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明慧
進入21世紀后,知識經濟時代已經來臨。在思想意識、教育內容與外界環境等方面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較大挑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在黨的領導下積極探尋新路徑,充分發揮高科技優勢,迎合時代發展趨勢,樹立現代化意識,在互聯網絡技術的支持下大膽創新,使教學實效性得到顯著提升。
知識經濟是指在知識與信息生產、分配與利用基礎上的經濟形態。與以往經濟形態相比更加凸顯知識的價值,將其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依靠智力因素提高產品的生產與價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新時代的到來對其工作方法帶來嚴峻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在科技飛速發展下,傳統倫理觀念受到很大沖擊,“克隆”技術的誕生使無性繁殖成為可能,大力推動了全世界生物技術發展。但是,科技的發展也使人們的思想道德與認識產生沖突與矛盾,導致精神空虛且迷茫。網絡的誕生將人們封閉在“人—機”環境中,且無需說明自己的真實身份,人與人之間的可視性與親近感減少,很容易迷失自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人們之間關系淡化、情感萎縮、交往能力下降。在追求快捷聯系的同時,忽視了人的本質,即所有社會關系的總和,很容易在生活中忽視集體價值,變得冷漠、缺乏責任感,由此引發道德危機??梢?,在知識時代下,強化科技道德教育顯得十分必要。
進入新時期后,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往來越發緊密,生產資源可實現跨地區、跨國家的優化配置。地域概念日益模糊,民族、地區與國家之間通過交流合作優勢互補,逐漸構成“全球村”。在此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也逐漸從封閉走向開放,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應結合國情而定,包含民族性內容,充分展現鮮明的中國特色,為中華崛起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助力。但是,當前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帶有一定封閉性,更加注重民族意識與精神層面的教育,忽視全球與國際化方面的教育,在此基礎上培養的人才很難適應經濟時代與開放化國際環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于弱勢??梢姡洕惑w化對教育內容產生一定沖擊,應加強國際化教育,迎合時代發展潮流①。
當前,知識與觀念快速更新,信息與技術不斷換代,呈現出“新、變、快”的時代特點。為了迎合時代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也勢必要與之對應。但是,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存在明顯的滯后性,落后于國內外發展步伐。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與科技相關的倫理教育,很難迎接新時代帶來的挑戰,尤其是在網絡道德教育方面更是滯后明顯。當前,網絡黑客受到全世界的關注,與科技相關的道德問題已經暴露出來。但思想政治教育卻未能結合社會現實,針對人們思想認識水平,結合具體國情進行教育拓展,由此加大教育難度。此外,教育渠道也存在單一老化問題,沒有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創造多元教育環境,使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受到較大影響。
在知識經濟背景下,創新屬于靈魂所在。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必須要堅持黨的領導,跟隨時代發展與變化不斷地調整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內容與方法,積極探索新的教育路徑,使之與時俱進,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科學精神是從科學中提煉文化精髓與價值觀,主要包含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尊重規律、嚴謹勤奮等精神。這種精神不會自動形成,需要在黨的英明領導下,通過開展有目的、有意識的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引導和感染。長期以來,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始終停留在科學精神的宣傳層面,而沒有使培養工作得到貫徹落實??茖W精神的培養可為科學活動的開展增添動力,促進科學繁榮。只有對科學精神進行探索和獻身,才可營造出熱愛科學、尊重科學的積極氛圍,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獲得更多的智力支持。對此,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應深刻認識科學精神培養的重要意義,并將其上升到時代主旋律的高度,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現實責任感與使命感的充分體現??萍际乾F代化建設的前驅與先導,在培養和樹立科學精神的同時,也應清楚地認識到科技究竟掌握在誰的手中、為誰而服務,這便離不開科技道德研究,主要是指公民在從事科技活動時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在對科學精神進行宣傳的同時,思想政治工作人員還應注重科學道德的培養,引導人們追求真理、堅持學術自由、保護知識產權等,使其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為社會做貢獻。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時,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不對社會和諧與自然環境造成損害。在知識經濟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應堅持黨的領導,以科技道德為教育重點,在此基礎上促進科技創新與社會經濟繁榮②。
在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被緊密地聯系起來,這要求人類打破傳統封閉的地域觀念,各國家、民族之間應緊密聯系起來,加強對不同文化和觀念的尊重,培養合作精神。由于知識具有共享性,知識經濟勢必使全社會變得更加開放。當前,世界各國都開始重視國際化教育,尤其是發達國家,國際意識的培養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教育內容。以日本為例,他們早在上世紀便開始重視國際精神與大和教育,要求人們只有成為真正的國際人,才是一名出色的日本人。③在國際化教育隊伍中,日本始終走在前列,而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卻始終缺乏國際教育的內容,在國際禮儀與交流合作方面都面臨著較大挑戰,尤其是在加入WTO后,一體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沖擊更加明顯,可見開展國際教育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國際化教育對國民文化素養提出較高要求,不但要熟悉本國國情與文化,還要對其他國家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教育水平有足夠的了解,并能夠與外國人和睦相處,尊重外國文化與生活習慣,具備嚴謹規范的國際禮儀,熟悉國際間交往知識。通過開展國際倫理道德教育,引導人們更加關注生態道德問題,鼓勵公民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國家對外開放與發展獻計獻策,樹立良好的國人形象,教育國民珍惜和平與民主,獲取更多的國際話語權。此外,在國際化教育的同時,應重視民族精神與文化教育,將民族精神提高到國際教育層面,引導國民樹立開放視野,以清醒的頭腦與博大胸懷樹立鮮明的價值取向,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肯定社會主義文化的主導價值,通過強化國際化教育,妥善處理各民族與世界間的關系。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針對教育內容滯后于時代發展速度的問題,應充分發揮網絡技術與現代教育工作的作用和優勢,對教育方式進行創新。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教育方法創新。在知識經濟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對象與環境因科技利用發生重大改變。在教育內容中應加入知識經濟相關思想,教育范圍也因“地球村”的構成而日益擴大。對此,思想政治教育勢必要結合時代變化,采取更加新穎的教育方法,通過多學科融合的方式培養更多人才。對此,應加強對科技與教育方式的研究,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例如,將新科技滲透到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使思想政治教育與信息科學、軟科學等有機結合,借助新方法傳授思想政治知識。減少定性方式的應用,增加定量法的應用,這樣不但滿足知識經濟發展趨勢,還符合現代人們思想變化特征,有助于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在發達國家中,主要采用軟科學、量化、預測、評估等方式,我國思想政治工作可借鑒和吸收,采用合理的方法發揚光大優良傳統。
2.引入現代信息傳播手段。當代人民群眾具有欣賞與接受心理,應積極引入現代信息傳播手段。現代傳媒具有快節奏、高效、流量大等特點,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針對黨政方針、國家政策、領導指示等均可借助電視、網絡、音像制品等技術,在短時間內傳播到各個角落,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具有極大優勢。如若將思想政治教育優良傳統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勢必會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對于各大院校來說,應通過校園網、校園廣播、電子圖書館等加強對校園文化環境的優化,使學生從教室到食堂的各個角落均可感受到積極向上的教育氛圍,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學效果自然得到顯著提升④。
3.應用現代教育工具。思想政治教育應在以往的基礎上融入新工具,尤其是網絡、計算機等,這些均具有知識經濟時代標志,可使教育方式朝著計算機化、傳媒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使群眾在實踐中形成良好的品德與思想,及時對成功經驗與方法進行推廣。其中,傳媒化主要是利用廣播、電視等傳媒及時傳遞信息,具有快捷迅速等特點;計算機化是指運用多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獲取更加理想的教育成果;網絡化是指利用現代網絡超時空、共享性特點,為公眾提供更加豐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業務,使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與方式得到拓展,并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導下占領網絡陣地,例如,清華“紅色網站”的構建將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方法和工具融入其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⑤
綜上所述,在知識經濟時代下,針對思想意識、教育內容與外界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與挑戰,我們要切實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力度,通過轉變思想,培養科學精神、迎合時代潮流,加強國際化教育、借助網絡技術,創新教育方法等方式,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英明領導下探尋一條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徑,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迎合時代發展潮流,培育出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綜合型人才,推動國家與社會的繁榮發展。
注釋:
①廖小明.知識經濟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探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2):185-187
②覃憲儒.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9,002(001):174-176
③宮磊,羅欽.日本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職教發展研究,2020,3(01):100-106
④路春梅.知識經濟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面臨的挑戰及創新芻議[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8(03):22-24
⑤李寶玉.知識經濟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探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9,008(006):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