承[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5):11-15.
[3]張立波,張奎.“互聯網+”背景下博物館文物衍生產品創新的路徑與方法[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