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平 蘭 昊 陳 麗 林曉琳 陳 晨
(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吉林長春 130051)
工會十七大指出,新形勢下,勞動競賽承載了新時代工會工作的重任,也是國之重任。競賽活動要緊緊圍繞中央關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以創新為靈魂,以提高勞動者素質為根本任務,服務大局、服務企業、服務職工。
本文以吉林省人民銀行系統勞動競賽開展情況為研究對象,圍繞如何提升新時期勞動競賽效能,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2016年以來,吉林省人民銀行系統工會組織深入貫徹落實工會十七大要求和習近平關于勞動和技能競賽的指示精神,結合轄區和行業特點,共舉辦各類勞動競賽71項,呈現如下特點:
一是多方延伸,競賽更具廣泛性。在傳統業務知識和業務技能競賽的基礎上,圍繞黨建理論、脫貧攻堅、掃黑除惡、金融法治、女職工權益、疫情防控等內容開展勞動競賽21項,占比30%。圍繞人民銀行金融管理,組織金融機構開展各類勞動競賽24項,占比34%,有效促進了金融機構業務水平提升。勞動競賽更加貼近人民銀行擔負的職能,競賽內容覆蓋面更為廣泛。
二是形式多樣,競賽更具靈活性。2018年以來,轄內人民銀行工會不斷探索勞動競賽新模式。通網絡知識測試、網絡技能競賽及成果展示等方式開展勞動競賽9項,占同期勞動競賽總數量的20%。特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通過網絡組織了多次具有特色的勞動競賽,使得在競賽內容選擇上更為靈活,組織形式更為便利。
三是過程管理,競賽更具科學性。印發《吉林省人民銀行系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勞動競賽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勞動競賽組織架構,堅持以需求為導向,與職工教育培訓有機結合,統籌安排勞動競賽內容、數量、頻率和周期,強化對競賽的宣傳,逐步形成了主題明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參與面廣的品牌效應。
四是科技加持,競賽更具高效性。2016年,長春中支完成了全省首個綜合業務知識考試系統和競賽計分系統的研發,實現了競賽管理規范化、網格化、信息化、數據化、精細化。2020年依托學習強國和央行智慧工會APP開展黨建業務理論知識競賽,僅用1天就完成了2700余人的測試及評分統計工作,競賽效率顯著提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當前,基層央行勞動競賽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層面不夠重視。個別單位的勞動競賽還存在著目標大、內容虛、管理松的弱點。有的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有的只說不做,應付上級;有的雖然做了,但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不深入,不實際,不注意總結經驗。
2.組織體系不夠科學。當前,大部分單位的勞動競賽是由黨委領導、工會牽頭主抓、其他部門配合的組織機制。從研究對象看有的24項勞動競賽游離于工會組織之外,占比34%,主要原因是工會組織對一些業務的發展、變化了解不及時,情況掌握不準確,導致工會組織不會抓或不敢抓。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形成科學的勞動競賽中長期規劃和具有針對性的年度計劃。2016年以來,轄內有3家單位年度勞動競賽出現空缺,不利于競賽品牌的建設。
3.專業覆蓋不夠廣泛。近5年,全省人民銀行系統內只有8個專業開展了勞動競賽,專業數量占比不足50%。就單一業務競賽而言,參賽人員相對固定,勞動競賽的影響力和輻射力不夠,通過勞動競賽促全員業務提升的工作格局還未有效形成。
4.創新意識不夠強烈。受慣性思維影響,除去全省2次理論業務知識綜合競賽外,競賽內容普遍單一,融合度不高;此外“精英競賽”的主導方向,極易導致組織者和參與者厭倦和非參賽職工的倦怠,對全員業務水平提升缺乏推動力。
5.成果運用不夠充分。目前,轄內關于勞動競賽成果的運用機制還不完善,普遍停留在通報表彰層面,勞動競賽往往是“賽前提質”效果明顯,但在如何實現“賽后增效”方面探索得還不夠深入。而在制度機制層面明確勞動競賽成果運用的情況更是少之又少。
6.效果評估明顯缺失。實際工作中,勞動競賽結束后,有的單位沒有進行總結,有的即使進行總結,也更多的關注競賽成效,對于競賽的設計、組織、實施中的問題和不足缺乏深入的研究,在整體評價體制機制上存在著空白。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勞動競賽要“見人、見物、見精神”。這就要求人民銀行系統勞動競賽在內容與形式上必須充分考慮時代背景、政策要求、當前金融領域的新情況和人民銀行履職實際,及時轉變工作思路,樹立起與新時代金融工作發展相適應的新思想、新理念,拓寬競賽領域,深化競賽內涵,創新競賽方式,探索出勞動競賽的新模式。
應建立黨委統一領導,工會宣傳發動、業務部門主導推進、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工會表彰驗收的組織機制。由工會主抓變成相關業務部門主導,能夠增強勞動競賽針對性,便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可分專業制定勞動競賽規劃和年度計劃,由工會統籌落實,增強勞動競賽的針對性、時效性、專業性和延續性。
一是在競賽目標上要從以往的數量、速度型比賽向綜合素質型延伸,讓參與者在思、行、講、做等多方面得到鍛煉,搭建提升職工綜合能力的有效平臺;二是在競賽內容上要從同一比賽內容型向同類比賽內容型延伸,尋找各競賽內容的共同點,提升勞動競賽在不同專業間的融合度,增強同一競賽項目的覆蓋面;三是在競賽形式上要從擇優制向普惠制延伸,讓勞動競賽從“個人秀場”變成“全民戰場”,引導全員深度參與到勞動競賽中來。
一是圍繞人民銀行重點工作大力開展技術比武、技能大賽、業務創新、合理化建議等競賽活動,提升職工素質,增強創新工作能力;二是圍繞實際工作中的“高、大、難、新”等內容,讓勞動競賽不僅僅是“復習課”“考試場”,而要朝著“挑戰賽”“攻堅賽”的方向發展,成為解決實際工作中難點問題的有效抓手;三是將勞動競賽活動與精神文明建設、央行文化建設有機整合起來,凝聚起干部職工的精神力量,讓勞動競賽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要積極探索創新勞動競賽經常化、制度化、科學化的新路子新機制,建立健全點面結合、縱橫相宜的立體化、多層次、全方位的競賽管理運行機制,使勞動競賽既保持常態化又具有長效性。深化勞動競賽成果運用機制,對于好的工作方法要及時總結、推廣;對于競賽中的先進典型要加強宣傳,要注重在勞動競賽中發現制約工作的短板和不足,做到即揚長也補短。完善健全競賽激勵機制,將勞動競賽成績科學納入評優評先、職稱聘任、干部選拔、年度考核等工作中,用激勵政策的杠桿作用,推動勞動競賽深入發展。探索建立全面、科學、準確的評估機制,把職工群眾意見作為評估勞動競賽的重要依據,促進競賽活動更加貼近基層、貼近工作、貼近實際。
勞動競賽是職工渴望的展示舞臺,是單位發展的有利抓手,是工會組織義不容辭的職責。新時代人民銀行系統工會組織應積極探索并創新勞動競賽的機制、載體、方式、平臺,擴展競賽領域,提高參與量和覆蓋面,把最廣大職工群眾吸引到競賽活動中來,實現“廣泛開展”;緊密結合中央銀行履職和重點工作,設定目標、突出主題、豐富內涵、力求實效,實現“深入開展”;創新完善競賽的組織領導、過程管理、績效評估、成果運用等機制,實現“持久開展”,不斷推動勞動競賽向更高水平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