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彩鳳
(遼寧金融職業學院 黨政辦公室,遼寧 沈陽 110122)
李克強曾指出中國的“互聯網+”行動計劃是互聯網思維的實踐成果,它推動經濟形態不斷地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互聯網+”時代促使檔案管理模式向縱深方向發展,“互聯網+檔案”的革新推動著檔案信息化的不斷實踐與探索。
1)與時俱進適應新時代高校人事檔案管理的新要求。《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創新政府網絡化管理和服務,加快互聯網與政府公共服務體系的深度融合,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放,促進公共服務創新供給和服務資源整合,構建面向公眾的一體化在線公共服務體系。高校人事檔案也應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利用先進的理念確保人事檔案管理規范化、科學化、高 效化。
2)是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的有力抓手。高校作為黨和國家教育的“橋頭堡”發揮著戰斗堡壘的作用,開展高質量的人事檔案管理,用嚴要求去考察和管理干部,用嚴格的紀律約束干部,提升干部隊伍的整體管理素質,為從嚴治黨打下堅強的基礎。通過“三齡兩歷”審核規范干部人事檔案質量,及時肅清造假行為;通過人事檔案專項審核考察干部的道德素養與基本誠信,提升干部隊伍的公信力,從而為國家干部工作提供基礎層面的保障,促使從嚴治黨實現縱深 發展。
3)為高校轉型升級、人才強校提質增效。高校干部人事檔案作為信息資源庫,里面承載著個人教育經歷、品德才學以及社會關系的詳實記錄,在高校招聘、引進、選拔人才時,通過翻閱人事檔案,全面了解掌握人才信息,預測人才發展動向,整合人才資源,從而推動人才的高效流轉,助力人才強校,為學校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建設“雙一流”高水平大學注入新動力。
4)為教職工維護自身權益提供詳實的憑據。高校人事檔案是歷史考證的第一手材料,相關部門通過對人事檔案進行管理和內容分析,對教職工職稱評聘、房產糾紛、離退休辦理以及榮譽獎勵等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切實維護教職工的利益,因此,只有對高校人事檔案科學合理的管理,才能不斷促進高校發展,提升高校的社會影 響力。
1)管理理念老舊 管理方式封閉。據了解,由于人事檔案具有保密性極強的特性,高校人事檔案始終處于“神秘和保密“的狀態,為此大多高校人事檔案的管理模式停留在傳統的手工操作階段,檔案管理人員無法從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脫出來,無暇顧及檔案信息化建設和館藏檔案資源的開發工作,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落后勢必降低人事檔案的管理效率。
2)管理制度缺失 業務流程不規范。人事檔案主要包括履歷材料、自傳材料、鑒定考察材料、學歷學位材料、政審材料、參加黨團組織材料、獎懲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等十大類內容。在人事檔案收集、整理等工作中存在各部門“各自為政,分散保管”的情況,并未制定相應的歸檔范圍和規章制度,導致人事檔案收集不齊全、形式不規范、內容不準確。比如,很多材料分散在組織部門或人事部門未按時移交,還有些獲獎證書等遺留在個人手中未上交等等。
3)重視程度缺乏 信息化水平較弱。長期以來高校對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視,并未配備專職人事檔案管理員,人事檔案硬件條件方面,并未實現檔案庫房、閱檔室、辦公室“三室”分開,庫房溫濕度控制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有些高校未配備密集架、空調、滅火器、監控設備、防火報警器等設備。信息化方面,未配備專門的人事檔案管理信息系統,有些單位只是簡單的完成人事檔案目錄級檢索,相關信息安全管理技術都難以迎合人事檔案管理現代化建設需求。
1)建立健全法律規章制度。2018年頒布的《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條例》對責任的明確性、管理的嚴格性、信息的真實性、使用的方便性、檔案的安全性作了全面細致的規定。高等院校應貫徹《干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規定》(中組發【2009】12號和《干部人事檔案條例》的相關規定,建立健全適合自己高校的人事檔案管理制度,逐步實現“從嚴管檔”、“從嚴治檔”,建立和完善轉遞、保管、保密等一系列制度,使之形成制度體系,使人事檔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依托技術實現與新型信息技術的融合貫通。高校人事檔案從實體管理方式向數字化管理方式轉變,需要依托和嵌入先進信息技術做安全和技術保障,以此來適應高校整體的發展形勢。(1)依托云計算技術。首先構建高校人事檔案管理系統,建立起人事檔案數據庫,然后將人事檔案信息全文掃描將紙質檔案轉化為數字化信息,再利用云計算通過互聯網這個媒介,把人事檔案數據從檔案管理系統中移植到互聯網的云計算信息集群里,將人事數據儲存在這個大型數據中心庫,這種運行模式趨向于超級計算機的運行效果,數據中心庫按照用戶的需要分配和共享人事信息資源,用戶能夠按需獲取計算力、存儲空間和信息服務。與組織部、人事處等工作建立起對接,由分別負責相關類別信息的人員對所在權限的信息進行維護和更新,通過有效的技術融合,強化對人事檔案資源安全管理的風險識別,并將監督平臺作為采集數據資源的基礎,規范安全管理的流程,建立起安全技術評估機制,不斷完善檔案信息資源安全管理的監督工作。(2)依托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以其去中心化、可溯源、防篡改等特征保障人事檔案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真實性。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技術就是對人事檔案信息的高效、可靠處理上,區塊鏈技術可以將元數據和人事檔案信息統一保存到區塊中,將每一份教職工的個人信息在網絡空間進行記載,其中貫穿對人事檔案數據的感知、采集、篩選、分析、提煉、萃取等全電子檔案生命周期的監管,例如,區塊鏈后端技術的應用能將加工后的數據信息傳輸到信息處理中心進行分析處理,對人事檔案屬性進行標識、讀取、轉碼再傳輸到檔案管理系統主動提供人事檔案信息資源,并通過管理系統對人事檔案屬性及信息進行實時監控。另外,區塊鏈信息不能被篡改的這一特點正好吻合保障人事檔案真實性的需求,借助區塊鏈監督人事檔案修改痕跡。
3)打造高水平檔案管理者梯隊。首先,高校人事檔案工作者要樹立高度的管理意識、保密意識、創新意識,不斷增強職業道德素養和業務能力,抓住互聯網+信息技術管理人事檔案的良好機遇,除了學習檔案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檔案學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知識,并將理論知識用于實踐中,最大限度發揮網絡信息化對于人事檔案工作的積極影響。其次,可以通過繼續教育學習或者外出培訓等,多多與兄弟院校的同行交流工作經驗,或者通過邀請校外檔案專家蒞臨講座等多種形式開展豐富的檔案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