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曉杰
在社會體制轉型與經濟類型不斷提升的過程中,財政局面臨著嚴峻的財務管理壓力,會計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遇到了諸多困難,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財政局應積極進行管理方式的轉變,建立與優化會計預算管理體系,實現會計預算管理能力的提升,以此促進財政資金流通效率,滿足新形勢下財政部門的財會計預算管理需求,為國家經濟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會計預算管理能力的提高可以促進財政局的資金流通效率,減少資金浪費,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進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時,合理開展會計預算管理,可以確保國家的政策得以貫徹與落實。地方的財政預算方案必須得到上級部門的審批后才可生效,這極大的提升了預算資金管理的合法性與科學性,可以確保各項政策方針順利落實。
此外,會計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可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促進財政支出的科學性,同時也可杜絕亂收費現象的出現,使資金的使用更加規范,進而展現出財政局財務管理的良好效果。
1.提高會計預算分類口徑與會計核算的一致性。在市場經濟類型不斷增加情況下財政局應明確基本預算的分類標準,并對會計科目科目進行適當的調整,以確保各部門可以在會計核算標準的約束下開展會計預算工作。會計科目進行調整時也要適當調整二級或三級明細科目,這可以增強財政部門會計核算與預算分類口徑的一致性。在此過程中,無需建立專門的會計賬目用于基本建設資金的核算,而應將之歸入經濟會計的核算范疇當中進行核算。財政局應積極推進會計預算管理工作,進行兩套賬目的設置并嚴格按照會計核算管理的要求開展會計預算與核算工作,不僅要對單位的基本建設撥款資金的金額進行核算,還要核算自籌款項的具體金額,應嚴格按照《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的內容進行這兩套賬目的核算,以使其可以真實反映出資金情況以及各部門的預算情況。
2.建立與完善預算執行機制。在預算編制完成后,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存在超支現象,針對這一問題,財政局應建立科學的預算執行措施,以確保可以按照編制的預算合理進行資金的支出,并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督與懲罰,進崦提升財務管理效果。同時還要制定明確的預算責任制度,將預算責任細分至各個部門或崗位,以此推進預算工作的順利開展。此外還要建立科學的獎懲機制,根據預算責任的完成效果予以適當的獎勵與懲罰,并加強預算管理工作的全過程監督,以杜絕超支現象的發生。
3.強化預算編制質量。要做到有序管理會計預算,就必須以預算編制為核心,做到預算具有真實性,準確性和精細性。實際在編制預算時要做到以下兩方面 :第一,預算的編制機制要以實際經濟增長的預期指標為基礎。通過分析國家政策因素、影響財政收入增加和減少因素來確定收入預算編制。通過財政局的實際經營管理,還要結合定額管理的相關規定要求來確認支出預算編制。在對項目進行評估時要采用滾動管理模式,提高編制的可信度。第二,實施績效考核制度,能夠防止超值現象的出現,積累預算經驗。不同級別的財政局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科學的選取考核的指標,將績效考核和預算結果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進而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單位特點的考核標準體系,將考核制度落實到實處,不再流于形式,真正發揮考核的職能,提高預算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4.加強會計人員素質與能力建設。在財政局的會計預算管理過程中,會計人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應加強財務會計人員素質與能力的建設,會計人員進行全方位的培訓。在財政局日常工作中應該重視會計人員培訓工作,定期對會計人員專業知識進行更新。另外,在會計人員職業素養的培養中,不僅僅要對其專業知識進行更新,還要不斷對職業道德進行強化提高。同時,在會計工作考核中,要建立會計預算管理的績效考核制度,督促會計人員不斷提升道德素養,加強學習提升,盡快掌握熟悉計算機操作技能。另外,財政局在加強會計預算管理工作中,要不斷提高會計人員處理信息數據能力、數據預算能力以及組織協調能力,不斷更新會計人員工作觀念。財政局還可以通過科學的獎罰制度調動會計人員工作積極性和能動性。從國家層面出發,也應出臺相關會計從業規范,對會計人員入職標準加以明確,提升會計行業人員的整體監督管理,從而使得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操守、專業技能能夠得到快速的提升。
在新形勢下,財政局應重視會計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使自身的工作職能得以有效發揮,進而推動國家政策的順利落實。會計預算工作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縮小國民的貧富差距 實現國民經濟均衡發展的目標,在會計預算管理工作當中,財政部門應提高會計預算分類口徑與會計核算的一致性并建立完善科學的預算執行機制,有效提升預算的編制質量,并強化會計人員進行素質與能力培養,以此促進會計預算管理效果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