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珣
當前,基于二胎政策的開放、高齡產婦增多、產婦對順產疼痛的恐懼等多種因素,導致剖宮產率明顯上升[1]。但是,剖宮產產后出血情況也相對明顯,也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主因。產科中產后出血屬于常見并發癥,即胎兒娩出后24 h 內,陰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宮產產婦出血量≥1000 ml,以產后2 h 出血風險較高。產科工作中發現,導致剖宮產產婦產后出血的原因較多,包括宮縮乏力、凝血功能障礙以及胎盤粘連等,其中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占2/3[2]。針對剖宮產產后出血多采用子宮按摩、縮宮素等治療手段為主,但是對于出血量較大、出血迅速的產婦止血效果差強人意。為了提高剖宮產產后出血產婦的止血效果與安全性,臨床上開始采取宮腔填紗術聯合B-Lynch 子宮縫合術的治療手段,其止血效果良好,本文就此進行研究,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2 月~2019 年6 月本院產科收治的70 例剖宮產產后出血產婦。納入標準[3]:①孕周>37 周剖宮產分娩產婦;②產后出血產婦;③本研究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核;④產婦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重要器官功能異常產婦;②凝血功能障礙產婦。根據止血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 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2~40 歲,平均年齡(29.5±3.6)歲;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40.0±1.0)周;經產婦15例,初產婦20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9.2±4.2)歲;孕周38~41 周,平均孕周(40.3±1.5)周;經產婦17 例,初產婦18 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宮腔填紗術治療。高壓滅菌長條紗布浸泡甲硝唑溶液(0.5%)后擰干,一端從產婦子宮底部自上向下、自左向右,另一端從產婦陰道開始自下向上、自左向右充填子宮腔,于子宮切口處匯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B-Lynch 子宮縫合術治療。宮腔填紗術治療后行B-Lynch 縫合術,將產婦子宮從腹腔拖出,雙手托舉壓迫充分暴露子宮下段,可吸收線(2 號)于子宮切口右側上端下針并打結。于產婦子宮前壁切口上緣向宮底位置縫合,并經宮底垂直繞向子宮后壁,后壁宮底向宮頸縫合,前、后壁縫針處理后至子宮左側,以相同手法由后壁至前壁進行縫針處理,緩慢對稱拉緊縫合線、收緊打結。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記錄并比較兩組產婦止血效果、止血時間、住院時間、生活質量評分及產后2、24 h 出血量。生活質量參考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評價,取軀體功能指標,總分為百分制。
1.4 止血效果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產婦30 min 內出血停止。有效:治療后產婦出血量<100 ml/h。無效:治療后未達到以上效果[1]。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止血效果比較 觀察組產婦止血總有效率為100.00%,高于對照組的88.5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產婦各項臨床指標比較 觀察組產婦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產后2、24 h 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止血效果比較[n,n(%)]
表2 兩組產婦各項臨床指標比較()

表2 兩組產婦各項臨床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當前,產科剖宮產率一直呈明顯遞增趨勢,成功解決了難產等問題,確保了分娩質量以及母嬰安全[4]。但是,剖宮產后并發癥問題也不可忽視,產后出血是剖宮產術后常見并發癥,且對比一般并發癥產后出血風險較高,是產婦致死的主因。為了挽救產婦生命,需不斷優化產后出血止血方法[5]。宮腔填紗術屬產后出血常用治療方法,能夠緩解血源不足狀況,與胎盤剝離面接觸情況下可減少胎盤剝離面出血量。但是,宮腔填紗術后感染、隱性出血等情況較為常見,所以單一應用止血效果一般[6]。B-Lynch 子宮縫合術可通過對子宮肌層的壓迫,從而關閉產婦肌層內出血血管,通過對子宮縫合加壓強化宮體收縮,進而達到強效止血的目的[7-10]。而宮腔填紗術聯合B-Lynch 子宮縫合術情況下,宮腔壓迫紗條能夠在刺激產婦宮體感受器的基礎上促進子宮收縮、加快血小板凝聚,B-Lynch 子宮縫合術在壓迫子宮外部的基礎上有效促進止血,從而能夠最大程度上減少產后出血產婦的失血量,提高止血治療的成功率,確保產婦的安全性[11-15]。另外,其能夠縮短產婦的康復進程。王曉娟等[9]研究指出,聯合改良B-Lynch 縫合術、宮腔填紗治療剖宮產術后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在縮短產婦手術時長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減少產婦產后出血量,降低子宮切除率等風險,從而提高產婦產后的整體生活質量。
本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止血總有效率為100.00%,高于對照組的88.5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產后2、24 h 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對比宮腔填紗術單一止血方式,聯合B-Lynch 子宮縫合術治療的整體止血效果更佳、產婦安全性更高、生活質量更好。此次試驗結果和朱詠梅[10]研究結果有一致性,觀察組產婦止血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產后2、24 h 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止血時間、住院用時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剖宮產產后出血產婦采取宮腔填紗術聯合B-Lynch 子宮縫合術治療的止血效果顯著、產婦安全性高、止血快速,縮短了產婦康復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