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紅
(泰安市住房公積金中心)
原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發文提出取消住房公積金,由黃奇帆言論引發的熱議持續兩個多月,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贊成的主要是企業家及未繳存公積金的、沒有受益的人群;反對的主要是自己有公積金人群及想讓單位為自己繳存公積金的。那公積金這些年到底是什么情況呢?
住房公積金在我國開始全國推行到縣級城市大約是在1994年底,公積金設立之初由財政部門代管,管理很不規范;《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1999年頒布實施后依然沒有引起重視,直至2002年在新的《條例》修改后,明確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其他設區的市(地、州、盟)應當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立一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住房公積金的管理運作。公積金才算步入發展正軌。截止到2018年全國公積金繳存人數達到1.44億,公積金累計繳存達到14.59萬億;累計提取8.8萬億;累計貸款8.58萬億;公積金繳存余額5.79萬億,貸款余額4.98萬億,公積金累計提取城市公共租賃住房(廉租住房)建設補充資金3365.48億元。
2018年繳存職工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其他類型繳存職工0.68億人,占繳存職工總數的47.11%,繳存結構更趨合理。2018年當年歸集額2.11萬億元,當年繳存額占累計繳存額的14.46%;2018年當年提取額1.47萬億元,當年提取額占當累計提取額的16.7%;2018年當年發放貸款1.02萬億,當年貸款占累計貸款額的11.89%;2018年提取城市公共租賃住房(廉租住房)建設補充資金502.69億元。當年提取占累積提取額的15%。從2018年各項指標占比,我們不難發現,公積金各項工作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
2018年末,累計為城市公共租賃住房(廉租住房)建設提供補充資金3365.48億元;累計為373個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提供貸款872.15億元,支持建設保障性住房7127.28萬平方米,可以解決約120萬戶家庭住房問題。能夠分到這些住房的家庭,全部都是城市貧困家庭及低收入家庭,這些數據可以充分說明公積金在扶持貧困家庭做出的貢獻,根據我們日常工作掌握的信息,這些家庭95%的職工都沒有繳存住房公積金,而他們且享受到了公積金紅利,這就是國家設立公積金政策的初衷。由公積金保障可以負擔的起首付的職工貸款買房,而公積金產生的收益用來保障買不起房子的職工。
2018年公積金貸款解決了252.58萬家庭的住房問題,其中首套房貸款占85.91%,40歲以下貸款職工占72.76%,中低收入者占比達到94.86%,購買普通住宅占88.44%;目前很多城市貸款政策規定職工購買面積超過144平方住宅的,公積金貸款不予扶持,所以說真正的富人是申請不到公積金貸款的。公積金貸款共為3335.15萬家庭解決了住房困難。如果按照每戶3人計算,公積金解決了1個億人口的住房困難問題為我國房地產健康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全國住房公積金平均提取率為60.29%,平均個貸率達到了86%。有關研究機構測算,某一地區提取率在45-55%,個貸率在70-85%情況下,才能保持合理流動性。2018年,全國32個省市區(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只有山西省提取率在55%以下,19個省區市個貸率在85%以上,表明公積金使用政策寬松,大多數地方資金流動性比較緊張或非常緊張。
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新增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看,工商銀行為6521億元,建設銀行為5405億元,農業銀行為5271億元,中國銀行為4420億元,郵儲銀行為2627億元,交通銀行為1102億元,住房公積金系統為4796億元,超過中國銀行,比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加起來還要多1千多億元。當年全國住房公積金系統發放個人住房貸款超萬億,為10218.53億元,也不輸于各家銀行,如果將因公積金組合貸款帶動的銀行商業住房貸款效益算到公積金間接效益的話,公積金的帶動作用將更加明顯,公積金為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和解決居民住房需求發揮了重大作用。
2018年末,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逾期額17.07億元,逾期率0.03%;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風險準備金余額1925.90億元,占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的3.86%;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逾期額與個人住房貸款風險準備金余額的比率為0.89%。公積金的貸款逾期率遠遠低于所有銀行,公積金的低風險也為有效防范金融風險起到了穩定劑的作用。
公積金繳存半年即可取得貸款資格,購買自住住房時可先將本人、配偶、父母、子女公積金余額提出,再申請公積金貸款,夫妻每月繳存的公積金還可用于歸還貸款本息,而且當公積金貸款不能滿足貸款需求時,不足部分由銀行聯動解決,俗稱組合貸,組合貸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已施行,公積金政策的互助性在職工購房時發揮的淋漓盡致;而且對沒有住房的職工,視同租房,每年也可提取一定數額的公積金。
公積金相比商業貸款,公積金貸款更加的優惠,目前首套房五年以上公積金貸款年利率為3.25%,二套房3.575%;遠低于商貸利率(首套5.2%,二套5.7%,根據最新的LPR計算),以2018年實際發放貸款額1.02萬億,共252.58萬筆,平均戶均貸款額40.4萬元,我們以20年期一套房貸貸款利率與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比較,商貸每月歸還2711.06元,公積金貸款每月歸還2291.47元,每月節省資金419.59元,每個家庭整個貸款期可以節約資金100701.6元。全國每年可節約資金127.25億元。這是一個多么可觀的數字,是職工看得見的錢,我們又有什么理由說公積金的作用不大呢。
有的人總拿北京、上海說事,認為公積金貸款額度偏低,無法滿足職工需求,但實際情況是除部分熱點城市外,其他大部分地區只要夫妻雙方均繳存公積金,購買100平方左右的房子,均可滿足需求。
養老金是解決的全體公民的養老問題,而公積金制度設計之初只是為了解決城鎮在崗職工的住房問題,而沒有考慮到城鎮在崗職工以外的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這就是為什么公積金的繳存職工只有1.44億,而養老金的繳存人數為9.43億,其中城鎮在崗職工養老金的繳存人數為4.19億。之所以數據差距如此之大,主要是繳存范圍不一致。
養老保險不會因企業效益不好就可以緩交,只有企業發生不可抗力時,才可申請緩繳;而公積金當企業效益不好時,職工代表大會或工會討論通過,就可以申請緩繳。導致公積金中心工作人員到企業做工作時,企業總以本企業效益不好為由,不為職工繳納,而職工為了生存又不敢得罪企業領導,導致公積金擴面成為一項難之又難的工作。
當企業發生欠繳行為時,公積金中心只能發催繳函,單位拒不繳納的,需申請法院才可強制執行;而養老金則可加收滯納金,還可直接劃扣欠繳人銀行賬戶存款,這些措施都不能清欠時才申請法院執行。養老保險還有有關行政部門給予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處罰的行政強制力予以保障,從欠繳保障不難看出公積金的清欠力度何其弱。
公積金只對企業進行最高5萬元的罰款,沒有對責任人進行處罰;而養老金是應繳額1-3倍罰款且對責任人個人也進行處罰。目前很多公積金中心都沒有專門的執法機構,導致公積金執法工作停滯不前。
縱觀古今中外,沒有一種保障制度可以包打天下,住房公積金制度也是如此。住房公積金的制度宗旨就是利用共同積累、先住幫后住的普惠性政策設計,恰恰是有房幫無房、高收入幫中低收入互助精神的有力體現。
將住房公積金納入社保法保障范圍,繳存范圍與基本養老金一致,單位強制繳存、個人自愿繳存。日常核算、記賬等工作由公積金中心負責,公積金征收委托稅務機關代征,公積金行政執法交由人力資源及社會保障局負責,這樣可以有效節約行政成本,又可將公積金人員解脫出來,集中精力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服務,同時即可減少對企業的檢查。與養老金同時征收,讓應強制繳存的單位不敢不給職工繳納,做到應繳盡繳;同時繼續嚴格執行“保低限高”政策,在保證效率的同時,促進相對公平。對于沒有單位的人員可以采取自愿繳納,只要符合繳納公積金的范圍,就應該允許繳納,讓社會中那些真正需要公積金扶持的人能夠真正的從國家的制度中得到實惠,以切實可行的措施縮小社會中的貧富差距,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
建立全國統一的政策性銀行。住房公積金制度是解決中端人群住房問題的唯一政策性住房制度,目前公積金屬地分散管理,不能跨市融通,貸款需求旺盛城市資金短缺,貸款需求不足城市資金閑置。建立“住房銀行”,創建公積金制度新功能的載體。不僅增加公積金制度的金融功能,還能打破地域壁壘,促進資金融通。
將公積金與目前的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合并征收,統籌使用。適當降低比例,最低可到5%,最高不超過16%,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效益,通過職工代表大會的形式確定繳存比例。資金收繳后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公積金中心可將公積金閑置資金交由社保基金投資,投資收益按年計入個人賬戶。這樣,繳存職工就有了兩塊收益,一塊是公積金按年計入的利息,一塊是投資收益。公積金繳存余額形成的投資收益職工可隨時查詢。當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可由職工自愿選擇一次性提取或按月發放。如果社保基金收益穩定、效益好,相信大部分職工愿意按月領取。通過這樣的操作,社保基金會逐漸強大,人民群眾會獲得更多的收益,公積金的住房保障也會做到應保盡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