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 君
隨著網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時代隨之到來,在一定程度上,大數據時代推動了審計工作的轉變與改革。傳統的審計工作模式中,繁瑣冗雜的數據以及信息,使得數據內部關聯性變得十分復雜,這也極大地阻礙了決策者進行科學的決策。但大數據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并進一步促進審計工作方式的完善與創新,為其發展創造更加有力的條件。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普及,適應大數據、利用大數據已經成為了審計工作的必然選擇。
1.審計工作對時間的控制。由于需要處理龐大的數據與信息量,且工作的時間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審計工作,實際上是一項十分需要有效工作時間與耐心的工作。因此,為了更好地確保審計工作能夠順利地進行,對每個工作部分審計工作時間的分配與安排就顯得尤為重要,其不僅需要考慮各個工作部分的重要程度,還需要參考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審計。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工作人員需要對大量的資料進行審計,主要會采用抽樣的審計方法,從而節省工作時間,但是由于不能進行全部的審核,因此也就會存在一定的風險。
2.審計工作對風險的控制.審計的風險指的是財務報表中存在的重大失誤,因為審計人員在審計過后發表出了不恰當的意見。對于審計而言,其風險的高低能夠直接地影響到整個審計工作搜集資料的程度,最終也會對審計結論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造成影響,因此審計工作必須要對風險嚴格把控,將其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在此基礎上,工作人員還需要結合現代的風險導向模型,對現有審計資料進行嚴格審核,最大程度地降低審計存在的風險,避免審計風險可能會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
3.審計工作對成本的控制。審計事務所接受審計項目后,在執行的過程中需要對審計成本進行控制。審計成本主要指的是審計的時間成本以及人員成本。在進行審計的過程中,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對重大事項以及非重大事項進行明確地劃分,對金額較大的事項以及性質較為嚴重的事項進行詳細地審計監察;對于重要性不大的項目,則可以選擇相對較為簡易的審計程序。
1.保證財務信息的安全性。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帶來了更多科學的技術以及方法的應用,其中云計算以及云平臺的使用,就為人們帶來了更大的存儲空間,使人們能夠更好地進行信息的存儲與獲取,進一步提升了信息存取的便捷性。除此之外,非法訪問類的信息以及惡意侵占類的信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在財務信息的安全性上,為了保證大量信息數據的安全性,在進行系統構建的過程中,還需要在系統的內部添加身份驗證的功能,對操作用戶進行身份的驗證,從而提升整個信息平臺的安全性與可信度,進一步保證數據信息的安全性。
2.構建大數據資產的概念。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國內的財險公司、電力企業等諸多行業都在自身企業的內部建立出了大數據資產。通過大數據資產的應用,對用戶的使用現狀、使用效果進行科學性、系統性地分析,從而在此基礎上明確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發展方向。
與此同時,企業還可以利用現有的大數據資產對用戶的行為習慣等進行預測,借助該類有效的預測,對企業的生產、運輸等多方面問題進行有預見性的決策,保證企業的經營活動能夠貼合用戶的需求。實現對客戶多項需求的了解,保證企業的健康高效發展。大數據資產還能夠幫助企業對自身發展的狀態以及在整個行業中所處的地位進行科學地判斷,從而使企業能夠更好地對自身進行市場定位。由此可見,大數據時代下,企業需要引入大數據資產的概念,推動企業對網絡信息的管理,為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礎。
1.大數據時代下,審計工作需要有的新認識。對于審計工作要有較高的綜合性要求。由于現今審計工作是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進行的,因此要求審計人員既需要具備豐富的審計知識,還需要掌握計算機知識,以保證自身的審計工作能夠在大數據的背景下進行。由此可見,審計工作人員需要具備多領域的知識儲備,在經過多知識的融合之后,才能夠更好地完成大數據時代下的審計工作,也能夠令審計分析工作走向更加科學、更加透明的方向。
操作難度提升。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傳統的審計方法、審計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有的審計需求,因此需要采用新的審計分析方法。通過應用大數據的背景以及相應的分析手段,制定出一系列與大數據時代相融合的審計分析流程,從而滿足當下的審計要求。
提升信息的保密程度。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人們帶來了大量的存儲空間,但是與此同時,也出現了較多的安全性漏洞。此時,在進行審計工作的轉變與革新過程中,就需要充分認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在形成、使用、報送大數據的過程中,需要對數據進行保密處理,以滿足信息數據的安全性要求。
2.以往的審計工作經驗。對審計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大數據的到來對工作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審計工作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作,因此對于審計人員的能力要求也相對較高。因此需要對現有的審計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升其綜合能力,以滿足大數據時代對于高素質審計人員的要求。
了解大數據時代下審計的重要性。管理人員需要了解審計單位內部管理以及財務管理的實際狀況,在此基礎上制定一個科學、明確的管理實施計劃,保證審計工作人員能夠依循相應的章程制度來進行審計。
3.提升信息質量,明確數據資產。以市場營銷的立場進行分析,實際上可以明確一點,即無論用戶處在怎樣的行業之中,其在下達訂單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大量的用戶信息,例如,客戶的姓名、年齡、所在位置、個人喜好等等。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該類的信息一旦到達了企業的資料庫,企業就會自動地生成與該客戶相關的信息表格,并將該表格進行統一的存儲。以往人們對于客戶信息并沒有像現在一樣重視,因此在進行信息處理的整個過程中,會出現信息遺漏或者信息錯誤的現象,最終由于信息不準確而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數據庫的建立,使得管理工作者能夠更好地對客戶的信息進行搜集與管理,在此基礎上,能夠更加精準地對客戶的需求進行分析,從而向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與此同時,在利用此類大數據信息資源的基礎上,企業也能夠更好地對客戶資源進行把控,也能夠較為準確地了解企業自身的市場定位。實際上,大數據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會與審計信息相互依存,該部分的信息不僅能夠十分及時、準確地將企業的各個階段財務狀況進行如實的反映,還能夠更加有效地幫助企業將客戶的行為習慣進行充分地挖掘,從而更加有利于企業對自身的發展與決策進行調整,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在此過程中,大數據充分發揮了其存在的作用,對于提升審計信息的安全性以及全面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較大地幫助,有效地推動了審計工作的發展。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為眾多企業的發展帶來個機遇與挑戰,在一定程度上也轉變了傳統的審計的工作模式,對審計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面對如此的時代背景,企業需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的優勢,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科學有效地決策,更好地解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審計工作需要適應大數據時代發展的需求,進行一定的工作調整,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對數據進行科學的審核與管理,從多方面對自身進行轉變,保證審計工作能夠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