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明明
(山東省魯商置業有限公司)
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運營發展過程中必要的一項工作,并且已經成為了企業運營發展的核心環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白熱化的人才競爭的環境,人力資源成為了企業發展效率和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之一,為此,企業需要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同時確保人力資源管理的規范性,此外還需要注重控制人力資源成本,以此來為企業發展奠定人力資源基礎。
人力資源成本指的是企業在運營發展過程中,關系到人力資源的一系列活動應用的費用,可以細分到每位工作人員從入職到離職全過程中產生的全部費用。人力資源成本涉及到的方向較多,有員工保障成本、員工待遇成本、員工招聘成本、員工培訓成本等。由此可見,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屬于企業運行成本中的一部分,而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利于減少人力資源管理成本,進而減少企業運行成本。
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趨勢下,同行業內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在日漸激烈,企業要想在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需要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以此來為企業運營發展提供有效推動力[1]。企業在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后,工作人員安排不當、工作崗位空缺、工作效率不高等問題便被有效規避,這樣可以提高人力資源分配效率,進而提高人力資源應用價值,為企業運行發展奠定人力資源基礎,最終提高企業運營發展質量和效率。
健全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是確保企業規范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保障,規范合理的制度能夠形成對企業員工的合理約束,規范員工的工作態度,確保員工的工作狀態,進而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當前,部分企業存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的問題,具體表現是企業制定制度過于隨意,沒有結合內部實際情況;同時還存在員工執行力度不足的問題,導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過于流程化,管理制度也起不到實際性效果。這些均表示: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健全,沒有在企業運營發展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起到應有的作用,長此以往必將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大致上圍繞預算、控制、核算三個環節展開,而對人力資源管理成本的預算控制實際上是對企業資金輸出的控制,成本的核算實際上是對企業資金輸出控制的基礎[2]。但是實際的人力資源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存在一些缺乏合理性的表現,如對企業資金輸出情況沒有進行全面了解,具體表現是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對于企業資金應用的方向和具體金額沒有足夠的掌握與控制,這樣會導致核算問題,進而導致企業資金輸出問題,不利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規范進行。
為了確保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的全方位進行,人力資源部門需要協調好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確保企業員工的充分聯系,在此基礎上結合企業發展現狀,才能確保人力資源管理的順利有效進行。但實際上,很多企業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時,并未考慮到企業部門和員工之間的聯系,也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有效規劃,只是照搬了先進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而這些不結合實際的管理模式起不到預期效果。
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高效開展的保障,確保工作效率,進而節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并且可以對員工進行行為上的規范,具有較強的約束性,這有利于確保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規范進行。為此,企業需要結合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政策,來制定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確保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規范的制度可以遵循,這樣全部的管理工作都能夠按照規定流程開展,可以降低工作矛盾和問題的發生率,還能確保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有利于穩定企業運營發展秩序。
人力資源部門需要基于各個工作崗位,對企業招聘人員進行合理分工安排,明確每位工作人員的職責和義務,構建規范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并按照規范的規章制度對員工進行業績考核和綜合評價[3]。明確企業各個部門和各個工作人員的職責和義務,這樣不但能夠確保每個員工所在工作崗位的工作能夠被高質量高效率完成,還能夠確保人力資源應用價值的充分發揮,為員工的后續發展提供有效推動力,同時還能提高員工參與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員工完成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讓每位員工都能為企業發展貢獻出更大的力量。此外,明確工作職能,還有利于控制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幫助企業積極向上發展。
為了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率,人力資源部門需要優化人力資源結構,具體是合理分配人力資源,結合每個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設置工作人員,這樣才能確保每位工作工作人員都在自己最擅長和最適合的崗位上,進而實現對人力資源的最大化應用,不但可以有效規避人力資源浪費問題,還能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優化人力資源結構,還包括科學設置企業內部各個工作崗位,避免崗位職能的重復,并將人力資源合理的分配到各個工作行位上,避免造成人力資源緊缺問題。此外,企業各個部門之間是相互連接的關系,優化人力資源結構,有利于各個部門之間交接工作,以此來提高企業運營效率。
想要實現企業的長遠運行,人力資源部門需要不斷更新人力資源,具體方式有招聘和培訓兩種。企業在招聘前,人力資源部門需要對企業運營情況和崗位需求進行分析,并制定規范的招聘規劃,并對招聘人員進行充分的入職培訓,使其了解所在崗位職責和企業發展狀況,通過招聘為企業注入新的力量。在培訓方面,企業開展培訓的目的是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讓員工掌握先進的工作方式和技術[4]。上述兩種方式目的均是為了優化人力資源,讓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與企業發展規劃相契合,讓工作崗位與企業員工相配套,進而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對企業長遠發展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制定獎懲制度的前提是對企業工作人員的工作結果進行科學評價,進而按照績效考核等級予以優秀員工獎勵,予以較差員工批評,這樣可以起到對企業員工的激勵和警示作用,進而提高員工的工作期效率以及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從獎勵方面來講,人力資源部門可以對績效考核等級較高的員工和表現良好的員工進行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物質獎勵可以是現金獎勵、帶薪休假、旅游獎勵等,精神獎勵是集體表揚、授予個人榮譽等。從批評方面來講,人力資源部門可以對績效考核等級較低的員工和態度散漫、責任意識較差的員工進行單獨談話或點名批評,如果情況較為惡劣或者是屢教不改,可以直接予以離職處理。制定獎懲制度的目的是規范員工的工作態度,在企業內樹立良好的工作氛圍。
預算管理是做好人力資源成本管理工作的基本環節,管理人員能夠通過預算來計算和明確人力資源管理各個階段的成本,這樣能夠實現對人力資源的最大化應用,進而減少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同時,預算結果也是企業開展成本投入的主要參考指標[5]。具體來講,人力資源部門需要明確人力資源成本預算管理流程,并嚴格按照此流程開展預算管理,使預算與企業人力資源投入需求相匹配,這樣不但可以降低管理成本,還能夠避免因預算和投入差距過大導致的人力資源浪費或人力資源不足問題。
人力資源成本核算管理目的是準確反映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情況,為此,需要有明確的相關規章制度,以此來確保核算金額的準確性。同時,企業還需要提高財務人員和人力資源部門的專業程度,為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核算工作的規范性和準確性奠定基礎,盡最大限度避免人工失誤。
人力資源價值鏈管理涉及到了三個方面。第一,企業中能夠創造價值的要素有哪些,此為人力資源管理價值分析方式,為實現人力資源價值鏈管理的首要環節,在此基礎上,管理人員才能對企業人力資源的價值形成具體認知。第二,上面提到的要素能夠創造的價值有多少,此為人力資源管理價值評價方式,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選擇什么樣的評價方式和評價標準。第三,上面提到的要素如何進行價值分配,此為人力資源管理價值分配方式,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選擇什么樣分配方式和分配標準[6]。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應用人力資源價值鏈管理方式,能夠通過采取既定管理模式的方式,來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規范程度,因此能夠有效控制人力資源管理成本。
總之,在現代社會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了企業運營發展情況,規范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能夠為企業戰略性發展奠定基礎,有效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控制工作能夠減少企業的運營發展資金。為此,企業需要不斷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健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以此來做到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及其成本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