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蔚
(吉林省圖書館,吉林 長春 130028)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傳統圖書館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并將圖書館的運行模式和互聯網緊密結合起來,取得了不錯的運行效果。但是,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在給廣大讀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隱藏了許多的安全隱患,甚至可能出現用戶個人隱私被泄露等問題。要想盡可能地消除計算機網絡的不安全因素,比如服務器操作系統存在漏洞,還有計算機病毒的侵襲和網絡黑客攻擊,還有管理人員的不正確操作等問題,因此需要探索有效的改進對策,更好地發揮計算機的積極作用,從而不斷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質量。
目前,大部分圖書館的服務器仍然采用微軟的操作系統,而操作系統本身就比較復雜,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程序,再加上我國的網絡技術不夠成熟,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故障,很多計算機病毒會利用圖書館操作系統存在的漏洞進行攻擊。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圖書館工作人員沒有網絡安全意識,沒有正確認識到網絡安全問題對圖書館運行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操作系統密碼設置得過于簡單,使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如果圖書館網絡服務器被計算機病毒入侵,很可能會造成用戶個人數據被破壞或者被篡改,工作人員便不能使用計算機為用戶提供服務,更可怕的是病毒會通過網絡向其他計算機傳播病毒。網絡黑客會掃描并且攻擊網絡安全系統存在的漏洞,然后以此為突破口非法入侵他人的網絡系統,遠程控制他人的硬件設備。網絡黑客有的喜歡篡改網站數據信息,有的甚至還會通過遠程控制將用戶經濟損失擴大,對圖書館網絡安全構成了重大威脅[1]。
在當今這個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廣泛地運用到了人們的工作、學習及生活中,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應用普及程度極高。但是很多圖書館管理人員對于計算機的使用并不規范,網絡安全意識薄弱,一些密碼設置比較隨意,對于網絡信息數據的安全度缺乏辨認意識和警惕性,瀏覽不規范的網頁,下載含有病毒木馬的文件,這都會嚴重威脅計算機系統的運行狀況。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建立并且健全網絡安全管理體制是維護圖書館網絡安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技術僅僅只是一種防范手段,無法從根源上解決網絡安全問題。要明確不同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要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建立并且逐步健全圖書館的網絡安全管理體制,一方面應該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網絡安全意識,定期對他們進行知識和技術培訓,引導他們正確處理網絡安全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為計算機病毒帶來的經濟財產損失,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圖書館網絡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對工作態度散漫的工作人員采取懲罰措施[2]。
硬件安全是網絡安全的基礎,要想全方面保障圖書館網絡安全系統的正常運行,就必須提高對圖書館硬件設施的重視程度,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選用可用性、可靠性以及可擴展性都比較高的先進服務器。圖書館網絡服務需要高速存儲設備,工作人員應該注重數據完整性和安全性,盡量選取頻率比較高的讀寫硬盤。
圖書館之所以存在網絡安全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具有半開放的特征,管理起來具有很大的難度。要想切實維護圖書館的網絡安全,就必須要廣泛運用防火墻和各種殺毒軟件,提高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御能力。當前市面上的殺毒軟件層出不窮,針對不同的網絡安全隱患問題選擇更加合適的殺毒軟件。圖書館如果想要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要建立起一套比較完備的數據備份體系,盡量減少圖書館網絡系統因為遭受攻擊所造成的損害,保障用戶的個人隱私權利。一旦建立起了數據備份體系,就算網絡系統被計算機病毒或者網絡黑客所攻破,也可以通過數據還原等技術避免數據丟失等問題[3]。
在使用計算機時,進行信息傳輸的過程中,極其容易出現信息流失或者出現數據信息泄漏的情況。針對此種情況,用戶可以運用數據加密技術,對數據信息進行保密,最大程度上減少數據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出現泄漏或者流失的情況,保障信息傳輸的安全環境。與此同時,在采用數據加密技術的過程中,還需要對信息安全進行被動防御機制的設置,使得數據信息能夠得到合理的保障,如:在對信息加密之后,如果想對該信息進行查看,就需要輸入密鑰,如果密鑰多次輸入錯誤,就會啟動被動防御機制,將加密的信息進行自動銷毀,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信息被泄漏的情況[4]。
綜上所述,21世紀是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時代,不僅應該看到互聯網信息技術對圖書館管理工作帶來的便利,還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的網絡安全隱患,對此問題需要有個正確的認識,同時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防范和降低信息安全風險,推動圖書館信息化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