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蓮 胡麗玲
《醫古文》課程是高等中醫藥院校的專業基礎課,對中醫藥院校的學生而言,中醫古籍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專業素質培養的重要內容。為全面實現中醫古籍閱讀能力的培養任務和實施目標,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醫古文教研室各位教師進行了多年實踐研究,采用了線上線下混合式翻轉教學模式。基于在線課堂的線上線下混合式翻轉教學是一種先進的課程教學方法。在理念上,它實現了由教師主導的“一言堂”轉變為學生學習需求主導的“多言堂”;在實踐上,它通過可控的教師教學視頻錄制和學生自主學習大大地降低了醫古文課程師生教與學的實施難度;在教學手段上,它創新地將教學課時靈活劃分成自學課時和面授課時,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降低了教師的重復勞動,又可以讓師生面對面直接互動;在教學效果上,它實現了從知識灌輸為主向能力培養與識傳授并重的教學重心轉變,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教學方式。
教學視頻是網絡在線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網絡在線課程建設的最重要環節。網絡授課工作,是一線教師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在網絡授課過程中,教師們掌握了幾大授課平臺的各種技術操作。在進行網絡直播授課之前,首先要制作教學視頻課件,利用EV錄屏軟件進行課件制作以及利用Video Converter Ultimate軟件進行視頻編輯。醫古文教研室教師根據網絡在線課程建設的要求和《醫古文》課程的教學大綱,以專題講授的形式,錄制課程視頻教學,整個課程視頻包括8個單元,32學時,每個學時錄制20分鐘左右的視頻課件,共錄制32節視頻課,拍攝過程及后期制作全程由醫古文教研室教師負責處理。
在對學生在線學習情況進行的調查問卷中,學生對于學習專注度的反饋為,影響注意力集中的兩大因素是“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和“對所學內容理解困難”。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確定了制作《醫古文》視頻課件的一大基本原則,趣味性和易懂性,不能把太晦澀的表達和語法簡單的在屏幕呈現,要采用多種方式對其進行演繹和講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易于學生理解掌握是根本。
醫古文教研室在網絡授課中,采用了課堂實錄、錄像加截屏、幻燈片錄屏、動畫模擬等幾種制作方式,制作授課視頻。
新形勢下在線課程的建設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良好習慣,利用方便快捷的網絡空間,讓學生選擇靈活的學習時間,有助于《醫古文》課程面向全校以及全國的推廣,彌補全國醫學專業醫古文教學的不足,填補醫古文在線課程的空白。
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在線課程資源建設,包括上傳課件和學習視頻、建設題庫及學習資料上傳等內容;課中可以利用超星直播客戶端(PC端)和學習通App(移動端)中的“直播”及“同步課堂”等功能進行網絡直播課堂教學,不僅可以進行課堂內容的講解(包括PPT教學),還可以給學生發放資料,進行課堂互動(簽到、搶答、選人、問卷調查、討論、小組學習等);課后也可以利用平臺(PC端)或者學習通(移動端)發布作業和測驗、網上答疑、作業展示與評價或拓展學習任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有的教學數據都會實時記錄,最終生成課堂教學報告,幫助學校和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評估管理。
1.授課軌跡實時監控:在線教學中課前課中課后的環節都打通,每一次教學的數據都可實時更新,實時監控獲取當前教師、學生數據,在教學上真正讓靜態變為動態數據。
2.簽到多樣:四種簽到方式,由一般的普通簽到,到十秒更換一次的二維碼簽到,不同的考勤嚴格度供教師選擇,對簽到的狀態也可以進行修改。同時,“簽到上墻”極大地激起學生的參與度和對課堂的熱愛度。
3.隨機點名:搶答、選人相匹配,系統隨即、教師抽人供選擇,多樣方式,活躍課堂,酌情加分,積累平時成績。
4.討論詞云:在線討論不僅僅可以對學生優質的回復進行置頂,加分獎勵,同時可以將所有的討論回復通過“詞云”,系統快速抓取關鍵詞,分析學生的回復貼,非常方便地讓教師快速了解學生的關注點和疑難點。
5.投票問卷:多種模板題型供教師進行一鍵投票選擇,問卷情況可自選公不公開,非選擇題的問卷可以快速了解學生的關鍵詞答案。
6.直播課堂:隨時隨地開啟直播課堂,未參與直播的學生可以回看視頻,直播視頻可以保存轉為教學資源。
7.課堂報告:每次課堂都會生成課堂報告,總結課堂。
8.資源隨時看:教師不僅僅可以將教學活動投屏展示,也可以將專題視頻、期刊論文、學術講座等非課程資源展示投屏,非常方便課堂上隨時檢索資源、展示資源。
在線平臺的這些優勢彌補了傳統授課方式的一些不足,線上線下兩種授課方式互為補充,有利于提高授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高校考試模式的改革關系到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目標的實現與否,學生能力及素質與教學考核及評價方式有很大關系。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通過實施“多元化,全程化”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革,樹立以能力素質考核為核心的考試理念,充分發揮考核評價的引導和激勵作用,推動形成性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同時加強了教學質量監控和管理,調動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積極性,對推動以能力和素質教育為主體的教育質量工程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授課中,增加了醫學相關知識的講解,增加了泛讀內容,這些內容都是以錄播形式呈現的,學生可以選擇多次觀看授課內容,總結歸納知識點,重點句式,然后根據老師設定的任務,完成在線習題,測試,生成過程成績。教師檢查學生完成情況,進行語法點的總結歸納。在互動環節,教師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形成成績報告。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也會發布課堂任務,需要學生以打卡的方式在線提交任務答案,老師對此及時進行課堂點評,形成過程成績。
網絡平臺管家式的在線教學管理,及時發布學生學習動態、測試成績,實時催促學生完成指定的學習任務,收集學生的在線學習數據(或軌跡),有利于更好的提高在線教學效果。
為了今后能夠在實體課堂中繼續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模式,實現真正的翻轉課堂,必須有網絡資源的支撐,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網絡平臺上的課程建設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網課的推進必將推動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