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曼璐 潘銀坪
(廣州工商學院)
在追求貿易自由的今天,傳統的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受到了抵制。各個國家出于保護環境、保護國內市場的目的,需要更具隱蔽性、靈活性、技術性特點的綠色貿易壁壘來限制產品的進口。從我國電子產品出口歐盟出發,發現我國產品出口面對綠色貿易壁壘的困難都是無法避免的,需要電子產品出口企業利用正確的理念和方式去應對。
歐盟進口中國的電子產品總額在逐年上漲。中國在2008年開始成為歐盟進口電子產品的第一大進口國,中國《海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2015年中出口歐盟的電子產品達到1419.1萬美元,對比2014年上漲13.21%。2016年,我國出口歐盟的電子產品達到1597,2萬美元同比增長達到12.55%。2017年,我國對歐盟出口電子產品1750.4萬美元,較上年增長9.59%。 2018年,我國對歐盟電子產品出口額為1983.3萬美元,較上年增長13.31%。
由國家商務部發布的公告顯示,我國在2019年機電產品出口為1.31萬億歐元,同比增長4.4%。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0.602萬億歐元,增長5.4%;機械設備0.373萬億歐元,增長1.4%。從2019年電子產品出口歐盟的數據來看,增速較快的是集成電路出口、半導體器件出口、太陽能電池出口等,其增速在15%-25%之間,太陽能電池出口更是達到了47.5%。
手持無線電話機及其零件、集成電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液晶顯示板是2019年的重點出口的電子產品類目,且集成電路在國際市場上的銷售額不斷上漲,2019年集成電路的出口額比2018年增長了25.3%。而密集使用勞動力的手持無線電話機及其零件、液晶顯示板等產品都呈現出了出口總額負增長的情況。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現在的電子產品生產技術水平在不斷地進步,也在不斷地獲得世界的認可。
歐盟國家中與我們國家存在進出口貿易友好關系的有十幾個國家,較為密切的是德國、荷蘭、法國、意大利,我們也能夠在往年的貿易主要國統計表中發現他們的身影。我國電子產品在歐盟市場上,主要銷往的是德國、荷蘭、法國、意大利。同時我們也能夠發現我們出口額同比都是上漲的,在5%-12.5%之間。
綠色壁壘有利于我國電子產品出口技術水平提高。基于不斷提高的電子產品技術的要求,我國電子產品出口企業為了產品的順利出口,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生產技術水平。變相的促進了我國電子產品生產技術的提高;有利于完善我國電子產品生產的產業結構。但也存在著一些消極影響。
我國電子產品的主要競爭優勢是成本低廉、數量龐大。在歐盟目前設置的綠色貿易壁壘的情況下,我國電子產品出口企業需要升級自身生產線、增加生產成本加入針對環境保護的處理步驟、由勞動密集型轉向資本密集型產品、原先的電子產品回收報廢或改造。這些成本都會在產品售價上有所體現,這就降低我國最大的電子產品優勢,價格優勢。大量中小型電子出口企業在沒辦法負擔產品生產線升級的情況下,只能夠進行籌資或者退出市場。將會增加不小的資金成本。淘汰一批實在沒辦法承擔升級成本的企業。生產數量的下降,將沒辦法形成大批量生產,提高了邊際成本,使得單個產品的成本增加。
中國有很大一部分的電子產品企業無疑是不符合環境標準、歐盟標準的,存在有差距的技術壁壘。企業對于產品出口的標準升級,在原先的生產線不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只能夠重新設計電子產品的生產路線并升級,而這都是需要時間和資金的。有一部分的電子產品出口企業,自動地退出歐盟電子產品貿易市場,轉向其他其他地區市場。這造成我國有資格出口電子產品到歐盟的企業數量下降,生產出來符合標準的產品也下降。同時也降低了我國電子產品生產規模,能夠出口至歐盟國家的電子產品減少。雖然整體電子產品的價格有不斷上升的趨勢,但是在生產數量減少的情況下,還是減緩了我國電子產品出口額的上漲速度。
面對歐盟不斷嚴苛的進口標準,中國的電子產品出口企業繼續發揮價格優勢,在一定程度上給歐盟本土的電子產品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同時由于世界范圍內宣揚貿易自由,歐盟為了保護本土電子產品企業的應得利益,采取了設立綠色貿易壁壘的方式。隱蔽的降低我國電子產品出口歐盟的數量,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那么在歐盟不斷提高的綠色貿易壁壘的情況下,我國為了維護自身和我國電子產品出口歐盟的相關利益,肯定會做出相應的面對措施。兩者在這種情況下處于對立面,對于雙方的電子產品市場都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影響雙方之間的觀感,不利于雙方的友好溝通和經濟交往。
我國電子產品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是外資企業相對集中的投資行業。當歐盟逐漸提高的綠色貿易壁壘,導致電子行業技術門檻不斷升高。造成部分電子出口企業沒有能力達到市場需求,被迫退出市場,這種情況給投資商一種電子出口企業的前景走向低迷的誤解。短期內部分電子出口企業退出市場,相對應的工作崗位減少。在工廠還是貿易公司都需要不少的勞動力的情況下,短期內會造成暫時的就業緊張。一系列短期的蝴蝶效應將造成難以忽視的后果。
由于我國自身的電子產品生產是不注重環境保護的,沒有真正的意識到透支環境的嚴重性,在以往的生產模式中忽視了綠色生產。而歐盟的綠色壁壘針對的主要還是產品本身,因此,建議電子產品出口企業在進行生產線設計的時候注意綠色環保,主動跟上世界生產的技術,升級電子產品生產技術,兼顧綠色可持續發展。
面對歐盟設立的綠色貿易壁壘,我們需要在企業生產過程中以及企業文化中都融入綠色生產、綠色貿易的概念。將可持續發展,綠色生產在企業意識中轉變為常態、應當完成的目標,這就需要企業進行綠色管理模式。
在設計生產產品的途中,淘汰生產技術的產品,更新企業生產結構。同時考慮綠色環保的理念,推動可循環利用、對環境無害的產品設計;綠色原材料采購,在原材料的選擇上,盡量選擇可回收利用、可降解的綠色材料。同時在生產過程中盡量考慮原材料的性價比,不出現污染廢棄物造成環境污染;綠色生產技術,由于電子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部分廢棄物在直排進垃圾場、土地或排污管道時會對土地和海洋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對于生產線的設計,盡量避免有害廢棄物的產生,必要的情況下對有害廢棄物進行無害處理;綠色運輸,包括綠色包裝和綠色運輸。由于電子產品在出口歐盟的途中,有很大的可能進行海運接觸到海水等有腐蝕的可能,同時電子產品自身可能帶有部分有害物質。在對電子產品進行產品包裝的過程中,利用綠色環保材料進行封閉包裝,同時要考慮是否會與雨水、海水等進行反應的情況。同時在運輸途中,盡量選擇碳排放較少額路線和方式;綠色產品報廢處理,在產品使用壽命終止時,需要考慮是否可回收以及是否會對使用當地環境造成影響;綠色企業文化管理,在日常的企業文化建立的過程中,重點宣傳綠色生產、綠色保護的對企業、對國家、對世界的貢獻。給企業輸送正確的綠色環保理念,使得企業員工在內心是肯定企業的發展方向。
歐盟利用我國電子產品出口技術較低、水平不統一的特點,設置綠色貿易壁壘,說明中國對于電子產品出口的質量等沒有一個法律法規的界限去約束。歐盟方面在行業上都有行業協會,幫助處理企業在這個行業受到的各種困難,同時進行各項預警,也會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提供幫助與警告。目前我國的行業協會還是沒有發揮它全部的作用,在企業產品質量、提供預警機制還不是十分的到位,還可以進一步加強。
我國電子產品出口歐盟所面對的綠色貿易壁壘是無法避免的,不管是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還是保護本國產業出發,綠色貿易都是既定的事實。在目前世界的趨勢都是綠色貿易的情況下,我們無論是出口歐盟還是英美市場等,都是無法避免的。如何在既定的情況下,發展出自身的優勢是電子產品在進行出口貿易的重要課題。無論是電子產品還是各行各業都趨向于可持續發展,通過粗淺的研究我國電子產品面對歐盟設置的綠色貿易壁壘時的困難,認識到了綠色貿易、可持續發展是我們日后企業的發展方向。這對我國產品出口國外面對各類困難時,提供了一點點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