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凱
(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 100095)
科學研究己成為建設和衡量高水平科研院所的關鍵領域之一,廣泛深入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學術交流活動對提升科研院所的科研學術水平、促進其快速高效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1]。學術交流活動在科技創新,特別是思維創新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活躍學術思想,推進學科發展,促進人才成長,是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培育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平臺,是實現自主創新不可或缺的環節。
筆者所在單位是典型的科研院所,常年從事學術交流活動的組織與策劃。筆者將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及心得體會,總結學術交流對科研院所發展的積極作用,并就學術交流活動如何更好地促進科研院所的發展提出建議與想法,期望可以為科研院所的學術交流活動的開展有所幫助。
1)學術交流活動有助于科研院所科研水平的提升。科研院所最核心的競爭力取決于其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水平,而學術交流活動是提升科技工作者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其在科研工作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2]。科研選題是科研工作的初始環節。科研選題的好壞決定著科研課題能否順利申請、順利進行,以及順利驗收。學術交流活動可以開拓科技工作者的眼界,啟發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激發科技工作者的靈感。同時,在參與學術交流活動的過程中,科技工作者也可以將自己的科研選題思想與同行進行交流,探討選題的合理性,有助于科技工作者更科學、更理智、更與時俱進地進行科研選題。在課題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學術難題,而學術交流過程中有探討,有爭論,有答辯,不同思想理念在這里相互碰撞,一些共性技術難題會得到更具針對性的解決。
2)學術交流活動有助于科研院所青年人才的培養。書本、雜志上的知識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通過學術交流活動可以讓青年科技工作者學習到本專業最新知識,了解到本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以及最新研究進展,及時捕捉到本學科的研究熱點。此外,由于科技的發展需要,跨學科研究非常必要。通過參加相近學科的學術交流可以使青年科技工作者了解交叉學科的發展動態,通過與本學科專業相互滲透,可以拓寬思維,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從事研究。通過讓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學術交流活動中做報告,還可以為其創造展示自身科研思想和科研成果的機會,并鍛煉其演講能力。
3)學術交流活動有助于科研院所綜合實力的宣傳。一次成功的學術交流活動可以直接或間接的對科研院所起到良好的宣傳作用。一方面,科研院所可以組織全國性或行業性的學術交流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做報告,交流過程中順便推廣自己的有關科研成果,增進高校、其他科研院所、企業等對自己的了解,促成單位間的合作。學術交流活動后可以通過報紙、網站、公眾號等新聞媒體近一步擴大自身影響力。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讓本單位的科研人員參與學術交流活動,在大會上報告、與同行進行技術交流等,間接地宣傳自己的產品或技術。此外,在舉辦學術交流活動的同時,相應地舉辦適度規模的新技術和新產品成果展示會、報告會和信息發布會等,使學術交流活動的形式和內容變得豐富。
成功的學術交流活動可以對科研院所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反之則事倍功半,難以取得預期效果。因此,科研院所在舉辦學術交流活動前需要對活動進行精心策劃。尤其要明確舉辦學術交流活動的目的,充分了解目標人群的需求,力求做到有的放矢,達到交流的預期效果,進而帶來良好的反響。學術交流活動結束后匯集相關的素材,及時進行總結備案以便后期查閱,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 指導。
1)打破常規思想束縛,創新學術交流活動形式。學術交流活動除舉辦綜合性大型會議以外,中小型專題性學術交流活動同樣重要且必不可少。專題性學術交流活動具有主題易聚焦、方便籌劃、靈活機動等諸多優點,尤其對于解決科研院所的某一方面具體問題或難題效果顯著。對于綜合性大型會議,在學術交流過程中可以在場地合適位置放置一些本單位的產品實物、宣傳冊、廣告、展板等,向參會人員宣傳本單位。但學術交流活動應主要以學術交流為主,宣傳不可占據主導地位,適度的宣傳可以對學術交流活動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過度的宣傳則會使活動變成展銷會、推廣會,導致本末倒置。此外,學術交流活動還應該向著聯合方向前進。相關或相近學科的學術組織橫向聯合舉辦學術交流活動,有利于學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交叉學科向縱深發展。
2)產、學、研、用相結合,促進各方交流與溝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科研院所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應廣泛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參加,尤其要鼓勵高校與企業的人員參與。借助學術交流活動的平臺,將隸屬于產、學、研、用各個不同管理體系的科技人才匯集到一起,促進各方的交流與溝通,打破競爭性思維,突破產、學、研、用之間的壁壘,打通整個產業鏈條,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必要時在征得參會人員同意的情況,建立通訊錄或微信群,方便會后各方繼續進行交流和溝通,尋求更近一步的合作機會。
3)劃分學術交流活動層次,分類鍛煉和培養人才。學術交流活動是科研院所鍛煉和培養人才非常有益的平臺。根據學術交流活動的不同類型,劃分層級分類培養人才效果會更好。對于綜合性大型會議以及較重要的專題性學術交流活動,科研院所可以組織專家或技術骨干參會,并為其爭取做報告的機會,而青年科技工作者由于剛工作不久,科研成果相對較少,經驗也不豐富,不建議其在大型會議上進行報告,但他們可以參會多聽多看,了解最新的科研動態,也進一步積累經驗。對于中小型專題性的學術交流活動,則可以考慮把更多的機會留給青年科技工作者,適當安排他們在會上匯報自己的階段性學術研究結果或科研進展情況,為他們提供鍛煉的機會,促進其成長和進步。專家和技術骨干在會上更多的把控和引導會議主題,對青年科技工作者匯報的不足之處進行必要的補充或指引,起到老帶新的作用,也可傳承多年的經驗積累。
4)及時進行會后總結反饋,為后續工作提供指導。科研院所在發展過程中往往面臨諸多挑戰與難題,如專業發展方向的取舍、特定技術的發展趨勢不夠了解、科研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等。而通過學術交流活動可以了解到相關領域的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上下游行業對相關技術的需求、科研難點的解決方法和途徑等。這些重要信息及動態對科研院所迎接挑戰、解決難題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甚至是決定性作用,因此需在會后及時收集會議資料并進行總結,提取凝練后向上級領導建言獻策,為其決策提供參考與借鑒。此外,總結資料可以用于指導后續工作,為后面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
學術交流活動可以增強科研院所的硬實力和軟實力。科研院所需要重視學術交流活動,為學術交流活動的開展提供必要支持,提升學術交流活動的質量和水平,為科技工作者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提升其科技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擴大自身影響力,讓學術交流活動助力科研院所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