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善國
冠心病屬于一種臨床綜合征,患者以胸痛、氣悶等癥狀為臨床主要表現;該病主要由血管阻塞導致心肌缺血引發。近年來,受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冠心病成為臨床心血管內科常見、高發性疾病,且發病率逐年攀升[1],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質量。可見,對冠心病患者實施藥物治療至關重要,旨在控制疾病發展、減少心絞痛發作。此研究選取本院75 例女性冠心病患者展開研究,重點分析阿托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的臨床價值。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 年3 月~2019 年7 月收治的75 例女性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9 例)及對照組(36 例)。其中觀察組年齡56.5~83.0 歲,平均年齡(69.75±12.33) 歲;對照組年齡57.0~83.0歲,平均年齡(69.45±12.6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符合臨床對冠心病的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完整,遵醫行為較好者。③患者、家屬知情且同意。
1.2.2 排除標準 ①心、肝、腎臟等重要臟器存在嚴重疾病者。②治療依從性差、無法遵醫囑治療者。③存在精神病史、智力、認知、溝通障礙者[2]。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阿托伐他汀治療。協助患者完善各項檢查;指導其口服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819),10 mg/次,1 次/d,治療14 d。然后根據癥狀情況適量增加劑量,服藥劑量<80 mg/d。連續治療90 d。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曲美他嗪治療。阿托伐他汀服藥方式、劑量同對照組。口服曲美他嗪(北京萬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65167),20 mg/次,3 次/d。連續治療90 d[3]。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4]:顯效:靜息狀態下心電圖正常、心絞痛大幅減少;有效:癥狀緩解,ST 段回升幅度>0.03 mV;無效:癥狀、心電圖、心功能無改善,部分癥狀加劇。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絞痛情況 包括心絞痛發作次數、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5]。
1.4.3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情況 包括LVEDD、LVEF、LVESD(以上指標均采用多普勒超聲測定)及6 min 步行距離。
1.4.4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內皮功能水平 包括ET-1、NO,均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6]進行。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絞痛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心絞痛發作次數、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心絞痛發作次數少于對照組,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LVEDD、LVEF、LVESD、6 min 步行距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LVEDD、LVEF、LVESD、6 min 步行距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內皮功能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ET-1、NO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ET-1 水平低于對照組,NO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絞痛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絞痛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情況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內皮功能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內皮功能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調查發現,近年來在國民生活水平提升、飲食結構轉變、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等因素的影響下,我國冠心病患者人數明顯增加,其中女性患者發病率明顯較男性高。在高血壓、感染、機體血脂異常等因素的作用下,冠狀動脈出現粥樣硬化以及阻塞情況,導致心肌缺血、壞死[7]。冠心病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個別情況較嚴重者,發病后短時間內便猝死,可見該病對患者生命安全亦造成嚴重威脅。
目前臨床治療冠心病,藥物保守療法、外科手術均為主要措施。其中手術屬于侵入式、創傷性操作,雖能控制患者病情,但對機體造成的傷害也較大,所以不建議推廣。對癥藥物可有效控制病情發展、改善癥狀,并且不會對機體其他組織造成損傷,因此藥物保守治療,是目前臨床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措施。
阿托伐他汀屬于新型他汀類藥,主要通過抑制甲戊二酰基輔酶 A 還原酶來減少總膽固醇合成,從而有效降低機體血脂水平。曲美他嗪用藥后主要抑制游離脂肪酸代謝以及自由基的生成,加之曲美他嗪具有較高的親脂性,因此可以同他汀類藥物聯合使用,從而控制病情進展[8]。
劉衛星[9]研究選取新疆石河子醫院2016年6月~2017年8 月110 例患者展開研究,給予常規內科治療、聯合曲美他嗪進行治療。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經治療后觀察組心絞痛發作次數、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均顯著較低。本研究結果與其相符。
綜上所述,阿托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女性冠心病患者,用藥后可有效拮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機體血液流變學情況,從而控制疾病發展的同時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