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艷娟
【內容摘要】剪紙是我國最具特色的一種民間藝術,其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著中華民族深邃的傳統思想、古老文化,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都應積極繼承和弘揚民間剪紙藝術。學校教育作為我國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在校園文化中更應注重民間剪紙藝術的滲透,以豐富學生民間剪紙藝術知識,促進剪紙藝術進一步發揚。
【關鍵詞】民間剪紙藝術 ?校園文化 ?滲透策略
校園文化具有良好的育人、激勵與導向的作用,健康、積極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不僅能進一步提升學校教學水平,還能營造良好的校風,這對學生的個人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進一步弘揚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剪紙藝術,學校應積極將剪紙引進校園,以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文化傳統方面的優勢,打造一個具有獨特特色的校園文化。通過剪紙課程、剪紙活動等途徑將民間剪紙藝術滲透至校園文化中,不僅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審美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還能激發起對我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熱愛,從而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弘揚我國民間剪紙藝術文化。
一、開設剪紙課程,初步滲透剪紙文化
剪紙課程的開設,不僅能拯救瀕臨失傳的藝術,還能為民間藝術提供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同時在剪紙課的學習中,能讓學生了解民間剪紙藝術的歷史淵源,使剪紙藝術初步滲透至教學中。根據剪紙藝術的特點,可在美術課中開設剪紙課程,首先,明確教學階段目標,認知目標:讓學生清楚剪紙是我國一種民間藝術,了解剪紙所需的工具及材料;了解剪紙的起源于發展,并掌握剪紙的特點;了解剪紙的歷史發展歷程,并感受不同剪紙的特點,掌握剪紙基本表現方法。操作目標:讓學生學習正確使用剪刀開展剪紙,并能通過折疊來剪出自己喜歡的對稱圖案;嘗試不同剪紙方法,并感受民間剪紙的造型特點,發揮自身想象力,學習剪單獨紋樣;掌握并熟練剪紙技能,在臨摹的基礎上進程創作。情感目標:激發學習剪紙興趣,并感受民間剪紙藝術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情我國傳統文化的情感;延續學生對剪紙的熱愛之情,使其繼承、弘揚我國民間剪紙藝術。根據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美術教師需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給學生傳授剪紙知識以及技能,以及經過剪紙課程將民間剪紙藝術逐步滲透到校園文化中;同時在開設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不同階段的認知、操作以及情感教學目標,能讓學生在學習過初中逐漸掌握剪紙知識與技能,并在課程實踐活動中培養其審美能力、創新意識,從而在剪紙中收獲豐富的情感體驗。
二、依托剪紙課程,培養學生剪紙技能
剪紙課程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剪紙知識以及技能環境,在課程開設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引入豐富多樣的剪紙活動,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掌握剪紙技能,并不斷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針對低年級學生,主要要求他們了解剪紙歷史,掌握剪紙的幾種基本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開展以“對稱圖形和團花為主”的剪紙活動,教師需先教授學生基本對稱圖形及團花的基本剪紙方法,待學生掌握基本剪紙技能后,再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用剪刀剪出各種各樣的圖案,例如小動物、水果、植物、團花等。針對中年級學生,主要讓他們感受剪紙的特點,了解剪紙的實際用途,并會用剪刀與刻刀制作剪紙作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開展喜花剪紙、人物剪影、生肖剪紙、花鳥類剪紙等剪紙活動,以逐步提升學生的剪紙技能,并培養其熱愛祖國民族文化的情感。針對高年級學生,主要要求他們掌握人物剪紙的設計剪制方法,并感受幾種彩色剪紙的設計剪制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開展節慶民俗剪紙、拼色剪紙等活動。依托剪紙課程的開設,能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斷培養并提升自身的剪紙技能;同時豐富、有趣的剪紙課程能有效激發學生對剪紙的熱情,從而打造一個濃厚的校園藝術氛圍,使剪紙成為學校藝術教育的獨有特色。
三、以剪紙為載體,開展校園多元活動
活動是豐富校園文化的重要途徑,在大部分學校中,多會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以打造積極向上、健康的校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為了進一步促進民間剪紙藝術在校園文化中的滲透,學校可抓準每一個機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剪紙活動,以弘揚我國民間藝術文化,深化學校辦學特色。例如,開展“手上的舞蹈作品展”“舞動新春”等校內剪紙比賽活動,鼓勵學生踴躍參與,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將自己的參賽作品展示到作品展示區,并由學生領導、美術教師做評委,評選是優秀的剪紙作品,并為學生的優秀作品設立展示區,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教師的認同,還能豐富校園文化。又如,校園剪紙活動可結合我國傳統節日開展,在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可組織班級進行彩燈剪紙、元宵等剪紙活動,在端午節中,可進行粽子、龍舟等剪紙活動,在中秋節中,可進行小兔子、月亮、月餅等剪紙活動。通過傳統節日與民間剪紙藝術的融合,能進一步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同時也能打造特色校園文化。此外,活動除了學生動手以往,學生還可組織學生觀看民間剪紙藝術的相關紀錄片、電影等,讓學生在觀看中進一步了解我國民間剪紙藝術,并收獲豐富的情感體驗;同時,學校可邀請民間剪紙藝術大師到校為學生見解剪紙知識,讓剪紙大師給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剪紙方法,使學生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通過多樣化的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對剪紙的熱愛,還能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同時將剪紙藝術結合到校園活動中,能進一步打造以傳統文化為主的校園文化特色,使學生在校園文化的長期熏陶下培養對我國民間藝術的熱愛之情,從而積極繼承、弘揚我國優秀民間傳統藝術文化。
四、借助剪紙藝術,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除了在教學中、活動中等內在方面形成,還需在校園環境等外在方面營造,一個學校的校園環境布置會對校園文化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為了將民間剪紙藝術充分滲透至校園文化中的方方面面,學校需重視校園環境的布置,以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打造特色校園文化。首先,在教室中,可將粘貼的名言以剪紙字形式呈現,例如將“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設計成剪紙字樣,并粘貼到教室中。其次,在走廊中,可適當布置優秀的剪紙作品,例如梅、蘭、竹、菊等古詩剪紙,民俗剪紙,花鳥魚蟲、十二生肖剪紙等;這些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美妙絕倫的剪紙作品能讓學生感受到剪紙藝術的無窮魅力。再次,在學習大門旁邊,可懸掛“德”“愛”“勤”等宣傳優秀品質的剪紙字樣;校園內可設置剪紙作品藝術展,可將學生比賽的優秀作品、教師優秀剪紙作品展示出來,以營造濃厚的剪紙藝術氛圍。最后,在班級黑板報中,學校可組織班級出版有關民間剪紙藝術的板報,學生可以文字結合剪紙圖案形式設計班級黑板報,內容可包括相關民間剪紙故事、剪紙的歷史發展進程、各種各樣的剪紙圖案等,不同的班級能設計出多彩多樣的剪紙板報,且在板報的制作過程中能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民間剪紙藝術。通過將剪紙融合至校園的方方面面,則能有效打造獨有的校園文化,且長期經民間剪紙藝術的校園文化熏陶,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對我國民間藝術的熱愛之情,并讓其深刻感染民間藝術的魅力,從而積極成為弘揚民間藝術文化的接班人。
總而言之,在校園文化中的滲透是繼承和弘揚民間剪紙藝術的重要途徑,學校應積極抓住每一個機會,將民間剪紙藝術滲透至校園的方方面面,使學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熏陶,進而激發其愛國情感,并在剪紙學習中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與創造力。
【參考文獻】
[1] 趙峰. 傳承剪紙藝術培育美德少年——山東省寧陽實驗中學剪紙藝術教育發展側記[J]. 基礎教育參考,2016(23):60-61.
[2] 張元柳. 如何在學校開展“民間剪紙”[J]. 福建教育,2018(18):24-25.
(作者單位:甘肅省瓜州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