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春竹
(南京農業大學)
隨著社會發展進入了新媒體時代,我們可以發現,各個行業的發展都得到了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支持。在金融管理行業,信息技術所發揮的價值就更為突出。借助信息技術的應用,借助互聯網絡的支持,我們可以有效地實施內在管理,改變傳統的內部管理模式,進而提升金融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如借助信息技術的應用,我們可以進行大數據處理,進而避免或減小金融行業中由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元素引發的各種問題。再有,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我們可以加強監管工作,這樣既能夠促使金融企業的發展進入規范化,還可以增強公眾的安全防范意識。在實現金融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發現,它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提升相關人員的管理能力,改變他們的從業理念,進而從內部改變開始實現整個金融系統的優化。由此可見,我們推動金融經濟管理實現信息化,對于從業人員、對于相關企業、對于整個金融行業大環境都有極為積極的影響作用。本文中,筆者就對如何實現金融經濟管理信息化進行了分析。
在這一方面,筆者提出的建議是,在資源配備過程中,要做到“精”、“良”。觀察當前金融企業的資源配備,我們可以發現,資源的配備很“全”,但是利用率卻并不高。在筆者看來,實施金融管理的過程中,我們要將計算機技術、網絡信息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等都融入其中。不僅僅要有相關的硬件配備,還需要配備專業化的軟件。在進行配備時,相關的金融企業要對自身的情況有準確的把握,構建較為完善的金融信息管理系統。如在這一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要做好銜接工作,既做到各司其職,還要做到無縫鏈接。在開展管理工作時,要了解自身的投資情況和運營情況,進而促使信息技術能夠發揮出技術價值,對于自身的資本構成、資金使用情況以及收入情況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進而促使資金的應用實現效益最大化。當然,我們還需要構建信息化平臺,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進而促使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能夠積極地整合。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要將管理人員的信息化培訓作為一種常規活動,進而讓信息化建設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促使從業人員能夠做好信息數據分析工作。當然,我們還需要健全完善的相關工作制度,促使從業人員明白信息管理工作的具體內容、目標以及工作程序,對于專業人員進行相關的行為約束。實踐證明,在促使金融管理實現信息化的過程中,物質資源、人力資源都可以產生最大效能。
在實施金融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把握住一點,那就是我們不僅僅希望借助信息化的建設,實現信息的獲取工作,以及數據處理和分析工作,進行資源共享,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等。我們還希望能夠借助金融管理信息化,改變金融企業的服務模式,進而提升金融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作為即將走上金融管理工作崗位的從業人員。筆者在這一方面進行過一系列的設想與考證。在筆者看來,實現金融管理信息化,可以減小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還可以提升服務質量。在有了信息化資源做支持之后,進入了一種雙贏狀態。如現實生活中很多銀行在實施辦卡業務時,會采用電子自助辦卡的形式。這種方式既提升了工作效率,還能夠擴大銀行的業務面。如當前較為流行的銀行電子一卡通業務就是最好的體現。如因為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持。我們可以完善監管制度,不僅僅可以掌控企業的運營情況,還能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管。在出現突發情況時,金融企業既可以對突發事件進行監管,還能夠及時地制定出解決措施,進而促使金融企業能夠穩步運營。再有,在有了信息技術做支持后,我們還可以擴大我們的業務范圍,如我們可以開展跨區域經營,促使不同地區的企業和部門對接,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合作。在這樣的工作氛圍中,資源的配置更為合理,資源的應用也更為高效。
不僅僅是在金融管理方面,其實整個社會大環境都因為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而產生了質變。這種質變不僅僅體現在物質資源方面,更多的是體現在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理念方面。如當前大部分的金融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還需要實現管理理念的更新與調整。很多企業管理者只關心盈利和收入問題,卻很少做到對于成本進行合理的控制。還有的管理人員即使擁有了信息化的設備,但還是習慣應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在追求經濟利益方面,并沒有做好資源的優化工作,而是一味地依靠增加成本。在筆者看來,這是由于管理者的思想過于狹隘,或者是不能做到與時俱進造成的。基于此,在應用信息技術改變金融管理行業環境的過程中,筆者建議,我們要借助技術支持、資源支持來改變從業人員的理念認知和他們的知識體系。讓他們在數據分析與整理方面進行思維碰撞,進而選擇最優化的管理方案。當然,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進行信息分享,通過模仿、借鑒、辨析。來實現自我成長,并且為自己的企業發展找到一個更為適合的方向。在這樣的工作氛圍中,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之間能夠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勇于承擔應有的職責。每一個從業人員都能做到關注企業的運營情況,并且積極地提出自己個性化的見解。由此可見,理念的改變還有利于金融企業實現創新。
這一點對于當前的金融管理工作者而言極為重要。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當前,從信息化管理到知識化管理已經引發了我國金融行業的迅猛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各種新服務項目孕育而生。金融企業中的工作者不再是簡簡單單地向客戶提供一些信息,而應該成為客戶的投資理財專家。在工作的主要內容中,包含著加工信息、分析投資動態、推薦投資產品等。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我們需要建立數據倉庫,進行實現數據的挖掘與分析。在這一過程中,有效地控制信貸風險,減少投資決策的盲目性。為我們做出經營抉擇提供數據支持。再有,在構建數據庫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進而積累下豐富的應用體驗。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還可以為公眾提供信息安全服務,提升公眾的防范意識,減少計算機系帶來的安全隱患。由此可見,我們在實現金融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既完成了數據庫的建設,為管理人員進行抉擇提供信息儲備。同時還豐富了從業人員的工作體驗,對于打造安全的金融環境,也提供了保障。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大環境的轉變,經濟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作為即將進入金融管理行業的從業人員,筆者認為,我們要順應這種社會大環境的轉變,通過構建信息化平臺。改變我們傳統的服務模式,通過建設信息化的工作環境,優化我們的內部管理工作,為管理者進行抉擇提供數據儲備,為提升工作質量提供技術支持,進而優化金融管理行業,促使金融管理行業能夠穩步地發展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