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志學
【內容摘要】本文主要以高中物理解題策略的訓練方法研究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高中學生物理解題學習實際情況為依據,首先分析高中學生物理實際學習情況,包括學生自學能力不佳、無法做到學以致用,其次從數據庫響應,構建知識點結構模型、端正學習態度,消除物理學習緊張情緒、養成積極的解題學習習慣,靈活掌握物理解題技巧、使用數形結合方式,強化解題效率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高中物理解題策略的訓練方法,進一步提高高中學生物理解題的效率,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高中物理 ?解題策略 ?訓練方法 ?有效性
眾所周知,物理在高中階段作為一門難度系數比較大的學科,和其他課程存在不同,更加強調邏輯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多數的學生提起這門學科時,總會感到頭疼,甚至覺得非常迷茫,對物理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甚至產生放棄物理學習的心理。然而對于一名高中學生而言,物理學科今后的適用范圍比較廣泛,且物理課程的學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所以高中學生要尋找屬于自己的解題訓練方法,不斷完善自身的物理知識儲備量,對自己負責,在高考時上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高中學生物理實際學習情況
1.學生自學能力不佳。現階段,諸多高中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都僅僅按照知識點的內容進行死板記憶,覺得物理課程比較難,不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研究物理問題。并且對于課堂上的表現,尤其是發言情況,積極性不高,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①,沒有樹立自主學習意識。在出現相關問題時,并沒有認真思考與研究,就直接給自己下了“不會學”的結論,這些現象的產生因素都是學生缺少信心,沒有了解到物理學習的意義,尚未找到學習物理的歡樂,因此難以養成自主學習與思考的良好習慣。
2.無法做到學以致用。大多數的高中學生都不能將所學的物理知識點進行實際使用,也就是說掌握的知識點停留在表面含義上,有些學生可能不喜歡這門課程,覺得這門課程不會對自己今后的發展帶來多大積極影響;有些學生可能存在邏輯思維不強的現象,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并不會聯想到物理領域,所以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勢必會降低學習效率。而生活中存在諸多和物理知識相關的問題,包括列車行駛、燈泡發光或者物體運動等等,學生應該自我總結生活經驗,巧妙地把物理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
二、高中物理解題策略的訓練方法
1.數據庫響應,構建知識點結構模型。在高考的壓力之下,高中學生以增加自身升學概率的目標,在物理學習中相信題海戰術的理念,而大量的習題確實可以幫助學生在多個角度上熟悉知識點,但是若學生不能及時的總結和積累知識點,無法在思維上進行自我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學生解決問題的效果②。所以學生在物理解題過程中,應該細致的審題,了解題目考查的知識點,迅速在頭腦中尋找數據庫中和此問題相關的內容,如果沒有準確的匹配,可以尋找題目中隱藏的條件,有意識地把物理題目和數據庫內容進行響應,明確物理解題的具體流程和方式。
2.端正學習態度,消除物理學習緊張情緒。高中階段的物理知識皆是來源于生活,本質是物理理念和模型解決現實問題,融合理論以及實踐,所以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思維深度,從根本上提高自己對物理學習的興趣,端正學習態度,積極面對學習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消除自身對物理學習產生的緊張情緒,堅定自己學習的信念。
3.養成積極的解題學習習慣,靈活掌握物理解題技巧。在實際的解題過程中,物理解題涉及已知、分析和解答等環節,需要學生站在審題、分析和解題的視角上形成良好解題習慣。首先是認真審題,學生應該了解題目中描述的物理場景,構建物理量模型,把抽象的邏輯關系具體化處理③。其次是分析問題,找到問題中隱含的條件,明確考查知識點,分析知識點的解決方向,制定解決問題的計劃。再次是解題,學生需要在分析問題之后結合相應的物理公式和公式計算方式思考物理問題形成過程,最可能的提高物理解題準確效率,有助于驗證問題答案的正確性。最后是答題,對問題進行文字回答,在一系列的解決問題步驟了解之下,學生可以循序漸進的感知物理學習的歡樂,掌握物理知識的內涵,致力于解題能力的提升。
另外,學生在訓練期間,不可以盲目地訓練,而是要針對性地思考和訓練。練習題可以自主完成,或者和其他學生以及教師共同討論,關鍵是在訓練之后學會及時總結和歸納,鞏固自己對物理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朝向習題舉一反三的目標前進④。在此期間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構建知識模型,靈活的掌握知識點問題的變化規律,促使自身思維靈活高效地運轉,提高物理解題的分數。
比如題目:一個質量是103kg的汽車在公路上行駛,初速度是100m/s,見到前方出現的障礙物,在12.5m的距離內進行勻減速停車處理,計算小車受到的阻力。
分析:已知小車自身的質量和形式初速度以及停下來的末速度,并且給出小車形式的減速總距離,且減速中的加速度也是固定的一個數值。本題考查運動學知識,所以學生要回想運動學公式。
解題:設小車停止行駛的末速度是v,其阻力即為 F,通過公式v2-v02=2as和F=ma,可以求出小車受阻力是-4×103N。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要在了解題目含義的基礎上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聯想自己學習的知識,構建問題解決的模型,并且時刻分析解決問題思路,提升解決問題的有效性⑤。
4.使用數形結合方式,強化解題效率。一些物理問題的過程相對繁雜,若學生憑借頭腦的想象難以完成臨界狀態的計劃,包括在力學加速度的學習中,學生通過速度和時間的圖像,能夠直觀化的了解物體位移關系,因此學生可以巧妙地把題干文字內容轉變成物理公式以及符號,把文字表達的意圖簡便化呈現⑥。圖形處理方式不只是可以轉變簡便化的語言,還能夠直接觀察物理量的變化流程,節約學生思考的時間,便于學生解題效率的提升,所以高中學生可以科學的使用數形結合方式,清晰化處理物理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物理課程而言,其作為高中學生普遍認知難度指數高的學科,沒有全方位的引進在學生學習與生活中。而物理課程的學習,尤其是解題模式,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生活知識面,還可以激發學生思維,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產生促進作用。學生應該準確定位物理課程,了解知識點的內在本質,自主地參與到解題研究活動中,通過數據庫響應,構建知識點結構模型、端正學習態度,消除物理學習緊張情緒、養成積極的解題學習習慣,靈活掌握物理解題技巧、使用數形結合方式,強化解題效率等,擴展自身思維,構建完善的物理學習體系,由此提升物理知識技能和綜合素養。
【注釋】
① 陳東梅. 關于高中物理教學中解題策略的訓練方法分析[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31).
② 劉玉中、任小超、程福華. 高中物理解題的元認知水平及其訓練方法探討[J]. 中學物理(高中版),2017(5).
③ 李奇澳. 高中物理解題的幾種常用解題技巧探討[J]. 考試周刊,2017(35).
④ 管露露. 淺談數學知識在高中物理解題中的運用[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22).
⑤ 趙燁程. 高中物理力學解題思路與整體法的運用研究[J]. 文理導航(中旬),2017(10).
⑥ 石作青. 高中物理解題過程中的常用技巧與方法歸納[J]. 中國校外教育,2018(33).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