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麗
近幾年來,隨著云南省財政廳對預算管理不斷加強,預算編制要求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并提出花錢問效,無效追責的績效管理模式,財政對預算資金績效管理日益加強,預算申報管理與績效管理結合越來越緊密,部門預算申報日顯其重要性。單位預算細分與預算執行密切相關,預算編制要切實與高校實際相結合,才能較好完成學校預算執行及績效目標。云南省財政預算申報的流程為“一上”“一下”“二上”“二下”“一上““二上”指各預算單位按財政要求申報預算信息及預算報表,“一上”申報基礎數據、學校項目情況、非稅收入、“三公”經費預算等;“二上”申報一下控制數按經濟分類科目細化分解,包括財政撥款基本支出及非稅收入分解,申報以支定收的非財政撥款資金細化分解,申報學校“一上”項目完善后的數據。“一下““二下“指財政下達預算指標,“一下”下達一般公共預算控制數及高校對項目申報批復,二下下達各預算單位按資金來源情況的經濟科目分類具體執行數。本文所指申報部門預算細分額度是指高校在接到“一下”控制數后,對“一下”按控制數,即財政撥款基本支出額度細化分解到各個經濟分類科目,對高校其他非財政資金以支定收并細化分解的過程,也就是預算部門“二上”的過程。筆者通過對云南省高校申報部門預算細分過程進行剖析,從中獲得啟示,以期不斷完善高校預算管理過程,從而達到加強預算管理的目的。
云南高校上級主管部門省教育廳在每年11月至12月,下發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一下”控制數的相關通知,下達高校基本支出預算額度,包括生均經費基本支出、經財政批復的財政專戶教育收費收入。要求做好支出細化分解申報,在省預算系統完成,并明確完成時間。高校在接通知后,都需要認真學習通知要求,梳理相關政策,按學校當年實際支出情況,開始“一下”支出細化分解工作。在分解前梳理的目前相關政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撥款文件精神。云財教〔2018〕299號云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云南省改革完善省屬本科高校預算撥款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要求保障學校的基本運轉需求,撥款框架為:生均成本+綜合質量績效評價經費,高校經費核定動態調整。由此可看出,財政對高校撥款與績效相關,而高校預算執行將會影響到績效考評,因此,細分支出額度需要考慮對預算執行的影響。另外,文件中要求分解需考慮保障學校運轉需求,學校應將基本支出的分解首要放在保基本運轉,之后再考慮除基本運轉外的需求。
2.省委、省政府要求壓縮公用經費的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按10%比例統一壓縮省級部門公用經費用于脫貧攻堅;年度執行中正常增加財政供養人員原則上不再清算公用經費。高校屬于省級部門,撥款制度屬于生均撥款,與其他行政事業單位有所區別,因此,省委、省政府提出按比例壓縮公用經費的要求對高校來說暫時沒有太大影響,但高校也承擔了相應的脫貧攻堅任務,在執行這些任務時,必定會產生相應的明細支出,細分時就需要對這部分明細支出進行安排。對增加人員的公用經費,由于財政在年度預算執行中不再清算,高校在進行細分時就要考慮學校是否會在年中增加人員,需要預計人員支出影響的經濟分類科目數據。
3.按經濟分類科目口徑壓減一般性支出的相關通知要求。《云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壓減2019年部門預算一般性支出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2020年省本級部門“三公”經費預算將繼續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規定的壓減3%的要求安排,壓減一般性支出以經濟分類科目口徑,包括:商品服務支出(不含手續費、專用材料費、專用燃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稅金及附加稅費用,以及其他商品服務支出)、房屋建筑物購建、辦公設備購置、公務購置、其他交通工具購置。通知中要求壓減的是財政撥款基本支出部分的資金,由此高校可考慮經濟分類科目分解時,要求壓減的經濟分類科目支出盡量從自有資金中安排支出,一般公共預算撥款多開支在不壓減的經濟分類科目中,降低學校資金被財政統籌的風險。“三公”經費由財政撥款資金開支的部分壓減后,可從自有資金中按不高于上一年度預算的額度分解。
4.細分額度的相關通知精神。云南省教育廳發《2020年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一下”控制數及2021年至2022年省本級項目支出規劃通知》中明確,高校生均經費已按全省80%列入基本支出,已包括學科結構調整等因素,請根據控制數,合理做好支出細化分解,優先保障人員經費支出。從通知明確的要求來看,高校需要在財政生均撥款基本支出資金中優先安排人員支出,即人員的基本工資、津補貼、績效工資等人員工資福利支出優先用財政撥款資金安排,這才符合細化分解要求。高校作為二級預算單位必須合理預估各項人員支出,在優先安排人員后再安排其他公用經費支出,再統籌考慮學校其他非財政資金能夠提供的支持,統籌考慮細化分解問題。
5.省財政核定基本支出預算的相關辦法和依據。高校申報部門基本支出的經濟分類科目申報額度由財政核定,財政根據相關核定辦法及依據進行核定。這些辦法依據包括人員支出類的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有關問題的通知,單位績效工資實施辦法及基本信息庫中人員信息等,屬于與人員支出相關的管理辦法及基礎信息。商品服務支出相關的云南省公用經費定額標準體系的有關事項的通知,以及基礎信息庫中與商品服務支出相關的車輛、設備等信息等等,與部門基本支出預算相關的管理辦法及部門預算基礎信息庫。因此,高校必需掌握這些核定辦法及依據,做好基本信息庫中人員及各類資產設備基礎信息上報,才能使測算額度在財政核定辦法及依據的范圍內,提高預算細化分解準確性,避免在核定過程中不符合要求時的返工,以及預算不準確導致高校預算執行進度的問題。
6.其他相關政策。高校的生均經費的20%資金并未包括在“一下”控制數中,財政將在年度預算執行過程中安排為專項下達到高校,因此,基本支出細分時,可留下部分經濟分類支出安排在這部分資金。另外,高校還需要考慮預算執行與財政統籌資金的關系,執行未達財政要求就會存在被財政統籌資金的風險,因此,高校可將執行較快的經濟科目分類支出盡量安排在一般公共預算撥款中,其他的經濟分類科目由學校其他資金安排,以降低零余額被財政統籌的風險。
高校首先需要關注“一下”本級財力安排基本支出下達額度,關注各項政策要求,結合高校自身實際,“一下”控制數基本支出分解及其他以支定收的各類收入預估可按如下思路及步驟進行。
1.高校上報財政“二上”預算包括校本級、非校本級預算,非校本級包括后勤、校醫院等。校本級的總支出按近幾年支出數來預估分解,包括本級財力安排、財政專戶管理教育收費,以及其他以支定收的事業收入及其他收入的分解;其他非校本級以支定收的收入預估數。
2.本級財力主要安排包括人員、公用,按相關要求,優先保障學校人員經費,為保證本級財力安排的預算執行進度,可考慮在財政資金中安排執行進度有保障的人員經費,其余部分由學校教育收入、其他收入等來安排;本級財力安排商品服務支出主要安排在不壓減的經濟分類科目內及“三公”經費,“三公”經費預算與高校“一上”上報的“三公”經費預算相符。
3.校本級財政專戶。校本級財政專戶管理教育收費按高校“一上”“非稅收入”上報分解,安排本級財力未安排完的經濟分類科目支出;事業收入為學校科研事業收入分解,根據近幾年高校科研事業收入的情況預估收入額度,在預估收入額度內分解經濟分類科目支出,支出測算在以前年度支出的基礎上測算。
4.非校本級的收入預估及支出分解。為保證預算申報完整性,“二上”除了對“一下”控制數進行分解,還需要申報在“一上”時未申報的非財政資金收入數,“二上”高校非財政資金收入申報是以支定收,在預算系統中所填報支出即為該項收入數。高校非校本級收入預估分解包括經營收入、事業收入、其他收入等。預估時可按預計服務人數及需要開展工作的相關數據進行測算。
預算系統中導出的預算報表格式,分校本級及非校本級,按確定的收入數,分解經濟分類科目思路做出各個收支底稿,財政系統,然后在預算系統中填寫,對照梳理的政策與分解出底稿數據進行核對,是否符合相關政策要求,發現存在疑慮的地方再分析,與政策有何出入,是否需要修改,需要修改的數據在調整修改后再進行核實,確保預算分解表中每個數字與所對應的政策相符。之后將底稿中數據填入財政預算系統。在具體操作中要注意,對分解過程中出現財政進行嚴格控制的經濟分類科目,在預算系統中設置鎖定后,預算單位無法填入數據,或是在系統中預算表格未列示該項經濟分類科目支出的商品服務支出分類,分析填到預算申報表中的其他相關的經濟分類科目。
高校只有關注財政注重的政策,如“三公”經費分解數、人員費用及相關公用經費等的核定依據和辦法,才能在分解過程中體現財政政策的要求。在分解過程中要避免出現同一數據在不同預算表格中不相符的情況,通過梳理政策,要綜合考慮是否屬于壓減的經濟分類科目支出,以及執行得較快的經濟分類科目支出。經濟分類科目分解支出要考慮既符合財政核定要求,也要達到學校預算執行要求,以保證學校資金合理使用,避免被財政統籌壓減。
與主管部門積極溝通,落實具體分解過程中出現的情況。一般來說,主管部門在對政策把握及相關信息獲取是要優于高校的,多向主管部門請示與溝通,獲取與細化分解相關的對學校有利的信息,以及一些較為細節的要求與信息,為學校準確分解“一下”控制數,以及較為準確預估其他資金收入并做出細化分解,使分解與財政要求緊密聯系,同時與學校預算執行相結合,從而使學校預算資金的執行與績效管理在細化分解環節有所體現。
綜合與預算細化分解相關的各方面信息,依據學校自身預算執行的情況來進行分解。為更好推進預算執行,結合學校學生人數等基礎數據,分析近幾年來執行情況,決算情況,執行考核情況,保證分解的準確性。如高校存在非校本級的財務預算分解,加強非校本級財務預算分解的指導,對影響非校本級的相關信息,確保以支定收的準確性。項目與基本支出的統籌考慮分解,與“一上”上報時項目的申報相關聯,不脫節,確保分解的相關性。考慮專項資金下達與基本支出下達的不同時段,對預算執行的影響,來考慮細化分解的經濟分類科目的具體情況。
新時期對財務人員要求不斷提高,要做好細化分解需要預算管理人員具備綜合性、統籌性的思維,加強對學校情況的了解,加深對政策的把握。做好細化分解,要將學校管理思路與財政要求統籌考慮,最后形成學校自己的細化分解方案。因此,財務預算管理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統籌能力,以適應新時期預算、績效管理不斷變化的新要求。
綜上所述,高校財政預算“二上”申報并非簡單地在預算系統中填寫數據,而是學校一項綜合與統籌性較強的工作,與高校的預算管理相關,甚至涉及高校績效管理,因此,高校要重視細化分解中的各個步驟,總結學校在預算管理過程中需改進與發展環節,不斷加強預算管理、績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