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建勇
在過去,很難從財務報告的作用的不同角度鼓勵會計準則趨同。然而,越來越多的國際共識是,財務報告應提供高質量、可比、一致和透明的財務信息,以滿足投資者的需要。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新的會計準則,這是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的重要里程碑。新會計準則體系由一項基本準則、38項具體準則和相關應用指引組成。本次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為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在經濟決策階段提供了有益的會計信息新思路,實現了與國際慣例的接軌,首次構建了較為完整的有機統一體系,為完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提供了相關參考。
第一,許多企業對企業會計準則認識不深,這主要體現在一些企業片面地認為新舊會計準則都是企業會計準則。除了原項目的修改外,沒有其他變化。二是,企業管理層對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重視不夠。因為很多企業對經濟運行和企業管理的重視程度很低,以至于很多企業在制定經營目標的過程中很少涉及到如何有效實施企業會計準則等相關問題。三是,會計人員財務知識水平不高并且態度上不重視。四是,沒有明確的制度和評價。目前,雖然許多企業已經認識到有效實施企業會計準則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科學、完善的制度來監督和管理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沒有很好的準則,很多企業在盲目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同時,也在執行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盲目實施的后果,是不能反映企業會計準則的應有效果。
第一,我國對不遵守官方會計報表的行為處罰不力或無效;第二,公司可能自愿報告的信息超過要求;第三,一些國家允許公司脫離會計準則,如果這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從以上方面看,一個國家的會計實務水平可能高于或低于會計準則的要求。一國會計實務國際化是該國會計的真正國際化,會計準則國際化只是為會計實務國際化提供了一套基本標準。
第一,加大力度宣傳企業會計準則,使國內企業對其都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從國家方面,應當加大宣傳力度,讓企業會計準則的時候更加嚴格、更加重視,以增加企業會計準則的科學性和權威性,讓各企業看到國家和政府對其的重視程度,第二,企業相關負責人要主動深入了解我國會計制度的發展趨勢,并督促財務人員積極主動的學習現有的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并且能夠做到將會計準則的內涵與我國市場經濟以及企業的發展相聯系,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對企業會計準則的認識程度。
1.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新形勢下,會計人員的素質直接決定著會計基礎工作的質量。隨著會計基本工作內容的復雜化,會計工作的相對難度也將大大增加改進。傳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難以適應當前社會形勢下形成的工作壓力。因此,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對會計準則的有效執行有很大的影響。
2.對會計準則的要求使其具備科學性,權威性。會計準則的不斷完善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會計準則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會計準則的設計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生產力水平、道德規范、制度環境、社會文化等基本環境相協調,否則將流于形式,無法有效實施。財務人員對會計準則的理解程度決定了會計實務的實施程度。
例如,新準則在很多方面都進行了修訂和調整,但執行者必須充分理解和掌握新準則,這將增加會計準則的執行成本,當然,執行者理解不足也會降低執行效率。此外,還有一些條款對會計準則不易理解或不清楚。在不能準確理解和明確的問題上,標準的實施可想而知。
3.對企業管理層的要求。首先,企業管理層必須加強對會計準則執行情況的監督,營造符合準則要求的會計工作良好氛圍,不斷完善我國會計準則的具體內容,從可理解性和執行性兩方面加大力度,提高會計準則執行效率。其次企業管理層要完善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制度,對會計業務活動中的風險點設計相應的控制環節,及時的解決所有權、監督權和控制權的分離與平衡,使會計準則更加有效的執行。
4.完善新會計準則制度。完善相關會計準則體系,提高新會計準則的真實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就全面有效地實施會計準則而言,我國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各種舞弊行為都是被禁止的,我們不能依賴會計準則的執行。相關法律制度必須進一步完善。全面治理和整頓市場環境和市場秩序,保持會計準則的靈活性,防止會計政策的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