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姍姍
突發公共事件具有多方面特點。首先,突發事件普遍具有引發突然性。其誘因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隱蔽性,發生的具體時間、實際規模、具體態勢和影響深度,都難以預測。其次,突發事件具有破壞性。無論突發事件是什么性質和規模,它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給發生地的國家和人民造成政治、經濟和精神上的破壞與損失。最后,突發事件會造成狀態的失衡性。突發事件會引發與正常社會秩序相偏離的失衡狀態,會使人們生活處于不穩定狀態,昔日和諧安寧的社會環境遭到了破壞,組織常規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已失去了作用,必須用特殊的手段才能奏效。
當類似事件發生時,突發新聞隨之產生,并肩負多方面作用。其一、及時準確地報道重大突發事件,具有輿論引導監督性。事件發生之初,普通公眾需要了解突發事件的始末緣由,以便思考評估事件對生活造成的影響,及時報道可以更好的引導公眾了解事實真相,做出判斷。同時,可以起到輿論監督作用,避免投機者借突發事件散布謠言,發布不實信息迷惑大眾。其二,突發新聞報道具有關鍵決策性,可以提高政府權威性和公信力,對于突發事件的政府政策解讀報道,可以讓大眾第一時間了解國家對事件的態度及解決方法,針對黨和政府的主要政策方針進行解讀,可以使受眾更快明確未來方向,對穩定社會恢復秩序非常關鍵。其三,突發新聞具有嚴謹性,雖然特殊時期突發新聞應以發布速度為主,但更為重要的是發布的嚴謹、準確性,如果出現不準確信息,錯誤性內容等公之于眾,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首先,融媒體是理念的融合。區別于過去討論的媒體概念,融媒體的提出更多的是為了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隨著社會發展變化,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新聞傳播技術手段迭代更新加快。例如,傳統媒體如報紙跟新媒體互聯網之間的稿件采編審發程序雖然類似,流程卻是“兩張皮”,互相之間沒有交集。通過融媒體的理念融合,必須將二者的新聞選題策劃、任務布置、內容采編、稿件發布諸環節統一在一個技術平臺上,根據新聞事件的屬性特點、發生過程來布置采集方式、調動采編資源,協同作業。
其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群體對文化的需求不僅局限于看到簡單的文字陳述,更多的需要多元化、有溫度、有新鮮感的內容呈現。在多元化傳播的時代下,傳統形式的新聞要走出單調模式,通過創新模式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同時,與受眾生活更好的進行融合,要采用更容易被接受的表達形式,通過受眾關心的角度進行切入,幫助群眾了解和掌握報道內容,產生親身感受的融合。
最后,要將技術、產品和渠道互相融合。在技術不斷創新的當下,計算機、互聯網、手機APP 等應用手段已經十分普及。融媒體帶來的融合也更加深入,自媒體的誕生發展壯大就是很好的例子。融媒體要更加注重創新業態,創新產品,從“內容為王”發展到內容與渠道并重,要保持對新的傳播渠道的高度關注與運用,并具備策劃實現拓展全新渠道的能力,要讓更多民眾積極參與并分享,成為渠道重要的組成部分,全面提升融媒體的影響力。
突發公共事件所具備的不可控特性,意味著要在第一時間發生的突發新聞就是重中之重,同時在第一時間的新聞報道發出后,隨后必須緊跟詳細內容的進一步報道。為了能更快,更全面的推廣類似突發事件的新聞,緊靠傳統的媒體傳播方式已不能滿足當前社會需求。過去的傳播形式第一時間的報道等內容多以文字圖片為主,這主要是受傳播技術手段,接收方式以及傳播內容的速度所限制。而現在的信息傳播技術已經實現了大的跨越,隨著5G技術的應用普及,對于視頻畫面的第一時間傳播已經被廣泛需求。技術的融合推動了融媒體理念發展,但同時也需要相關的人才理念轉變進行配合。如何能在第一時間,通過專業人士的新聞素養,對事件闡述的明白,又能預備良好的大局觀、社會觀、邏輯清楚,就需要融媒體理念的灌輸,讓技術和人才進行全面融合。這種突發性事件不單指重大的國際問題或災害發生等事件,涉及到民生、群眾生活、日常瑣碎等有新聞價值的內容都應該加大融媒體理念的推廣。
融媒體時代,突發新聞也要樹立先進的創作和報道理念,改變傳統的報道理念,讓新聞保持真實性的前提下,從受眾的立場出發,盡快挖掘深層次相關問題,使得報道內容更為立體,讓受眾了解到更多相關的知識內容,背景資料,評估預判等信息,做到報道有價值、評價有標準、預估有依據,讓報道真正發揮作用,為受眾全方位服務。
互聯網信息技術處于高速發展當下,用戶依托互聯網可以了解新聞信息的平臺越來越多。近年來興起的自媒體也趁勢不斷吸引用戶,很多用戶選擇自媒體的原因是自媒體在垂直領域,受眾細分層面做的工作更多,傳統新聞平臺的內容龐大,劃分細致,但用戶真正想快速瀏覽某方面新聞時,卻操作繁瑣。而現有自媒體能做到推送給用戶更關心,更準確的新聞信息。但是自媒體的主要弊端則是沒有新聞采訪權,一些突發事件的新聞報道不能做到第一時間準確的發聲。為了既能第一時間推送新聞信息,又能結合用戶需求進行推廣,傳統媒體應該注重培養打造屬于自己的自媒體,通過融媒體理念,轉變傳統傳播方式,細分受眾群體,全面提升宣傳效果。
互聯網網站相較于報紙、廣播、電視三大傳統媒體,已經屬于比較新型的傳播方式,但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手機終端成為了近年來的主流傳播方式。先進的移動設備較為便攜、傳播速度快且使用方便,給公眾獲取時事熱點和新聞帶來了巨大便利。因此,網站也需要及時轉變思維,構架新的融媒體體系,包括手機視頻、微信端、微博、熱搜等多種形式都應該被網站所重視,組成全新的報道矩陣。
同時要加強融媒體理念打造下的輿論監督指導,要在滿足受眾需求的同時,把握好輿情走向,掌握輿論主導,發揮網站媒體信息發布快、內容形式豐富、多技術人才全面運用的特點,實現良好的受眾互動,從正面引導大眾參與并討論相關新聞,才能進一步提升網站在融媒體時代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