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琴
(菏澤市行政審批檔案中心,山東 菏澤 274000)
1)有利于保障行政審批檔案的真實性,減少檔案管理漏洞。檔案管理人員樹立責任意識和規范意識,將行政審批檔案管理作為一項全局性、系統性的工作來抓,能夠更好地體現檔案管理價值,避免檔案管理工作邊緣化。除此之外,檔案資源真實有效是發揮其效力的前提[1]。一旦檔案資源失真,勢必會影響檔案使用主體的判斷和決策。從這個角度來看,推動行政審批檔案資源規范化管理,確保檔案管理工作科學有序,能夠充分保障資源的真實性。
2)有利于挖掘檔案資源的價值,提升檔案管理實效。一方面,優化檔案管理流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用制度來約束行政審批檔案管理人員,能夠更好地提升檔案管理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檔案管理是檔案利用的基礎,只有確保行政審批檔案管理規范化,提升檔案檢索效率,才能更好地利用檔案資源,挖掘檔案資源的價值。
1)行政審批檔案數字化建設緩慢。隨著電子政務不斷發展,行政審批工作中產生的電子文件也不斷增多。然而,實踐中部分單位行政審批檔案數字化建設緩慢,電子類檔案的規范性不足。表現如下:一是行政審批檔案數字化建設的標準不清晰,對于歸檔清單、歸檔格式、歸檔流程缺乏明確的認識[2]。二是行政審批檔案數據庫建設緩慢,未在檔案管理系統中設置歸檔參數,沒有對行政審批檔案進行科學化分類。
2)行政審批檔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實踐中,許多單位之所以難以對行政審批檔案進行規范化管理,一是績效考核與責任追究制度不完善,忽視從檔案規范化建設的角度對行政審批檔案管理人員進行考核。同時,對于檔案損毀、檔案遺失、歸檔錯誤的責任落實不力,難以全面提升工作人員責任意識。二是立卷歸檔制度不健全。一方面,部分單位尚未就行政審批檔案應當滿足何種歸檔標準、審核標準進行規定,不同檔案管理人員立卷歸檔的質量不一。部分檔案管理人員則在接收行政審批文件過程中未進行審核,檔案的完整性、真實性不符合相關的要求。另一方面,立卷歸檔的流程不科學,責任分工不合理,行政審批檔案管理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配合度和銜接度不高,影響了檔案規范化管理。同時,立卷歸檔的時限不合理,許多行政審批文件未及時歸檔整理,存在丟失、損毀的風險。三是未分別制定紙質檔案管理制度與電子檔案管理制度。部分單位雖然開始推行行政審批檔案信息化建設,但缺乏相關的制度,導致檔案管理無序化,不利于形成“雙軌制”的檔案管理模式。四是行政審批臺賬管理制度不完善,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行政審批檔案數量增多的情況。
3)檔案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滯后。當下,部分單位檔案人才隊伍建設滯后,檔案人才的知識機構、專業水平、業務技能水平不達標,檔案規范化管理目標難以實現[3]。具體而言,一是行政審批檔案數量不斷增加,管理難度進一步提升的同時,許多單位檔案管理人員的數量不足。加之也存在較多的兼職檔案管理員工,只能從事一些輔助性事項。二是行政審批檔案管理人員對行政審批工作、檔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缺乏足夠了解,行政審批檔案管理難以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1)借力信息技術,打造數字化的行政審批檔案管理模式。一是要充分參考并借鑒其他單位在行政審批檔案管理中的經驗,在結合本單位實際的基礎上,明確行政審批檔案數字化建設的標準。通常而言,歸檔清檔應當與線下紙質檔案的清單保持一致;歸檔格式則可以視文件類,采取pdf、jpg、avi等格式;歸檔流程則應當充分考量行政審批工作的流程,與行政審批工作接軌。二是要加快行政審批檔案數據庫建設。一方面,歸檔參數設置上要設定檔案號規則、電子歸檔材料類型、保管期限。另一方面,可以將行政審批檔案劃分為辦結并歸檔、待歸檔、材料缺失歸檔等類型。
2)強化剛性約束,健全行政審批檔案管理制度。一是要完善績效考核與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制度的剛性約束,全面提升工作人員的規范意識、責任意識,塑造良好的行政審批檔案管理氛圍。一方面,要側重于對行政審批檔案管理的規范度、標準度進行考核,及時進行抽檢,激發檔案管理人員干事熱情。另一方面,要合理劃分責任,明確檔案管理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在行政審批檔案管理中的職責,培養工作人員良好的歸檔、用檔習慣。二是要健全立卷歸檔制度。一方面,單位要結合行政審批工作的基本要求,制定行政審批收集、整理與立卷的標準、格式,為檔案管理人員立卷歸檔提供參考。為了確保行政審批檔案的管理質量,可以由業務部門對行政審批文件進行初步歸檔和審理,再由 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審核,形成相互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另一方面,單位要明確立卷歸檔的流程和分工,嚴格落實“先審核、后移交”的規定,堅持審核在前、移交再后,避免行政審批檔案二次加工。檔案管理人員在立卷歸檔過程中發現問題的,要及時與相關工作人員溝通,并要求其補充信息、更改信息。同時,單位要明確立卷歸檔的時限,提升業務部門歸檔意識,避免行政審批文件長時間堆積,防止發生損毀、遺失事件。三是要制定《行政審批電子檔案管理制度》與《行政審批紙質檔案管理制度》,既保障原始文件的真實性、準確性,也進一步開發電子檔案資源,便于行政審批檔案的后期開發與利用。四是要完善行政審批檔案臺賬管理制度,嚴格設立行政審批檔案管理臺賬,充分了解每一份檔案資源的情況,便于事后備查與檢索。
3)注重人才培養,夯實行政審批檔案規范化管理的基礎。單位只有立足于檔案規范管理的角度打造人才隊伍,才能真正實現規范化管理的目標。為此,一是要及時根據檔案管理工作壓力、難度來招聘和引進人才隊伍。具體而言,可以采取勞務派遣、合同用工等形式招錄人才,合理分配工作任務。同時,也要著眼于未來單位檔案管理的實際需求,引進專業人才,全面提升檔案管理實效。二是要做好行政審批檔案管理人員培訓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規劃。一方面,要綜合利用送學深造、經驗交流、輪崗等方式,拓寬檔案管理人員視野,優化其知識結構。另一方面,要重點著眼于檔案信息化建設培訓,適應未來電子政務發展要求,打造復合型、全面型人才隊伍。
眾所周知,行政審批檔案資源作為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詳細記載著單位行政審批的基本情況。從規范化的角度對檔案資源進行管理,減少檔案管理流程中存在的紕漏,能夠避免行政審批檔案資源損毀、丟失,最大限度地保障檔案價值。實踐中,為了更好地挖掘行政審批檔案資源價值,全面提升檔案管理效率,必須要從規范化的角度對檔案資源進行管理,形成嚴格、規范、有序、標準的檔案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