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六四一臺)
人事管理工作內容可大致分為設定薪酬、設置機構、評聘職稱、培訓員工與任用干部等。該內容可與現代人力資源相對應,大致分為設置崗位、設置機構、規劃戰略資源、任用干部與招聘人才。因此,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可通過現代人力資源戰略管理角度對組織內部進行調節,側重于員工與單位實際利益,為組織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合理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能夠確保事業單位內部體系健康、持續運行。事業單位在具體進行人事管理時,通常需要保障管理工作的公平性。防止因人設崗行為,因而設置崗位成為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重點。一般來說,事業單位工作崗位基本分為三類,即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與工勤技能崗位。不同的工作崗位對人才的專業工作能力有著不同的要求,因此,這就突出體現了開展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有通過專業的人事管理人員結合單位崗位工作職能,合理進行人事調動工作,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內部工作氛圍。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想要招收人才的主要方式便是招考,這是因為人事管理工作的重點便是招聘人才、激勵人才與開發人才。事業單位在選拔與任用干部人員時需秉承《干部選拔任用條例》、《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規定要求,并將其作為人才招聘原則,這樣才能適應事業單位新時期的發展進步需求。同時,為了保障招聘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事業單位需要遵循國家的管理規定,擬定科學的招聘方案。目的是提高人才選拔工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具體還需要設定每個崗位的薪資待遇,在社會范圍內進行宣傳,以全面提高人才參與招聘活動的積極性。
人才教育及培訓工作需要多個環節才可完成,不同環節都會對最終培訓效果與進程造成影響,從而需要人事管理人員對其工作進行分析后,側重于從思想教育的角度出發,結合單位的發展歷史和文化建設情況,讓員工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然后結合單位的發展目標,引導員工擬定個人的工作計劃,事業單位要注重于安排管理人員與員工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員工的工作優勢及不足,并分析其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結合員工之間的共性問題,安排專家為員工傳授工作經驗,以此來組建一支高質量的工作團隊,解決新時期事業單位的發展難題。
最后,應當在管理員工過程中實時運用培訓結果。職業管理主要是指為實現組織發展目標、員工奮斗目標。同時,員工需要在工作單位中通過展示自身才干與能力,并由組織針對員工職業發展加大支持與幫助,進而實現雙方共贏,利益最大化,這也是員工職業生涯的基礎所在。一般來說,事業單位中的工作人員可分為三種職業生涯,即崗位管理晉升、專業技術工作晉升與工勤崗位晉升,其中具備專業技術與管理崗位的人才則稱為雙肩挑人才,可通過專業技能與管理人才實現晉升交替。此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涉及到職業生涯人事管理工作類別時可分為任免與選拔干部、職稱評聘、評定工人技術等級等。以廣播電視總局的發展情況來看,新時期的人才培訓工作主要是關注于人才對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目的是方便對廣播電視節目進行發送,讓受眾能夠及時觀看到節目。目前,廣播電視總局正在向網絡新媒體方向發展,開始重點研究拓寬節目的傳播渠道,提高節目收視率的方法。
績效管理具有人員激勵、診斷問題、戰略導向、控制進度與檢測過程等功能。隨著績效考核模式逐漸引入事業單位中,從而需要人事管理工作針對加強績效管理能力建立合理、科學的績效考核新模式。首先,人事管理工作應根據各崗位職能明確分工,當該崗位人數較多時,會出現對每位員工考核時間過長的問題,影響考核工作的進度。其次,人事管理應將考核對象以部門形式劃分,促使員工所屬部門工作目標與員工績效相互銜接。該種考核方式將考核任務分解為不同階段,既可將實際工作與考核內容相互關聯,還可提升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由此可見,人事管理工作需構建合理、科學的制度績效考核方式,一方面,對員工起到幫助、指導、約束與激勵作用,還可提升服務質量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通過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以實現單位組織戰略目標,績效考核常用的方法中包括360°評估績效法、管理目標法、績效關鍵指標法與積分卡平衡法等。
在進行人事管理工作時,主要分為對人和事的管理。事業單位為了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通常會設置獎勵激勵制度,結合員工工作的完成情況,用人單位會為其付出貨幣或是通過福利與各種服務方式作為薪酬。具體的獎勵設置包括四種方式:分別是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工資激勵與福利保險。工資待遇可體現出員工在崗價值與技能能力,當出現通貨膨脹、生活水平變化、員工提升技能與工作經驗、同類工作改變薪酬時,員工工作態度會更加積極。新時期通過薪酬獎勵的方式,銜接組織業績、團隊業績與員工業績,通過短期與長期方式進行薪酬發放皆可體現員工績效。
而且事業單位分配工資內容主要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與津補貼,崗位工資加之薪級工資構成基本工資。績效工資主要由基礎性績效工資與獎勵性績效工資構成,根據相關文件要求由工資原津貼共同組成部分改革為崗位補貼、生活補貼、獎勵性績效工資等內容構成,替代原有工資內容中除崗位工資與薪級工資以外的津貼內容。績效工資發放根據人事部門所規定的總量績效工資制定績效工資與考核方案發放制度。
勞動合同主要是指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為確立勞動關系所簽訂的義務、權利協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所制定的法律勞動關系。事業單位需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展開對各個崗位員工的管理。此外,事業單位中管理人事檔案人員需要收集與整理在編人員檔案,并在人才交流中心對聘用人員檔案進行托管,如果事業單位和人才簽訂了勞務合同,則應當在人事管理系統當中錄入員工的身份信息,結合合同當中規定的內容,對員工的工作情況定期進行考核,其中需確保具備員工職稱、考核績效、薪酬、學歷、個人資料等相關備份內容,為穩定雙方勞動關系與加強人員管理信息打下堅實基礎。
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對象是人,需要對單位內部的員工工作態度、工作能力進行管理,并結合單位工作的實際情況及員工工作優勢合理調整工作崗位。同時,還涉及到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教育的環節。以廣播電視總局的工作情況為例,新時期的人事管理工作任務是對節目進行制作及審核,避免由于人為因素而影響節目質量問題。重點篩查的是節目內容是否積極向上,有無政治上、歷史上的爭議問題。因此,廣播電視總局需要培養一批專業的編輯工作人員,并且具體的人才選拔及管理工作需要符合時代發展需求。
結合現階段的實際工作情況可以看出,以往的人事管理工作觀念已經無法符合事業單位的發展進步需求。因此,在研究如何優化人事管理工作內容時,事業單位需要樹立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理念。注重于將現代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的策略,融入到具體的人事管理工作環節當中。要讓管理人員意識到自身工作的服務屬性,遵循以基層員工為基礎的工作原則開展各項管理工作。這是提高員工對事業單位管理工作滿意度的關鍵所在,需要各個單位引起高度重視。其次,大多數事業單位雖然不以提高自身的經濟利益為主要目標,但是在經營過程中也要考慮效益問題,避免出現資金周轉不通的問題,而影響項目的順利開展。
事業單位需對現代人力資源戰略管理加以重視,明確其理論對實際工作的重要作用,構建以人為本的人事管理工作理念,對各級崗位人才能力與未來發展加以考慮,通過合理配置內部人才資源使其未來發展目標能夠與組織目標一致,以確保事業單位內部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