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倩
(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山東 聊城 252000)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對醫院文化品牌塑造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創建醫院文化品牌,需要在傳承醫院文化內核的基礎上不斷輸入新的“故事”和內涵。如何選擇適合的傳播平臺和有價值的信息?如何保證信息傳播的權威性、公信度和影響力?如何進一步迎合和滿足受眾對高質量醫療資訊的需求,降低他們獲取資訊服務的成本,進一步打造“互聯網+”新背景下醫院文化品牌的新格局?這些都是醫院品牌傳播與文化建設的重要議題。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中,人們傳統獲得信息的方式已經得到了改變,如今互聯網支持下的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獲得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新媒體的發展為醫院文化的傳播帶來了機遇,這種傳播方式打破了傳統報紙雜志傳播信息的局限,利用新媒體來傳播醫院文化可以使更多的人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和接收者;同時,新媒體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能夠更好地為文化的傳播打下基礎,使醫院文化的建設更加具有內涵。除此之外,互聯網的發展也給醫院的文化傳播帶來了一些挑戰,最近幾年來,醫患矛盾越來越嚴重,很多醫患糾紛和醫鬧事件等都通過互聯網得到了傳播和發酵,使這些事件在社會中產生了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也會讓人們對醫護人員的形象產生誤解等,這樣就不利于醫務工作的正常開展。
在互聯網發展的今天,以個人為主的個性化新媒體已經從邊緣走向主流,微博、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各大門戶網站的新聞客戶端等新的媒體形態已經成為人們接觸外界消息的主要窗口。在新媒體時代,人們的時間呈現碎片化形態,而新媒體恰恰迎合了新時代的閱讀習慣,并且將文字、圖片、語音整合起來,形成富有價值和影響力的內容。同時,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成為內容的創造者。當前,許多單位、企業也紛紛使用新媒體的手段進行品牌宣傳和形象塑造。而在醫療衛生領域,廣大公立醫院在新媒體運營上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其一,當前部分醫院開展文化建設的工作團隊人手不足、組成單一,整體年齡普遍偏高,團隊缺少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對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不夠了解,對醫院文化建設造成阻礙。其二,醫院文化建設監督管理必不可少,但是目前部分醫院缺少專業的監督管理部門,無法對所發布的信息進行及時監管。部分技術人員在入職前缺少相關法律法規培訓,對具體的審批流程不夠熟悉。其三,醫院工作人員接受消息主要依靠門戶網站,但調查顯示,許多醫院沒有深入開發網站功能,沒有充分利用網站展示本院文化特色,導致資源的浪費。由于醫院的文化沒有很好地通過微信、微博等平臺充分展示,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缺少互動性。要滿足患者和員工的文化需求,醫院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宣傳已勢在必行。
互聯網時代,傳播主體只需要點擊鼠標就可以大量復制并移植相關內容,信息原創性相對匱乏,進而可能喪失公眾信任。融媒體環境下健康信息傳播的良性發展,需要臨床專家承擔起原創和主流信息發布的重任,贏取公眾的認知、情感和行為信任。為了突出原創性,同濟醫院的微信科普發布都建立了三重審核機制。首先是專業審核,科普成稿后,由科主任和支部書記負責專業上的把握,對其觀點、原創性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方可提交至編輯部;其次是編輯部全網搜索審核;三是借助微信原創功能再次審核。在具體的文本呈現中,均在文后添加作者名片,打上作者的烙印,一方面是對作者本人的形象宣傳,讓專家更積極地投身到健康科普的創作中;另一方面,也是對作者誠信的考量。除此之外,還引入了論文的寫作機制,要求論文后備注參考文獻,說明出處。
公立醫院在當前時代背景下,首先應制定出符合醫院發展的文化制度,并逐漸形成完善的思想政治文化建設體系。在過去,醫院文化主要體現在規章制度、設備操作流程、各類責任書或者其他福利、獎懲制度等方面,醫院是救死扶傷的地方,醫務人員在長期的意識與行動方面對患者、對自身、對社會高度負責,能夠為社會的發展提供重要幫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此類醫院文化有時顯得過于古板,減緩了醫院文化建設的進步。因此,當前相關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既符合醫療標準,又能與時俱進的現代醫院文化制度,改善醫務人員傳統的思想文化模式,解放思想[1]。
新媒體技術應用的前提是準確和真實,不過其傳播渠道的多元化會對醫院信息監管產生消極影響。因此,醫院管理部門應結合新媒體技術開展以下管理:第一,建立專門的新媒體管理部門,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跟蹤管理,加強信息發布的專業性、準確性、及時性、有效性。第二,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利用多媒體平臺及時、統一地發布院方作出的重大決定、策略和重要的公共衛生事項,實現發布信息的統一、有效、真實、及時。第三,建立通訊員實名登記制度。醫院中的宣傳部門可以安排科室中的通訊人員開展工作的實名登記制度,對網站的信息管理采取實名制,確保信息的發布責任落實到每位員工身上。第四,將新媒體技術運用到醫院各項活動的開展中。醫院可以在舉辦主題實踐活動時結合新媒體技術宣傳醫院文化,比如,“醫生節”“護士節”“優質護理服務評比”等活動。在活動前期通過電子雜志、隨手拍、微電影等方式突出活動內容,利用網絡投票、問卷調查等形式收集院內醫護人員對于此類活動的意見及建議,通過QQ、門戶網站、官方微博、視頻等形式加強對活動的事先宣傳。活動開展中,結合網絡平臺進行詳細的圖文報道,引導網民開展話題討論和網絡投票,提升醫院醫護人員的實際參與度,促進醫院文化的傳播和發揚,并在活動后期通過公眾號對活動進行總結和跟蹤報道[2]。
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進步,使得醫院方面更加認識到了建立網站所具備的重要作用,而醫院的網站也逐步成為醫院文化傳播的主流平臺。對于醫院的管理人員而言,故步自封、不知創新都意味著停滯不前,新媒體時代的悄然到來,要求我們能夠以新媒體的思維來看待文化宣傳活動,充分借助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加強文化宣傳水平,使醫院的官方網站、微博或公眾號等成為文化建設的新陣地,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出新媒體在如今社會發展中的優勢,讓人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新最全面的信息,對醫院的文化有更全面的展示和了解,同時也可以及時關注到醫院的動態發展,讓人們能夠更好的去體會醫院文化。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醫院在建設與發展過程中要充分意識到宣傳工作的重要作用,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為醫院做好全面有效的宣傳。在日后工作中醫院還應該重視新媒體優勢,結合時代背景創新醫院文化建設路徑,提高醫院品牌文化的整體水平,推動醫院文化長久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