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圣剛
農業經濟發展是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經濟實力的強弱也間接體現綜合國力強弱,我國農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不斷發展成熟,但是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對農業經濟管理的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農村經濟管理的進一步發展必須解決這些問題,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技術上都進行改革和創新,提高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從而促進新農村農業經濟的發展。
農產品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來源,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農村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密集的勞動力生產,但傳統模式下的農業經濟發展速度緩慢,勞動出現嚴重不對等現象。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業發展更加現代化,在提高農產品質量的同時更加注重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能夠提高農產品的價值,因此農業經濟管理現代化是新農村背景下的新要求,實現現代化生產加工,運用現代化的經營管理,讓農產品在市場競爭中更有優勢。現代化生產及加工要求生產設備的現代化,運用現代化生產方式,提高農業工作人員的現代化技術,通過深加工讓農產品利潤更高,現代化經營就是利用現代化的方式,實現線上、線下經營方式,進行全面營銷。
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信息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用途越發廣泛,因此農村經濟管理的發展需要運用信息化技術,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追隨時代的潮流,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保證農業生產的高效性。在對農產品進行市場調查過程中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完善的調查報告能夠更好的為農業經濟管理提供指導方向,因此信息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將會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農業是我國三大產業之一,短期效益相對其他兩大產業較差,因此農業經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農村現有的經濟管理體制不完善,很多地區依舊使用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方式,這種傳統的模式無法適應現代化新農村要求,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缺乏完善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因此農業經濟的競爭越發激烈,農業經濟管理體制不完善對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有很大的障礙,不利于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
農業經濟的發展關系到我國整體經濟的提高,因此政府相關部門非常重視農業經濟的整體發展,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文件。但是地方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傳統思想觀念嚴重,沒有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沒有充分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管理意識,因此在實際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無法實現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無論是農業經濟管理模式還是農業經濟管理方式都非常落后,這對于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先進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和方式需要專業的管理人員,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工作人員的努力,因此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顯得非常重要。但是從現階段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來看,依然存在很大不足。一方面新農村建設為農業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轉變,要求農村經濟管理人員具備現代化管理素質,需要掌握相應的信息技術,能夠熟練運用新型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需要管理人員具備一定的修養,很多農村經濟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態度不夠端正,缺乏責任心,導致很多工作都無法順利進行。
我國農業在信息技術的引導下正在由原料密集生產型向新型生產方式轉變,但是在農業生產的實際過程中,依舊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為了節約經濟,帶動農村地區發展,勞動力來源都是采用就近原則,大部分農民受教育程度較低,整體素質較差,因此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很多現代化設備無法發揮應有的效率,這對農業生產有著極大的影響,還會對農業工作的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引發農業經濟管理問題。
農業經濟管理體系的完善需要從生產、加工和經營三個方面進行,實現現代化生產,創新化加工、時代化經營。
首先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依靠現代化技術,大型農業企業作為領頭羊,應該對農村經濟生產進行集中管理,使用現代化生產設備,利用科技帶來的勞動力實現農業化生產。
其次是區域化聯合生產,化零為整,進行聯合生產,實現一體化生產,從而提高生產效率,迎合市場需求,根據市場導向進行農業生產,實現訂單式生產,避免生產過剩。
最后應該對農業加工進行創新,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處理,提高附加價值,對農產品進行包裝,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農產品的價值,采用線上訂購,線下配送的模式來將農產品配送到消費者手中,帶動更多產業發展,推進農業經濟管理效率的提高。
農業經濟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是提高農業經濟管理質量的重中之重,應該將人才分為不同的隊伍,有勞動力人員隊伍、技術人員隊伍和管理人員隊伍。不同的隊伍應該發揮各自不同的作用。勞動人員隊伍應該掌握相應的基礎技能,熟悉現代化設備操作,定期對農業生產人員進行技能培訓,讓其將學習的技能應用到生產中。技術人員隊伍不僅需要掌握基礎的生產技能,還能夠熟練使用現代化設備,能夠對設備進行維修。管理人員隊伍應該具備市場經濟分析能力,整體人員素質要求較高,這部分人才需要有一定的學歷,擅長農業經濟管理。
我國農業生產在保證產量的同時也應該保證生態,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實現能源節約,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比如種植業能夠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飼料,畜牧業的糞便可以通過建設沼氣池發電,也能夠為種植業提供化肥,這種循環資源的使用稱之為生態農業。
新農村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需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在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保證農村的青山綠水。
信息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普遍應用是非常重要的,農業經濟管理的市場調研需要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對市場信息進行收集然后進行分析。
為了更好的分配農業資金,需要對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生產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從而確定資金的分配,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分析出更好的分配方式,保證農業生產的合理化。在農業生產中的很多環節都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比如種植技術和飼養技術等都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上網查詢,掌握相關技術資料之后才能夠更好的應用到農業生產實踐中去。
新農村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首先應該轉變經濟管理理念,在農業經濟管理中融入現代化經濟管理思想和方式,其次應該實現農業生產的現代化,不斷對農產品生產和加工進行創新,實現時代化經營,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對農業生產人員進行培訓,將更多的信息化技術應用到農業經濟管理中去,從而更好的促進農業經濟的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