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燕
(無錫市錫山區文藝創作室,江蘇 無錫 214101)
群眾文化是我國的公共文化體系的重要內容,在社會文明發展建設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最近幾年,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也逐漸成為社會公眾比較關注的內容,其發展水平越來越高。
1)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色。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我國的群眾文化在內容、主題以及形式上都更加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色,更加的可以體現出中國文化的底蘊。例如,當前的“快閃”活動,其在群眾中受到的喜愛程度就較高?!翱扉W”活動開展的目的是激發群眾的愛國情懷,加強對全社會的號召,最終可以實現中華兒女力量的凝聚,因此,群眾對其的接受程度也更高,這就體現著群眾文化中的中國特色。
2)在形式上更加豐富多樣。群眾文化本身就具有傳承性、自娛性、群眾性等特征,在市場經濟持續發展的推動下,我國國民的生活水平也相較從前有了較大的提升。因此,不管是城鄉的居民,還是農村村民,其對群眾文化的追求都有了較大的提升,同時,對群眾文化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群眾文化的多樣化發展。
3)具有明顯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點。我國在地域上十分遼闊,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孕育上56個民族,同時,也形成了比較多樣化的文化。因此,群眾文化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過程中也逐漸具備了比較明顯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點。另外,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受到了世界各國文化的影響,雖然對傳統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是,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也逐漸提升,在多元化的文化環境中,人們逐漸開始重視傳統的民族文化、地區文化等的傳承,例如,各種傳統節日(端午節、重陽節)的傳承[1]。
1)基礎設施有待完善?,F階段,我國在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基礎設施有待完善,具體包含著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具體表現為:部分地區的相關文化和旅游部門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時候,在設備上還有待完善,沒有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專門的場所,或者是缺乏較為專業的文化人員的指導和幫助,在專職演出團隊、文藝團隊人才上較為缺乏,還沒有從民間挖掘出更多的文藝人才,這些都會在無形中降低群眾文化活動的專業性,在一定意義上也會影響著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2)群眾參與的熱情有待提高。雖然,我國在群眾文化的開展上,開展活動的次數較多,但是,真正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人員數量還有待增加,特別是對于一些青年人來講,其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興趣更低。造成此現狀的主要原因有:第一,部分群眾文化活動在內容、形式、主題等方面的吸引力還有待提高,特別是對于當前思想比較新潮的青年人來講,其對形式內容比較老套的群眾文化活動很難產生興趣;第二,部分群眾文化的組織人員受到自身的素質水平的影響,在文化活動的組織和策劃等方面做得不足,導致群眾文化或者內涵較為缺乏;第三,21世紀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因此,在空閑時間更傾向于休息,不愿意參加一些文體活動。
3)建設資金有待充足。部分地區在開展群眾文化的時候,還面臨著資金緊缺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造成影響。另外,在時代的發展要求下,群眾文化活動在開展的時候也開始應用新時期下的網絡媒體技術以及信息技術,需要建設數字化文化館,這些都需要投入資金,僅僅依靠財政資金是很難滿足群眾文化發展的要求的。
1)拓寬群眾文化建設的資金來源渠道。我國政府和相關部門首先需要加強對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視,拓寬群眾文化建設的資金來源渠道,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然后再結合社會各界的力量,為群眾文化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另外,在群眾文化建設的資金使用上,相關部門也需要按照公開性和透明性的原則,避免因為資金使用不夠明確,對資金投入的持續性造成影響[2]。
2)加強對群眾文化的宣傳。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政府和相關文化和旅游部門還需要加強對群眾文化的宣傳和推廣,這也是提高群眾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性的重要舉措。因此,第一,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基層群眾的溝通和交流,了解人民群眾對群眾文化的實際需求,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文化宣傳;第二,政府部門需要站在較為宏觀的角度上對群眾文化進行考慮,明確不同的區域、城鄉以及不同的群體對群眾文化的需求,以此來對不同區域的群眾文化進行宣傳和指導;第三,政府部門還需要積極應用當前的大數據技術,區塊鏈技術等,不斷擴大群眾文化的影響力。
1)群眾文化規?;彤a業化的發展。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持續完善下,我國在群眾文化建設方面也逐漸表現出了規?;彤a業化的趨勢。具體表現為:第一,人們對群眾文化的需求不斷提升,使群眾文化在形式、內容以及審美情趣等方面都得到了飛速發展,也逐漸的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第二,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國的群眾文化活動和現代化意識的融合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同時,也在其中實現了相應的創新和改革。我國也開始追隨西方等發達國家對群眾文化建設項目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已經將其當做是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項目內容。而群眾文化本身又包含著城市綠化、建筑學和民間藝術、現代科學等較多方面的內容,因此,也可以反過來對現代經濟社會進行推動,從這個角度上進行分析,群眾文化也是一種產業,且在發展過程長,產業規模越來越大。
2)群眾文化的社會化特點逐漸明顯。一般情況下,一個地區的群眾文化在很大程度都可以體現該地區的文化特征。就當前的發展形勢進行研究,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都處于一個開放的狀態下,在很大程度上也使我國的群眾文化的社會化特點更加明顯,促進了文化的融合和發展,實現了各個地區的群眾文化的相互糅合。另外,如果一個地區的群眾文化在不斷的發展和成熟過程中,已經具備了當地的特點,那么其就會在其他地方進行傳播,最終實現和其他地區的群眾文化的融合,這也是其具備社會化特點的一個重要原因[3]。
綜上所述,近幾年來,我國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漸完善,我國的群眾文化在其中也得到了全新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滿足了我國社會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了群眾的日常生活,實現了各個地區的文化大繁榮,最終促進了我國文化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