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斌
(三明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伴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房地產市場也日益繁榮壯大,房地產相關行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領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1991年,在借鑒新加坡經驗的基礎上,上海市率先建立起住房公積金制度,隨后逐步向全國鋪開。住房公積金制度實施近三十年的實踐證明,它不僅為繳存職工實現“住有所居”的住房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時也是國家和各級政府對房地產市場實施調控對重要手段。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中明確定義,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長期性、專用性和累積性是住房公積金最本質的特征[1]。
從我國實踐來看,住房公積金主要用于滿足繳存職工購、建住房的需求。通過住房公積金低存低貸這一制度設計,減輕繳存職工住房貸款還貸壓力,為繳存職工解決首套或改善性住房提供必要支持,是我國房地產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為住房消費提供了堅實有力保障。
住房公積金對居民購房行為的支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繳存職工通過提取個人賬戶存儲余額用于支付購房首付款,緩解購房支付壓力;二是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低利率優勢,降低購房信貸支付成本;三是充分利用個人賬戶每月繳存額,減輕住房貸款還款壓力。
我國住房公積金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住房公積金住房消費類提取11718.33億元、個人住房貸款發放金額10218.53億元。結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來看,截止2018年末,全國金融機構個人住房貸款余額達25.75萬億元,其中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4.98萬億元、建設銀行4.75萬億元、工商銀行4.54萬億元、農業銀行3.66萬億元、中國銀行3.15萬億元,住房公積金貸款余額規模最大,制度成效明顯。各地市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通過資金投放,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住房消費、提升了繳存職工購房意愿。
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住房公積金財務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綜字〔1999〕59號文件)等相關規定,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在計提了貸款風險準備金和管理費用之后,余額提取用于城市廉租住房建設補充資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2018年,我國各級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合計提取城市公共租賃住房(廉租住房)建設補充資金502.69億元,累計提取城市公共租賃住房(廉租住房)建設補充資金3365.48億元,為保障性住房建設提供了充分的資金支持。
2018年,全國各級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通過辦理住房消費類提取、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含公轉商貼息貸款)投入房地產市場資金共計22080.88億元,占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額的17.47%;支持貸款職工購建住房面積2.87億平方米,占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的19.42%。
由于住房公積金投入房地產市場資金量巨大,因此作為政府宏觀調控房地產市場的重要手段,住房公積金提取、貸款政策的調整對房地產市場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當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甚至蕭條時,可采取寬松的提取和貸款政策,用以提振居民住房消費熱情,刺激房地產市場發展;另一方面當房地產市場出現過熱情況時,可采取緊縮性的提取、貸款政策,進一步抑制住房消費需求。通過多種政策手段的綜合運用,實現對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運行的政策調控。
2018年,全國住房公積金實繳單位291.59萬個,實繳職工14436.41萬人。以福建省為例,截至2019年末,福建省住房公積金實繳單位12.42萬個,實繳職工416.38萬人。福建省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137.34萬人,其中參保的職工938.2萬人、參保的離退休人員199.14萬人。與城鎮養老保險參保職工相比,住房公積金繳存人數僅為養老保險繳納人數44.38%,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處于較低水平。
近年來,各地市陸續出臺歸集擴面相關優惠政策,部分地市甚至對新開戶的繳存職工給予一定的財政補助,意圖將新市民、個體工商戶、進城務工人員、自由職業者納入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但由于住房公積金繳存強制性不足,導致將住房公積金由“制度覆蓋”向“人群覆蓋”推進難度較大,歸集擴面政策效果不明顯,制度覆蓋面增長緩慢,影響住房公積金制度作用發揮[2]。
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采用屬地管理原則,在《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這一框架下,各地市住房公積金政策不盡一致。一方面在經濟發展較均衡、房地產市場較活躍地區,住房公積金使用率高居不下,普遍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另一方面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住房公積金使用率低,資金沉淀浪費嚴重。由于各地市之間缺乏資金相互融通的渠道,無法合理調劑資金余缺,住房公積金制度效能發揮進一步受到制約。
按目前利率水平,5年期及以上住房公積金貸款年利率為3.25%,較年限相同的商業貸款具有明顯的利率優勢,能夠顯著降低購房人房貸支出成本。《福建省住房公積金2019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福建省繳存職工通過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節約購房利息支出102.92億元。
盡管如此,公積金貸款在個人住房貸款中的占比仍然不高,2019 年,福建省住房公積金年末個人住房貸款市場占有率為11.85%。鑒于住房公積金貸款辦理周期較長、流程相對繁瑣等因素,許多房地產開發企業鼓勵購房人采用商業住房貸款,并給予一定的購房優惠。影響公積金貸款市場占比最主要的因素在于最高貸款額度較低,以廈門市為例,公積金借款最高額度120萬元,按廈門市2019年12月商品住宅成交均價4.8萬元計算,100平方米住房價格為480萬元,公積金貸款僅能滿足25%資金需求。
一是建立數據匯聚平臺,實現與稅務、醫保、工商等部門信息共享,為歸集擴面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來源。二是采取靈活多樣的繳存方式,在全國為企業減稅降負呼聲日益高漲的情況下,應針對地區和企業實際,采取多種繳存比例并行、個人和單位可采取不同繳存比例等方式,滿足企業和職工繳存需求。
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全國性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從住房公積金制度運行的實際來看,這一制度實質上履行了很重要的住房金融職能。正是基于現實的考量,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發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構建新型住房供給體系,支持在雄安新區設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探索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革。
因此,當務之急是對《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進行修訂,探索行業垂直管理,提升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管理和服務水平,進行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革。只有進一步加強住房公積金政策性住房金融職能,不斷提升資金運用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果,住房公積金在房地產市場調控作用才能充分發揮[3]。
搭建全國性的資金結算平臺,建立一套規則明晰、運行有效的資金調撥體系,對住房公積金資金進行全國范圍內的統籌管理。在各中心按規定提足貸款風險準備金、管理費用、提取和貸款備用金等資金等情況下,將結余資金以一定利率水平有償劃撥至資金結算平臺。資金結算平臺根據各地需求及時進行資金調撥,不斷提升住房公積金資金使用效率,也進一步促進住房公積金閑置資金的保值增值,同時為各級政府宏觀調控房地產市場發展提供必要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