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悅
(鎮江技師學院)
近年來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對于高職院校來說,為確保所培養技能型人才能夠滿足社會及企業的需求,必須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基于多年來經驗出發,發現校企合作模式在職業教育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取得的成效顯著,為確保其順利實施,必須要結合高職院校實際情況出發,探尋可持續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這也有助于提升高職院校的教育水平。
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在高職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他院校及專業紛紛借鑒,這就促進了校企合作的不斷深化。就財經商貿類專業來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開展校企合作,打造人才培養基地,在高職院校相關專業中選拔人才,開展小班化教學,實現人才定點培養。高職院校與企業簽約,打造英才班,為企業培養專業化人才。高職可與企業簽訂產學研全面合作協議,以系統化、靈活化的培養人才。高職院校對于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推行,能夠增進校企之間溝通,促進高職院校內涵的提升和基礎能力建設的強化,有助于推動教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所培養人才應該滿足企業現實需求,有助于校企雙贏。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中,基于校企合作關系出發,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為人才技能培養提供優良空間。在校企深度融合大環境下,高職院校能夠以企業為支持對行業發展方向進行細致了解,就企業用人需求進行深入分析,以便對招生計劃進行調整,對專業設置進行完善,為實習實訓的開展提供助力,全面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與職業技能。這就有助于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確保高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增強。
以高職財經商貿類專業為例,在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相關組織機構得以構建,其中包括行業、企業以及學院人員,致力于為專業建設提供指導,促進校企深度合作的有序進行。在這一方面,通過校企合作工作機構的組建,能夠促進高職教育過程中各方積極性的充分發揮,為校企合作提供支持,通過職業教育的發展來帶動區域經濟,促進彼此協調發展。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因校企深度融合而得以提升,這就促進了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提升。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培養階段,合作企業能夠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術指導與幫助,這就有助于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高職畢業生就業率的顯著提升,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也得到鞏固,有助于雙方共同發展。
在新時期下,共享經濟快速發展,在交通、教育、醫療、金融等領域都有所滲透,與社會公眾的生活密切相關,逐步由服務業領域向其他生產性領域轉變。在高職教育階段,若想要逐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必須要把握時代形勢,突破思維定勢,基于共享經濟思維出發,重視校企合作的推進,基于資源共享等核心思想出發,運用現代化技術打造校企共享經濟平臺,對閑散資源進行優化整合,促進校企雙方優勢的最大化發揮,真正為人才培養而服務。就高職院校財經商貿類專業來說,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可依托校企共享經濟平臺,把握地方實際情況,探索適宜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為促進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組織教師開展參考學習,對校企深度合作的內涵形成正確認識,通過校企共享經濟平臺的搭建,來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的契機,在這一形式下能夠協調校企資源,促進優勢互補,保證教育的實效性,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能夠得到全面提升。
在高職教育過程中,為確保所培養人才能夠滿足企業的要求,就必須要創新教學模式,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立足企業需求來對專業課程進行優化調整,確保人才培養模式的適應性,真正提升人才培養的價值。以財經商貿類專業為例,在校企深度合作大環境下,高職院校可就人才培養組織開展方案修訂會議,邀請行業企業專業人士參與其中,細致剖析人才培養方案,積極改進其中不足,以確保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性。經過多方研討與論證,財經商貿類專業課程體系得以優化完善,實現崗位、課程、證書與比賽的協調融合,對于人才的全面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通過工學結合的落實,來重視學生職業素養的強化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在技能訓練方面主要從三個環節入手,分別是專業基礎技能、崗位技能和創新技能,通過課程的優化設計來為學生的技能強化和創造力形成提供優良平臺。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需打造全方位、綜合性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來提升學生專業認知水平,促進學生職業體驗的優化,通過跟崗實踐、輪崗實習、頂崗實習這三個方面來強化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職業素養,促使學生在實習后能夠具備崗位所要求的素質技能,高職院校財經商貿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全面提升。
在高職教育過程中,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下,工學結合的實施具有一定可行性,能夠改革傳統教學管理體系,從組織、信息反饋、考評考核等系統入手,來提升教學管理成效,為校企深度合作下人才培養的落實提供支持。因此在高職院校發展過程中,應當積極克服困難,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理念出發,成立專門的辦公室,主要對工學結合實施工作進行指導和協調,以確保工學結合的實效性,促進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提升,改善人才培養成效。就財經商貿類專業來看,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理念開展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基于工學結合實際情況出發,把握其內在需求,對教學管理體系加以構建和完善,對教學過程進行監控,以提升教學質量。在學生校外頂崗實習過程中,需要校企密切合作,就教學質量進行共同監控,在實踐中積累教學管理經驗,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積極吸納用人單位、企業專家、指導教師等方面的反饋信息,保證教學與管理的有效性,保障校企深度合作下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
在高職教育過程中,傳統評價模式僅僅以卷面成績為標準,教師作為評價的主體,但實際上,此種評價方式的科學性不足,極易影響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這并不符合高職院校的教育要求。基于此,在校企深度融合大環境下,人才培養工作中評價活動的開展,強調校企共同參與,構建雙重評價體系,于其中貫徹高職教育獨特性,從多方面來評價學生,以確保學生綜合素質與職業技能得到明顯增強,促進人才全面化、綜合化發展。
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高職院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現代社會快速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特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以校企合作為重要方向,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大環境下,人才培養的創新化落實,必須要基于共享經濟思維出發,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優化調整,完善教學管理體系,促進校企參與評價,從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校企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