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燕
(唐山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大數據技術對資料整合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不僅功能齊全,更在數據挖掘、分析、管理及應用等多方面優于傳統數據整合系統。因此,圖書管理工作人員在開展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時,就要充分認識到大數據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開拓大數據技術的管理優勢,在滿足公共圖書館管理工作實際需求的基礎上,簡化圖書資料管理流程,突破傳統管理模式的局限,優化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業務,從而使人們能夠得到更便利、更精準、更高效的服務。
1)數據存儲海量化。在傳統圖書館管理中,主要是以圖書資源為主,這種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管理難度,也不利于提高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效率和質量。而在圖書管理中應用大數據,有利于結合大數據儲存海量化優勢,不斷提高圖書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通過大數據可以對圖書館中的圖書資源進行組織和整合,從而實現數字化信息儲存,有利于圖書館對數據信息更加全面系統的分析,快速獲得有價值的信息,這也是大數據最核心的價值,能夠使圖書管理變得更加 高效。
2)信息的多樣化。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影響多個領域發展的先進技術,而且大數據技術被廣泛的運用到各個領域中。圖書館是群眾學習和閱讀的主要場所,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圖書館圖書資源和材料,從而更好滿足群眾閱讀和學習的需求。在圖書管理中應用大數據,除具有數據儲存海量化的優勢外,還具有信息多樣化的特點。因此,為進一步豐富圖書館資料與圖書資源,需要跟隨時代的進步而優化,通過大數據技術,能使圖書館與數據庫之間更加密切聯系,令圖書館容納的資料不僅包括文字類內容,同時,也能為讀者提供更多包含視頻和音頻等影像化內容。不僅有利于圖書館更好地管理與服務廣大讀者,也能使圖書館的數據量大幅增加,從而有效推動圖書管理的現代化發展。
傳統條件下的圖書館網站建設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導致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整體水平處于較低的層次,圖書館的管理服務功能難以充分發揮、同時由于受到經濟條件、技術力量等方面因素的限制,不同地區圖書館基礎性資源建設水平不一,難以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圖書館管理服務的整體水平不高,難以將異地圖書館資源的數據進行有效整合,因此圖書館信息資源服務程序有失規范性,進而使圖書館管理服務創新保障機制不夠完善,難以有效提升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服務水平,降低了圖書館信息資源服務效率,給大數據背景下額圖書館服務管理創新帶來了挑戰。
1)加強圖書資料的網絡化建設。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圖書資料管理要想取得重大突破,就要重視圖書資料的網絡化建設,采取科學、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對圖書資料進行網絡化制度和體系的建設,真正從讀者角度出發完善圖書館中的資料,切實做好基礎建設工作。首先,管理工作人員要對紙質資源進行轉化。如對于地方志、人物、家譜等具有較高收藏價值的資源則可通過掃描技術、壓縮技術、音頻捕捉技術等信息化方式轉化為數字化資源,并根據公共圖書館的文化特色建立數據庫,將該類型資源共享給所有讀者,在實現公共圖書館特色信息服務建設的同時提高圖書館資料的利用率。其次,圖書館要根據讀者的實際需求建立專題數據庫。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閱讀需求,管理工作人員可充分發揮搜索引擎的優勢,比較各個站點的信息含量,并將其進行分析和整理,按照不同信息的相關度建立不同類型的圖書資料專題數據庫。最后,公共圖書館要滿足特殊群體的具體閱讀需求,為其提供相應的數字資源。特殊群體由于身體原因往往無法到圖書館進行閱讀,但公共圖書館依然不能忽視該類群體的閱讀需求,應通過主動調查、分析的方式了解特殊群體的具體閱讀需求,并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閱讀資源。對于兒童來說,則可提供具有教育引導意義的動畫、動漫和其他電子讀物;對于老年人則可為其提供身體保健、電子設備操作等簡單易懂的知識;對于農植業的群體,則可為其提供現階段最新的養殖或種植等知識。
2)重視館員的科技知識培訓。圖書館的數字化發展越來越快,圖書館的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也不斷提升,很多管理工作的實施都離不開相應的科技知識。而圖書館的館員是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執行者,其科技知識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管理工作的效率。比如上文提到的座位預約系統,如果圖書館館員本身對該信息系統的理解不深,不能做到熟練操作,那么就無法給學生進行有效地指導和講解。并且現在的借閱都是借助信息系統來實現的,館員本身的科技知識、信息知識都關乎著其工作效率。因此,數據驅動下圖書館管理工作的第三個重要方向就是重視館員的科技知識培訓。館員的科技知識培訓的具體內容應該包括圖書館各個信息系統的操作知識,在某信息系統正式應用之前,圖書館就應該集中對館員進行操作培訓。幫助每個館員更好的理解該系統的相關知識,當學生問起某個具體功能時,都能夠熟練的應答。并且應該讓每個館員去實際的操作練習,幫助其理解培訓中講到的相關知識。另外,圖書館還應該更多地舉辦相關的科技知識講座,將最新的技能知識傳授給每一個館員,做到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3)構建新型的知識服務引擎。資源開放時代的來臨,使圖書館中傳統的垂直知識服務引擎無法滿足現階段讀者的需求,因此,公共圖書管理工作人員就要創新構建知識服務引擎,使數據的傳播效率更高。大數據技術是優化圖書館知識服務引擎的重要手段。在構建新型知識服務引擎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將不同資源及資源的推薦引擎、用戶需求預測系統等多種內容有機融入,以提升知識服務引擎的多樣化功能,使讀者在利用圖書館的數據庫系統展開個性化的文獻搜索時,可以更輕松、更快速地獲取滿足自身需求的資料。此外,由于圖書館的資源和數據量始終處于上漲趨勢,所以,讀者在進行數據搜索和定位時就會有一定難度。面對這樣的情況,圖書資源管理工作人員就要依靠大數據的分析技術精準了解客戶的需求,更換引擎服務模式,使讀者能夠利用新型知識服務引擎,在零碎的數據海洋中,迅速獲取自己所需的內容。這不僅能夠使讀者在最短時間內挖掘出貼合度最高的數據資料,也便于圖書館整合讀者的具體情況,從而根據讀者的喜好有選擇性、有針對性地進行數據推送,滿足讀者的差異化需求。在未來的多媒體時代中,公共圖書館將會發展成極具個性化的私人資源庫,只有圖書資源管理工作人員靈活、科學地運用數據挖掘技術,構建新型的知識服務引擎,才能更全面、更準確地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綜上所述,在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中,大數據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其不僅實現了圖書資料和信息的高效管理,更在現有的基礎上突破了傳統管理模式中的難題,使人們在大數據時代下的多樣化閱讀需求得以滿足,故而,公共圖書館應始終跟進信息化發展腳步,不斷優化管理模式,使圖書資料管理實現信息化、網絡化、動態化、便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