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玲
(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
為積極防控疫情,全國收費公路自2月17日零時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結束(5月6日零時)免收車輛通行費。政策發布后,經營性高速公路企業不得不面對收入為零、支出剛性的局面。據政府相關部門統計,疫情期間全國收費公路免收通行費1400多億元,這給原本就較為緊張的高速公路行業資金鏈帶來巨大壓力。根據粵高速披露的2020年1季度業績報表顯示,2020年1季度通行費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71.32%,凈利潤同比減少116.68%,凈利潤的大幅下降導致企業出現首虧。為避免出現營業收入、盈利能力、現金流水平等指標大幅下降帶來的信用評級下調風險,部分高速公路企業在加強資金管理維持現金流健康運轉的同時,采取了免費期間不計提路產折舊的方式,以降低財務報表虧損風險。疫情免費期間該不該計提路產折舊,若計提如何獲取車流量數據,是高速公路企業在實操過程中面臨的兩大難題。本文將在分析經營性高速公路折舊政策的基礎上,探析疫情免費期間按車流量法計提路產折舊的高速公路企業不同折舊政策的選擇,并從實際工作經驗出發提出了折舊計算的相關建議。
目前,經營性高速公路路產折舊計提主要有兩種方法:車流量法(工作量法)及年限平均法。
車流量法屬于工作量法,是根據特定會計期間的實際車流量占收費經營期預測總車流量的比例計算折舊額。計算公式為:年折舊額=年實際車流量/收費經營期預測總車流量×路產原值。實際車流量的計算方法采用實際標準車流量,該實際標準車流量是以通行費收入折算法折算取得,即按物價局規定的標準車收費單價(即1輛一類車走完全程收費金額)進行折算。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為: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壽命。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
相較于車流量法,年限平均法計提路產折舊具有方法簡單、易于操作的特點,適用于各會計期間通行費收入波動不大的高速公路企業。但從高速公路整個經營期看,通行費收入呈現建成通車前期較低,后逐年呈現上升趨勢直至達到飽和的行業特性。如果按照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會出現折舊費用與營業收入不匹配的情況,導致通車培育期存在較大經營業績壓力。而采用車流量法,不僅能夠充分體現收入費用匹配原則,還可以平滑企業業績?;诖耍洜I性高速公路企業普遍采用車流量法計提路產折舊。
因疫情免費通行主要影響的是實際收費車流量,所以本文探討的是采用車流量法計提折舊的高速公路企業疫情期間不同折舊處理方法問題。根據已披露的上市公司2020年1季度業績報告,上市公司在疫情免費期間仍舊按照車流量法計提了折舊。但調查發現,行業內也有部分企業,如廣州珠江黃埔大橋建設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未繼續按照車流量法計提路產折舊。
從折舊計提方法層面考慮,車流量法計提折舊的前提是實際收費車流量,而免費期間沒有通行費收入,實際收費車流量為0,故路產折舊額也應為0。
從企業經營層面考慮,疫情期間免費通行無疑對企業年度經營業績造成較大負面影響。通行費收入大幅減少,盈利能力降低,將導致在公開市場信用降級,融資成本提升或融資失敗,在公開市場的融資能力削弱,進一步擴大收支缺口。同樣,企業經營狀況也受到普通貸款承貸銀行、保險資金債權投資計劃受托人的關注,幾乎所有的借款合同都有借款人須保持良好財務狀況的義務。財務狀況惡化,也會導致貸款人的債權保護救濟機制觸發,要求提前收回貸款或采取其他擔保措施,對高速公路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故為保融資平臺,高速公路企業傾向于不計提路產折舊以避免財務指標急劇惡化。
另外,高速公路經營期總車流量是由專業交通研究機構預測,是剔除“綠色通道”及重大節假日小型客車等免費車輛之后的數據,實際路產折舊額也是按照剔除免費節假日之后的車流量進行攤銷的,那么受疫情影響的免費通行也應該參照節假日慣例進行處理。
不計提路產折舊雖然符合收入成本匹配原則,但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相關規定,固定資產折舊是對固定資產磨損和損耗的一種彌補,高速免費期間雖無通行收入但有車流,車流對公路資產一定會造成損耗,故從會計準則的角度考慮,高速免費期間也應計提路產折舊。
另外,國家在發布疫情防控通知時,提到為保障經營者、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將另行研究出臺相關配套措施。目前,具體補償措施雖未明確,但根據《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征詢意見稿)》第二十八條:“基于公共利益需要,政府提前終止經營合同、實施通行費減免、降低收費標準等政策,給經營管理者合法收益造成損失的,可以通過延長經營期限、給予財政補貼等方式予以補償?!币虼藢τ诒敬蚊赓M通行,有望能通過延長經營期限或財政補貼給予補償?;诖耍糠制髽I傾向于在免費期間繼續計提路產折舊,適當做大成本費用以爭取更多的補償。
綜上所述,本文建議高速免費通行期間路產應計提折舊,但繼續計提折舊仍存在兩點不足:第一,因高速免費通行期間無通行費收入,故無法通過收入來折算出實際標準車流量,如何獲取實際車流量數據是折舊計提的關鍵;第二,若高速免費通行期間計提折舊,“綠色通道”及重大節假日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是否也需比照對折舊進行調整處理?
為解決免費期間實際車流量數據問題,筆者根據實操經驗提出運用單車消費金額來測算免費期間車流量的思路。免費通行期間,高速公路企業能獲取的數據僅為自然車流量,即出口車流量或入口車流量,自然車流量不能直接使用作為折舊計提基礎。然而,企業可以借助以往年度單車消費金額與自然車流來推算免費期間標準車流量,具體推算過程如下:
2019年單車消費金額=2019年通行費收入/2019年自然車流量
2020年免費期間通行費收入=2019年單車消費金額×免費期間自然車流量
2020年免費期間標準車流量=2020年免費期間通行費收入/一類車走完全程收費金額
總體來說,本方法能較為準確計算出免費期間標準車流量,但同時也還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因一條高速公路往往不止一個出入口,當同時存在多個出入口車流量數據時,還需要企業根據實際對獲取的自然車流量進行修正處理,以增加精確度;第二,單車消費金額運用的假設前提是路網環境及消費者駕駛習慣未發生大的改變,而調查發現,因免費通行原走地方公路的車輛大部分轉移到了高速公路。至于“綠色通道”及重大節假日小型客車等免費車輛是否也需比照對路產折舊進行調整處理,還有待政府相關部門出臺具體解釋。
為緩沖免收費政策對高速公路行業的不利影響,建議政府部門在出臺相關金融政策、行業政策以及稅收政策配套措施的同時,明確高速公路折舊處理方式,統一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