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鍇
(江蘇省靖江中等專業學校)
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財務管理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單位的賬務不規范,處于混亂的狀態,內容整理、填寫都不滿足相應的規范要求,資金的使用情況不清楚,甚至存在缺少蓋章同意就辦理手續的。另一方面是不能夠集中體現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折舊和資產負債,很多固定資產的賬目價值和實際的凈資產相差太多,這就導致了資產構成比較虛,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事業單位的資金浪費。
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制度大多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足,由于內部控制不健全,即使單位內部制定了相關的管理制度,在實施過程中也難以落到實處。管理不足的現象仍然時有發生。通過有效加強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工作,能夠將當前的行政事業單位的不足加以有針對性地分析和優化,驅動后續的資源調度,將有限的資金最大化運用,尤其在監督管理工作中,需要統一根據國家規定的《會計基礎規范》為基礎與藍本,做好公開透明化的責任分配。對工作中出現違規、違法的員工,應當給予嚴肅處理,為單位的合理運作奠定基礎。
對財務管理工作而言,其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專業素養水平,將直接決定整個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然而,根據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的財務人員會出現知識單一化、財務知識體系不完全的情況,因此會不同程度上影響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也是當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改善環節。就行政事業單位的特殊性質來看,將財務部門的管理水平有效提升,除了基本的財務基礎知識以外,還需要將其他多元化的知識傳授給工作人員,用以提升其綜合能力水平。具體來看,通過引進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有效教導工作人員學會使用現代化的財務管理手段。通過法律、市場的知識引進,不斷強化財務風險的預警機制。
從過去的財務管理中我們可以發現,管理模式相對比較固化。而且單位內部人員對于財務管理沒有強烈的管理意識,認識程度不夠高,沒有樹立起財務管理的觀念,而且由于缺乏相應的培訓教育活動,導致財務管理的執行力不強。在行政事業單位中,沒有樹立起明確的財務管理目標以及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缺少精細化財務管理的舉措,導致了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行政事業單位是直接受國家管制的單位,其資金的流向及使用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而從當前來說,行政事業單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這反映在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賬面上。在財務賬面上,一方面,單位的資產剩余的余額度占據整個流動資產比例的一半以上,而且許多都是壞賬,影響資金的平穩流通;另一方面,對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管理不夠全面,有時候并沒有專門申請專項資金管理立項,在財務處理上將部分資金直接或者是間接的轉換為財務支出,甚至是一些與常規不符的消費支出,使得財務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
從當前來說,行政事業單位存在的另一個不足就是財務管理的賬目不夠透明。由于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不善,以及財務人員職責意識不高,部分財務管理人員可能會忍受不住誘惑,出現監守自盜的行為,在賬務上做一些手腳,以此來隱瞞自身的違法行為。一旦出現這種現象,由于心虛的心理,就不敢輕易的將這部分的賬目公開,這就會影響財務管理的透明化,且隨著時問的發展,需要彌補的財務漏洞越來越大,事態的發展越來越嚴重,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賬目呈現出混亂的狀態,嚴重威脅到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從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其中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完善是導致問題出現的主要因素。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為了給單位謀求更多的利益,就會采取一些違規操作,比如說做假賬,這就給單位的財務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干擾,而且嚴重損害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最后,還要一部分財務負責人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進行了過多的干預,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都是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導致的。
為了能夠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得到健康的發展,就要團結好每一個部門,采取系統化的財務控制管理制度。從實際的情況來看,一部分比較重要的財務支出事項并沒有通過集體的決策來完成,工作人員之間的合作意識還有待提高,財務制度已經形同虛設,不能夠發揮出其相應的作用。此外,行政事業單位也取法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行政事業單位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往往要支出的種類非常多,尤其是一些大數額的支出,在運行時,缺乏考核制度,僅依賴于財政部門管理,其控制結果難以保證,極易出現資金調用、去向不明的問題。而由于缺乏一定的約束獎勵制度,很難調動員工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不能高效地完成自身工作。
在新時期下,行政事業單位要使財務管理的作用發揮得更好,就需要提高對財務管理的意識,全面認識財務管理的內涵。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要轉換觀念,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從而制定出一系列完善財務管理工作的策略,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單位內部財務人員管理的宣傳,提高他們的財務管理意識,明確部門與員工自身的職能,在開展工作時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深入創新財務管理的手段與方法,由此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
意識是前提,制度是保障,為了可以更好地創新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就必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預算時,可以把基本建設支出合并在單位統一的財務賬目中進行核算,既有利于保證會計信息的完整性,也可以實現強化的財務管理手段,利于財政、審計監督,有效保障了財政資金的安全;行政事業單位最主要的是要做好財務支出管理工作,不斷建立和完善支出管理制度。此外,事業單位內部要對財務制度加強管理,因為這是財務工作可以穩定開展的前提條件,在單位內部,必須要將決策意見作為財務管理制度的核心內容,進一步提高對自身的約束。負責的財務人員要對數據資料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及時遞交到領導手上,進而可以讓領導的決策更加科學可靠;而且財務人員還要對決策進行分析研究,及時反饋相應的意見建議,更好地確保決策的科學性。針對做出的每一個決策,相關的財務人員都要謹慎認真地履行,加大相應的監督檢查力度,為決策的順利執行創造積極有利的條件。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要能夠以實際情況為依據,對財務管理的過程進行規范地完善,最大程度地確保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可以在一定的秩序下開展。
財務人員是影響財務管理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財務管理問題出現的主要因素。因此,為了能夠讓財務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科學,就要進一步提高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一方面,事業單位要對負責財務的相關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教育,將金融、會計、財務等方面知識進行普及教育,還需要拓展財務人員的知識面,了解相關的財經法規,來提高自身的能力與知識;另一方面,還要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素養,提升他們對于自身職責的責任感。此外,還需要拓展他們的技能,如財務管理專業技能、計算機應用技能等,從而來提高單位內部的信息化程度,提升財務管理意識。
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不到位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工作制度仍然相對較為落后、陳舊,因此在財務管理的工作中,應當將預算進行強化創新,做到與時俱進、與社會經濟同步。首先,對各項工作的編制任務有序落實,做到對每一項支出、回收有定向把控,驅動財務管理工作進一步高效化。其次,針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落實工作,應當做到系統化地報備與完善,將基本支出內容與專項支出內容分別確定和考察,針對每一項預算工作強化檢查工作,做到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互相交替進行。最后,還要制定一定的評價機制,針對當前財務管理部門的執行情況,定期考查與評價,并根據各個部門的反饋和評價機制,做到有針對性地調整。
財務管理的好壞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事業單位的良性發展,在現階段的社會市場中,事業單位要能夠改變傳統的管理觀念,采取科學合理的手段來對單位的財務工作進行管理,促進資金可以充分利用,進一步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水平,推動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體系上升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