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慶
(鐵嶺縣政府機關事務服務中心)
政府審計對國家治理有著巨大的影響,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提高對審計工作重視程度,并加大監管力度,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受到信息化技術的影響,政府審計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此同時,還帶來新的發展局面與機遇,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對政府審計工作的全方位核查與管理,促進政府審計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發展。以政府審計工作內容及要求的角度分析,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實到審計工作的各項環節中,可通過對審計工作各項環節質量的控制,確保政府審計工作整體的合理性。并且,利用信息化技術對眾多信息數據的搜集、整理、分類、儲存等,都可滿足政府審計工作發展要求,確保政府審計工作質量與效率。
在現階段的政府審計工作實施過程中,信息化技術對其整體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結合政府審計工作特殊性質的分析,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對各類信息數據的搜集、整理、分類、儲存等,隨時對政府審計工作的跟蹤管理,一方面,在跟蹤管理的過程中能夠注重各項工作質量,從細節上對政府審計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的控制;另一方面,可在跟蹤管理過程中及時發現政府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由審計工作人員對問題的詳細記錄,審計部門詳細分析,明確引發問題具體原因后,采取相應措施,是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降低政府審計風險。而從政府審計部門的角度分析,其隸屬于政府機關,政府審計工作的開展與實施,需要監督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增強政府審計工作的安全性。那么在信息化技術實施的過程中,注重審計工作質量的同時,還需要對各類信息數據的深度挖掘,為政府審計工作提供有利的信息依據。
政府審計自身就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與特殊性,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各部門的相互配合,不同的審計部門會對被審計對象有不同的觀點,那么所出示的審計依據就存在著差異性,這就需要審計部門與審計工作人員及時地意識到此問題,注重對各項工作內容、實施情況的全面掌握,明確各項工作實施標準與目標,完善各項工作內容,才能確保審計工作實施效率。當然,還需要有完善的工作方案,在方案制定階段就明確了審計工作的核心與目標,審計工作人員只需要結合自身的工作內容嚴格按照相關要求規范性實施即可,注重各項工作環節的細節處理,避免因某項環節影響到審計工作整體實施。信息化技術在政府審計中的應用,對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對信息化技術熟練地掌握,關于人員應用,與以往不同,不單單是對人員綜合能力提出要求,而且還需要審計人員較強的技術水平,使審計工作的內部結構發生了變化。例如:計算機工程師,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政府審計工作實施,其將成為重要的工作人員之一,只有具備不同專業的工作人員,才能確保政府審計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穩定發展。
因受到信息化技術的影響,使政府審計工作核心發生了變化,傳統化的工作模式與工作理念,對政府審計工作的實施造成阻礙,政府審計的整體實施效果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第一,是政府審計工作的內容發生變化,以往政府審計更注重財政收支,使政府審計工作具有經濟行為,而忽視了審計工作的績效,單純地依靠審計報告中的信息數據分析財政收支的情況,無法確保其評價結果的真實性與合理性。結合目前我國政府審計工作實施情況分析,政府審計工作的業務內容并不多,拓展的發展領域內也有限,審計工作人員績效審計思想缺乏等多項因素的影響,阻礙政府審計的工作核心的變化。第二,政府審計的防御功能待提升,面對大數據時代與信息化技術的影響,政府審計工作面臨巨大的挑戰,不僅要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對傳統化模式的創新,而且還需要考慮到信息化技術的負面影響,建立信息數據資源管理庫的同時,更需要加大對其的保護,避免發生信息數據丟失、泄漏等情況。
為確保政府審計工作能夠穩定發展,需要對其多角度、全方面地探究與分析,其中,就包括對審計工作人員的培養。在以往發展過程中,政府審計對工作人員并沒有明確的要求,忽視對審計工作人員的管理,影響政府審計工作質量。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需要政府審計工作改變以往的發展常態,要以信息化技術應用為基礎前提,對審計工作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培訓活動,為審計人員提供學習機會,從而提升審計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與技術水平[1]。而在培養的過程中,還需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以計算機知識為培訓課程內容,使審計工作人員能夠對計算機知識、信息化技術全面地了解與掌握,增強審計工作人員的學科素養;其次,加大計算機操作培訓力度,確保每位審計工作人員對計算機技術熟練地掌握,對審計工作所產生的信息數據及時地處理,分類管理、儲存,為后續工作的開展與實施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據,確保審計工作效率與質量;最后,注重審計機關的內部控制,嚴控政府審計工作風險,加大審計工作業務拓展力度,擴大政府審計工作影響范圍,從而促進政府審計工作的穩定發展。
由于政府審計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信息數據,每項信息數據都有應用的價值,為確保信息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還需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其的搜集、整理、應用等。人工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政府審計工作需求,還需加大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力度,通過對信息化技術的引進,構建信息化管理平臺。臺平臺功能強大,為滿足政府審計工作發展需求,設置了多項工作模塊,在各模塊中都有相對應的工作內容、部門等,為工作人員提供便捷的工作方式,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對各類信息數據的搜集、整理,系統會自動儲存到平臺中,工作人員只需要根據自身的應用需求,在平臺上搜集相關信息,平臺就會第一時間給出具體的信息內容,從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與質量,確保信息數據資源利用率。
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以政府審計工作內容與要求等為基礎前提,確保管理制度對各項工作環節都有積極的影響。在制定的過程中,詳細分析審計工作實施過程中的影響因素,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與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內容,確保其在實施的過程中能夠為各項工作環節提供有利條件。而針對管理制度的實施,目的一:使管理制度全面滲透到各項工作環節中,解決審計問題的同時,能夠對各項工作有約束性管理,注重各項工作環節的細節控制;目的二:完善政府審計工作流程,提高審計工作人員的重視度,以完善的管理制度與實施標準要求為基礎,每位工作人員都需充分意識到自身的工作職責與義務,避免因個人因素而影響政府審計工作質量與效率;目的三:為確保信息數據的安全性,對政府審計部門、工作人員等都提出嚴格性的要求,具備專業化技術與能力,積極參與到政府審計工作環節中,嚴格各項工作環節實施質量,避免對政府審計工作造成不利影響[2]。如果在審計工作實施的過程中,某項工作環節出現了問題,還需根據管理制度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相應的懲罰,目的就是引起各部門、工作人員的重視,從而促進政府審計工作的穩定發展。
政府審計工作具有復雜性、特殊性等特點,應注重其整個實施過程,再加上所涉及到的部門、人員等都比較多,所產生的信息數據量較多,如果只是單純依靠人工管理方式,無法確保信息數據的安全性與準確性,整體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都無法滿足政府審計工作要求。通過信息化技術構建智能化管理平臺,各項工作都在平臺內實施,不同的業務有不同的模塊設置,各項業務在實施的過程中,平臺就會對信息數據進行搜集、整理、更新,便于各部門對信息數據的獲取與應用。與此同時,有利于促進各部門、人員之間的溝通、協作,全面提高信息資源利用率。再考慮到各項信息數據的重要性,為能夠給國家治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礎、提供重要信息依據,要注重對政府審計工作中各類信息數據的搜集、處理、應用。為加大信息數據安全保護力度,還需要對信息化技術的正確應用,不斷提升信息化技術水平,通過對管理系統的軟件、硬件及時更新,增設防火墻,能夠防止不法分子對政府審計工作信息數據的盜取、破壞等,確保政府審計工作信息數據的安全性,突出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價值,為政府審計工作提供有利條件。
綜上所述,因受到大數據時代與信息化技術的影響,政府審計工作面臨巨大的挑戰,為確保政府審計工作穩定發展,引進信息化技術構建管理平臺,加大對政府審計信息數據的安全保護力度,應由專業化的工作人員對管理平臺的正確應用,提高數據資源利用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加大對其的實施力度,可確保政府審計工作質量與效率。與此同時,還需加大對政府審計工作方法的創新力度,重視對信息數據的安全保護,提高人員的責任意識與安全意識,從而為政府審計工作的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