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濤
(火箭軍士官學校,山東 青州 262500)
談心工作是談心者與談心對象之間深化情感共鳴,促進思想交流,化解隔閡矛盾的管用途徑,是談心者了解談心對象思想,及時消除隱患,確保安全和諧的有效方法。然而,在談心過程中,有些同志因時機不對、準備不充分、方式方法不靈活等原因,導致談心效果不理想,不但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反而使上下級之間產生隔閡,影響彼此關系。談心,表現是“談話”,內涵是“交心”。談心者如何開展個別談心工作呢?結合日常工作實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會和思考。
開展談心活動,就是要掌握談心對象“活思想”,除了新人報到、人員調整任職、重大工作來臨、年終表彰獎勵等特定時機外,還要在遇到家庭變故、戀愛受挫、進步受阻、身患疾病、等臨時性突發事情后,及時展開談心活動。談話人平時既要做個“有心人”,全面掌握談話對象的個人經歷、家庭情況、性格脾氣、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基本情況,還要做個“細心人”,通過周圍同志的反映評價、本人的精神狀態、工作表現、人際關系,甚至是觀察吃飯的飯量、打電話的音量、走路的姿勢等,進而了解談心對象的思想狀況,精心準備談話的內容,才能確保談心工作有的放矢,取得實效。談心內容看似隨機,但要想讓談心對象能夠表達出談話者想了解的內容,在話題設置、引入、交流等環節,都需要充分設計、精心準備,才能確保 效果。
一個集體中,大家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一起,地域特征、文化水平、性格特點、社會閱歷、家庭環境差異明顯,直接決定了談話對象的認知過程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對于性格內向、不愿與人交流的,可以先從他們感興趣的情入手,采取啟發式或引導式的方法,由共同話題代入談心主題,慢慢建立信任感,打開話匣子。對于性格外向,喜歡侃侃而談的,既要讓他們充分表達思想內容,也要注意掌握談話的主動權,不能讓談心對象把話題帶偏了,把道理談歪了。對于學習層次高、接受能力強的,可以采取探討式、交流式的方法,在相互探討中掌握思想內容。對于文化水平較低、表達能力弱的,則可以采取問答式的方法,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將所要表達的思想傳達給談心對象。只有做到區分對象、因人而異、分類施策,才能使談心更具針 對性。
談心者在開展談心工作,要想讓談心對象主動敞開心扉說心里話,營造一個平和舒緩的心理環境和交流互動的氛圍顯得尤為重要。比如說,有的談心內容涉及個人隱私時,如果周圍有其他同志,談心對象就會有所顧忌,不但不愿意講,甚至還會引起抵觸心理。還有的本來可以用舒緩輕柔的語音語調可以融入心理,直擊心靈,但如果因環境嘈雜而提高嗓音后,感覺就變了“味”。因此,有條件的可以選擇書吧、花園、操場等人文環境濃厚、自然環境舒適的地方,也可以是單獨的房間,營造一個安靜、緩和的空間。還有的一些特殊事件后的談心工作,如因違規違紀受處理后的談心工作,可以選擇在辦公室等場所,讓談心對象在周圍那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熏陶下,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促進談心效果。
談心工作是教育的一種高級形式,是“一對一”的教育,是直擊心靈的教育。說到底,談心交心就是要融入真情、將心比心。要做到自身形象好,把自己放在與談心對象平等互動的位置,不能頤指氣使、居高臨下、我坐你站、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把談心搞成了審訊,讓談心對象感到反感。要善于傾聽、耐心傾聽,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機械性的應付了事,把談心工作當累贅、把談心者的問題當包袱,既要積極做出回應,又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說話,樹立一種既“傾聽”又“互動”的形象。要注重換位思考、講究說話藝術,特別是針對那些進步受挫、愿望落空、遇到困難等思想一時轉不過彎或存在偏激行為的同志,可以站在談心對象的立場去換位思考,真正感受談心對象的感受,才能拉近心靈的距離,促進真誠的交流。
談心工作既是一項隨機性的工作,更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隨著個體思想的不斷變化,談心工作效果不能指望一次就好,既要鞏固好已經談心的成果,還要注意觀察新問題的發生。要善于研究,對談心對象不愿講、談心效果不明顯的,要及時分析原因,到底是因為不相信組織,還是因為個人談心技巧不好等問題,及時改進方式,及時再談,讓談心對象感受到談話人的真誠。要注重做好談心后續工作,對談心對象的合理需求,要及時幫助協調解決,絕不能采取欺瞞哄騙、講大話防空炮、隨意許諾等方法來穩住談心對象,甚至將責任推諉、矛盾上交,使談話對象失去信任。要注重堅持經常,抓好隨機談,遇事及時談,同時還要注重保護談心對象的隱私權,對涉及談心對象所講述的隱私,不能隨意傳播或作為與別人聊天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