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交易大廳中貨堆高高碼起、一輛輛滿載果蔬的貨車進進出出、送貨供應商和采購客商絡繹不絕……6月22日,記者來到新發地高碑店物流園,看到一派繁忙的景象。
“這里市場很大,品類挺全,價格比北京新發地還要低一些。”北京新隆嘉超市的采購總督導劉樹山正周轉于交易大廳,挑選新鮮安全的蔬菜。他告訴記者,每天都要從這里采購180噸左右的果蔬發往北京。
6月13日,北京新發地市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暫時休市,進行全面的衛生整治和環境消殺。作為北京周邊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距離北京最近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河北新發地是如何快速響應,托穩北京“菜籃子”“果盤子”的?
在北京新發地市場發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后,為保障疫情防控措施升級時供應北京市場蔬菜、水果等重要生活物資進京運輸順暢,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河北、北京設立河北高碑店、北京平谷馬坊和廊坊萬莊服務區3處外埠蔬菜等物資進京中轉調運站,全天24小時為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遼寧、內蒙古、天津等地進京的蔬菜水果提供中轉調運服務。三大中轉站啟用至今已經累計調運蔬菜超過1.1萬噸。
河北新發地離北京僅60公里,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市場配套設施成熟,農副產品供給比較充裕,是規模最大的、也是最早投入使用的進京蔬菜中轉調運站。截至6月27日,河北高碑店中轉調運站已累計向京調運蔬菜1.03萬噸,成為保障北京蔬菜供應的重要渠道。
6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陳達帶隊抵達河北高碑店市,會同委內產業司、北京市發改委、商務局,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發改委組成7人工作專班。
“通過深入園區熟悉現有流通設施和運營流程,走訪采購商和貨車司機了解疫情防控情況下轉運需求,我們初步形成‘新建與改造結合、交易與轉運分離、平時與戰時兼顧’的建站思路。”陳達介紹說,經研究,進京蔬菜水果的中轉調運站需要具備三個特點:功能完備、隔離到位、中轉高效。
建站的設想得到了河北高碑店新發地物流園的大力支持,連夜安排施工,建立消殺、中轉、臨儲、封閉管理四大功能區,配套裝卸臺、叉車、托盤、冷庫等中轉設備設施和核酸檢測點,形成了每天2-3萬噸蔬果等農產品的中轉能力。
“京冀建立3個進京蔬菜中轉調運站,也是借鑒了武漢市的疫情防控經驗。”陳達介紹說,“武漢‘封城’期間,物資運輸車輛也面臨‘進出兩難’的困境。在武漢周邊建設了5個省際運輸中轉站后,外埠司機將貨物送至中轉站后即可返程,運輸中轉過程中‘零接觸’,從而保證了外來貨運司機不需要隔離。”
雖然與武漢周邊的省際運輸中轉站運作機理類似,但河北高碑店進京蔬菜中轉調運站也具有特殊性。“不是新劃的一個片區,而是在物流園內劃出了200畝的場地設點建站;這里本身就是農副產品集散交易的場所,因此需要實施更加精準的防疫管理措施,交易和轉運的過程需要嚴格分離。”陳達告訴記者。
在中轉調運站運行之前,由于北京市疫情防控由三級調整為二級,河北對來自或去過北京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實施核酸檢測和14天隔離,對進京蔬果物流的影響逐漸顯現。許多貨車司機既害怕運菜進京有感染風險,又擔心返程后被隔離,因而不愿意出車進京,即使出車也大幅提高運價。
有貨源,有需求,卻運力不足、運價高漲,如何破局?工作專班第一時間決策引入京東物流來破解進京物流“瓶頸”,在這之前,先采取引導物流企業避開中高風險地區承運的做法,即先將承運的蔬果運至采購商在京內低風險地區的門店,再由采購商分送至各銷售網點。
6月22日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明確,環京地區通勤人員和貨運司機實現核酸檢測結果互認。不隔離政策的出臺,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外地貨車司機承運進京蔬菜的顧慮。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在兩地核酸檢測結果互認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協調作用,經推動,河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即出臺了貨車司機持7日內核酸檢驗報告往返京冀兩地無需隔離的政策。”高碑店市副市長高文增強調,“但是貨車司機在裝卸貨時,仍然要求他們與其他人員全程‘零接觸’。”
6月20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和京冀兩地政府的共同推動下,河北新發地、首農集團、京東物流達成合作,開啟京冀聯合保供“新模式”。目前,京冀之間已經建立起供銷一體化、閉環式運轉機制。
河北省發改委服務業處二級調研員姚山林介紹說,河北新發地發揮上游產地的貨源組織能力,負責組織全國所有主產區一手貨源;首農集團充分發揮聚集北京市內商超、餐飲、電商等各個渠道采購主體進行銷售的優勢;京東物流發揮自身物流體系完備的優勢,負責保供農產品的物流運輸工作,降低進京蔬果運輸成本。
“前期找車很費勁,從北京調車費用又太高,京東物流入駐園區后,運輸就很方便了。更重要的是,常溫、冷鏈物流車輛都‘明碼標價’。”菜鮮果美超市采購負責人張月爽告訴記者,京東物流的服務更優質還更優惠。
6月20日之前,由于采購商組織承運車輛難度上升,向京內供貨補貨數量大幅下降,部分蔬果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小的物流運輸企業很難做到對參運貨車司機實行封閉式管理,于是,我們緊急協調京東物流與河北新發地達成合作,開通高碑店至北京的果蔬保供專線,為采購商提供優質快捷的進京物流服務。”讓陳達既感動又敬佩的是,京東物流選派20余名精干力量組建專門項目團隊,深夜調度司機及已完成消殺車輛進駐河北新發地,并以疫情前運價標準收費。
“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肩負起企業社會責任,降低進京蔬果運輸成本,全力以赴保障北京市場蔬菜水果充足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京東物流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朱成成坦言,盡管正處于“6·18”電商大促后的物流高峰期,6月20日下午,200輛京東快遞車、冷鏈車已隨時待命。
朱成成介紹說,“抽調進駐高碑店新發地園區的都是京東的自營司機和車輛。為保障果蔬類物資的運輸安全性,我們對貨車司機全部做好核酸檢測,并實行封閉式管理,專人專車,能夠做到無接觸送貨。同時,采用點對點的直采直運模式,優先攬收、優先派送,最大程度減少中間環節。”
6月21日凌晨5時58分,由京東快遞承運的首批果蔬類生活物資,在經歷2小時的運輸后,順利抵達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學院南路的一家生鮮水果超市。京東方面透露,截至6月27日,已有1467次采購商咨詢,累計發車551車次2576噸。
作為京內最大農產品流通企業,首農集團在此次蔬菜水果進京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結合疫情防控非常時期產銷對接、物流配送、食品安全等環節的特殊需求,首農集團按照“儲銷結合、取送結合、入庫與入市結合、采購與組織協調結合”的原則,探索創新“前置采購點蔬菜購銷新模式”。
6月19日,“首農食品集團蔬菜進京協調辦公室”在河北新發地園區火速掛牌。“成立臨時辦公室,目的很簡單,產銷一體,快速響應,可大大增加蔬菜的緊急調撥能力。”首農集團東方食品集團總經理孫鳳坤告訴記者,“這次通過前端理順貨源,打通各個堵點,讓蔬菜及時入市,抵達市民‘菜籃子’。”
目前,辦公室已主動對接物美、家樂福、京客隆等18家大型商超,北京各區274個二級批發市場,每日優鮮、美菜、京東、叮咚到家等電商平臺,以及團購團餐、機關食堂等。
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大城市、小農業”的特點,農產品主要依靠外省市供給。據統計,北京市蔬菜、水果日常需求量在2萬噸左右。其中,北京新發地市場供應蔬菜約占七成,水果占到八成以上。
北京新發地休市后,大洋路市場也一度休市3天,首都蔬果市場出現供不應求。雖然岳各莊、錦繡大地、八里橋等其余批發市場蔬果供給有較大增幅,但因基數較小,供需仍然存在較大缺口。
“特別是原依托北京新發地進貨的采購商一時難以建立新的購貨渠道,搭建蔬菜水果供需對接新平臺成為當務之急。”陳達坦言,考慮到河北新發地聚集了全國主產區大量一手農產品資源,具有“品類全、貨源足”的供應優勢,我們立即組織京內大型流通企業與河北高碑店新發地農副產品物流園進行供需對接。
6月21日,一場圍繞產地農產品通過河北新發地進京果蔬中轉調運站保供北京市場的視頻推介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組織北京二級市場、商超、電商等企業通過線下、線上兩個途徑和河北新發地進行“點對點”對接。
一方面,推動八里橋、岳各莊、錦繡大地等多家二級批發市場發揮平臺上大量采購商的集聚優勢,引導平臺采購商與高碑店新發地供應商進行點對點采購。
另一方面,推動物美、永輝、超市發等大型連鎖超市,以及每日優鮮、美團買菜等生鮮電商發揮覆蓋面廣、零售網點多的網絡優勢,根據小品類、特菜等需求進行精準采購。
通過政府的推介、企業的號召和圈際的傳播,河北新發地快速集結了幾十家采購商和超市入場采購。或許數據更足以說明成效——從6月17日到6月27日,高碑店新發地供京蔬果銷量,從1.02萬噸增至1.24萬噸,增幅達21.5%。
“我們在山東、河北、內蒙古都有自己的基地,在河北新發地更多是臨時補充點貨品,但也明顯感覺到這里的蔬菜、水果不僅集中,而且平價。”北京志廣富庶農產品有限公司采購負責人孔軍告訴記者,之前,產地直采的貨物都是直接進京,現在需要在高碑店進行中轉,由京東物流再分配到各個店。
河北新發地董事長米亞林表示,下一步,河北新發地中轉調運站將繼續為中轉商戶提供周到貼心的服務,做好食宿安排、核酸檢測等后勤服務,實現物流暢通、精準供應、安全交易,同時,及時做好價格發布、嚴把產品質量、食品安全關,根據北京各銷售終端市場需求,做好農產品中轉服務,切實守護好北京“菜籃子”。
河北新發地二期食品加工產業園、智慧冷鏈等項目的建設,也在凈菜進京、食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為各個北京商超及電商企業提供更加廣泛的合作空間。不少北京的連鎖超市向記者表示,未來打算常駐這里,將河北新發地作為采購的重要渠道。
“政府與市場的雙向發力,為保障首都蔬果類生活物資供應充足和價格基本穩定提供了堅實基礎。”陳達表示。(記者 付朝歡 實習記者 安寧)
(國家發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