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磊
(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文化館,江蘇 宿遷 223700)
文化館常常被人們稱為文化中心,其作為公共建筑和各地文化中心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文娛活動的場所,屬于縣、市級的政府事業單位。在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大潮的推動下,小到體現地方特色的縣級文化館,大到宣傳中國文化的孔子學院等地方特色文化館拔地而起。著名的孔子學院就是文化館建設的最典型代表,旨在宣傳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群眾文化活動所包含的內容不僅滿足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而且還能夠為其知識學習、思想提升提供更為多樣性的平臺;因此,群眾文化跨度比較廣,知識傳播、文化弘揚也更加豐富。
群眾文化活動中,男女老少均能夠參與到其中去,因此,內容上大多比較淺顯,且通俗易懂;充分體現出群眾文化的普及性。加之,群眾文化多是從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選取素材,而文化活動也和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更易被受眾所接受。
群眾文化影響力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群眾對于文化知識與活動的需求比較高,為滿足人民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其需充分利用閑暇的時間儲備知識,并積極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去,從而促進群眾文化的進一步發展;而群眾文化發展的同時,又為人民群眾建立了多元化平臺。()群眾文化是群眾主動、自發的參與,其在參與過程中,也潛移默化地接受了一些先進的、新興的文化知識。3)群眾文化活動種類較多,且有很強的趣味性,因此,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其中,從而擴大其影響力[1]。
社區文化屬于人民群眾文化的基礎組成部分,而文化館則是基層文化內容,因此要依據地區文化為主進行群眾文化整體目標的設計,從宏觀上對群眾文化進行整體布局和分析,將地區和群眾文化結合起來,為社區群眾人民提供文化服務,使得文化之間能夠協調統一發展,進而不斷提升社會文化程度[1]。可以在社區成立各種文化培訓班,使得群眾的文化共同進步和發展,在社區內組織文藝演出和活動等,可以組建社區快樂共享活動,通過文藝表演等形式提倡人們學習文化知識,使得人們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學習的興趣,積極學習和探索,做到與時俱進,結合時代學習文化基礎知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社區定期組織文化培訓活動,在社區內選取表揚優異的人員,并對其進行表揚和鼓勵。文藝骨干要經常引導群眾參與社會上組織的各種文化和體育健身活動等,不斷拓展社區群眾的文化娛樂深度和廣度,使得群眾的心理和生理更加健康,在縣文化館的帶領下,使得社區文化能夠按照一定順序進行和發展,使得社區文化建設更加豐富多彩。
新形勢下文化館工作呈現出新特點,其一是要求更高。人們生活的豐富多彩也決定了大家對新時代文化館的建設要求越來越高,普通的文娛活動已經毫無新意,無法滿足大家對文化館的需求,這就對文化館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館要不斷創新,吸引大家的眼球,讓人們發自內心地感受文化館的魅力并經常走進文化館學習。其二是區域更廣。文化館建設不是當地政府簡單的自建活動,而是多方交流、相互取長補短的過程。現代文化館的新職能是成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基層服務點,開展數字文化信息服務。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跨區域的交流與合作會越來越頻繁。其三是內容更多。隨著社會發展和改革的深入,文化館的職能和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文化館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文化館不僅為群眾提供文娛活動的場所,它還搜集、整理和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組織、指導群眾開展文化創作活動,以及展開文化創作理論研究等。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經濟的發展,文化館包含的內容將會更加豐富多彩。
第一,在構建文化發展工作格局方面,我們要立足全球擴大文化館的發展格局,不僅要著眼于當地和全國,更要放眼于全球,建設更多的諸如孔子學院等文化館,將當地的文化館宣傳、推廣至全球。
第二,在打造文化工作平臺方面,新的社會環境下,文化館可以結合信息技術打造文化工作平臺,充實以往傳統的工作方式。例如,借助多媒體建設微信公眾號平臺,也可以為文化館申請一個文創產品的宣傳網站,還可以注冊認證新浪微博賬號、知乎賬號等,大力宣傳文化館,讓人們更加了解各地文化館的特點。除此之外,天涯論壇、豆瓣等知名社交類平臺也是一種有效的宣傳平臺。甚至當文化館推廣效果良好,有一定的粉絲之后,可以借助粉絲文化建設屬于文化館自己的APP,設計一些體現文化館特色的創意文創產品,并在APP上售賣,所得資金可以投入文化館的后續建設中,使文化館發展得越來 越好。
第三,在籌措文化經費方面,文化館的APP及其他一些工作平臺的建設、文化館創意產品的設計開發、文娛活動的開展這些都需要龐大的啟動經費。為了文化館的建設,籌措經費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和相關企業進行溝通,聯合設計出品一些文娛活動或紀念品,所得的經費用于文化館的建設。
第四,在提升文化工作水平方面,文化館工作人員的素質也是發展建設文化館的重要基礎,招募專業素質高的工作人員,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是文化館發展的軟實力。
文化館的存在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靈魂之源,在地方文化建設中必不可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精神文明和地方上千年的文明需要文化館的繼承和弘揚。不僅如此,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同樣需要借助文化館這個平臺,推陳出新,創造體現我們當代特色的文明。
文化館在社區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的重要性為主要內容進行闡述,結合當下群眾文化建設的需求為主要依據,從組織協調作用、輔助培訓作用、示范提高作用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強縣文化館在社區群眾文化建設中的運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