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蘊鵠
1.財務管理要求提高。隨著營改增稅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進一步對企業財務管理的要求提高,比如企業在進行業務活動時,要正確開具增值稅發票才能夠進行審批付款流程的辦理,同時內部人員在進行培訓、出差及會議時也要積極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才允許報銷。因此,煤礦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要不斷完善財務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以此更好地應對營改增對企業各個方面的要求。
2.稅收籌劃難度增加。在煤礦企業經營管理中,本身就會涉及到許多項目,而且交易環節和供應商也比較多,而在營改增實施之后,使得企業增值稅納稅范圍變得更加廣闊,同時也增加了一定稅目及稅率。面對這樣的情況,煤礦企業在進行相關交易活動時,就必須要從供應商選擇到價格確定整個過程進行稅收籌劃。一方面是因為不同性質的納稅人所開具的發票也會不同,這樣能夠抵扣的進行金額也會不同,所以會影響交易合同的定價;另一方面是因為煤礦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的企業,需要花費較多的人工成本,包括企業內部員工、臨時用工、外包工隊等成本,這些成本在結算時采用的稅率就不同,其中臨時用工就無法開具發票,也就不能進行進項稅額抵扣,所以要求煤礦企業要注重人工成本這一方面的稅收籌劃工作。
3.財務核算難度增加。在營改增實施之前,煤礦企業稅收項目相對較少,在營改增實施之后,稅收項目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多,隨之也使得核算項目增多,這樣便增加了財務核算的難度,核算人員面臨著較大的工作壓力。主要表現在,財務人員在進行財務核算時,需要仔細核對開票信息,同時還要判斷發票是稅率是否正確,發票備注欄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等,如果財務人員不能仔細核對與及時調整,都會影響財務核算的效率與質量。同時,在營改增實施之后,允許不動產進行稅額抵扣,這樣便減少了企業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這都對煤礦企業發票管理的要求提高,如果在實際工作中不加以重視,則很容易會出現錯誤,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稅收風險。
1.深入進行稅收籌劃的研究。在營改增實施后,煤礦企業應當深入進行稅收籌劃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第一,從籌資方面開始著手,煤礦企業應當重點考慮如何降低企業承擔的財務費用,采取何種融資形式,以此保證企業的資金充足。營改增的實施,根據財稅相關規定,允許融資租賃租金支出可以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但融資性售后回租不得進行進項稅抵扣。對此,煤礦企業應當結合這一規定,進行融資模式的調整和創新,綜合考慮融資租賃的節稅效應和利率,選擇更優的融資方案,以此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第二,從生產經營方面入手,在相關工程中,通常情況施工單位屬于一般納稅人,但是往往施工單位會在稅務部門中將開拓工程進行簡易計稅項目的備案,這樣項目在36個月內不得變更,在項目結束后就會按照3%的增值稅稅率進行結算,這便會對煤礦企業的生產成本和稅法產生直接影響。因此,煤礦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要充分考慮這一方面,在與施工單位簽訂合同前,應當選擇合適的承包形式,同時要充分考慮施工結束后所獲得的發票稅率,通過比較分析,選擇成本最低的稅收籌劃方案,確保企業效益的增加。
2.加強增值稅發票管理。營改增實施后,增值稅稅目、稅率增多,其中便可以利用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進項稅抵扣。針對這一情況,煤礦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應當要規范專用發票管理,并在此基礎上獲得更多的進項稅抵扣,以此降低企業的稅負。由于在生產經營管理中,銷售方大多數為小規模納稅人,要想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需要到稅務局代開,這樣會增加專用發票獲取的難度。對此,企業應當加大國家稅收制度的宣傳力度,讓更多職工了解到專用發票的重要性及作用,要求各部門及職工在生產經營時,應當積極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同時在與供應商交易時,也應當通過有效的溝通獲取專用發票,為企業進行更多的進項稅抵扣,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
3.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首先,財務管理人員要及時掌握國家最新的稅收法律法規及當地稅收制度,深入進行稅制的分析和解讀,充分了解營改增政策的內容,以此更好地進行稅收籌劃,保證企業涉稅業務合法合規的情況下,合理進行避稅;其次,煤礦企業要重視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安排層次更高、專業性更強的技能培訓,可以邀請專家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并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確保財務管理人員在進行稅收籌劃時能夠充分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以此兼顧到企業實際發展的需求,并優化財務管理工作,從而降低風險發生幾率,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益。
綜上所述,營改增實施后對煤礦企業財務管理、稅收籌劃及財務核算方面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煤礦企業要基于營改增的基礎上,做好稅收籌劃工作,結合實際的情況,選擇更加的稅收籌劃方案,優化財務管理,降低營改增給企業帶來的不良影響,從而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