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民營企業在推動發展、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和擴大開放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召開了全國民營企業代表座談會,總書記對民營企業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在穩定增長等方面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對當前民營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給予了準確的分析和判斷,并提出六項措施,給予民營企業有力的支持與幫助。全國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各地掀起了支持幫助扶持民營企業的熱潮。
為了貫徹落實中央民營經濟工作會議精神,2018年11月24日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共三十條;2018年12月27日太原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若干意見》三十條;2019年1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第50次常委會通過第265號《山西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辦法》三十條;2019年10月8日國務院第66次常務會議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共七章七十二條等。這些政策的出臺,為太原市的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激發了民營經濟的活力和動力。近年來,太原的營商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在公共設施建設方面,道路、橋梁、車站、機場、高鐵、出租車、綠化工程、汾河治理、亮化工程、政務大廳、地鐵的規劃和建設、綜改示范區的規劃建設投入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縱向比較可以說取得了史無前例,盛況空前,日新月異的進步,橫向比較如北上廣深、沿海城市還有一定差距。我們要勇于直面差距和不足,不斷加強太原市營商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不斷促進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
1.征求意見廣泛性有所局限。在起草條例時,沒有進行廣泛的調研和征求意見,只進行了個別企業的走訪和座談,部分企業代表不敢說,不想說,甚至不會說現象偶有發生,怕說了得罪人,影響自己企業的發展。另外,起草部門帶有本位主義思想,從本部門的利益出發,導致出臺的政策措施全面性不夠,內容有所局限,觸及企業發展的矛盾和問題不能及時給予反映。
2.宣傳力度不夠。政策措施出臺以后,大部分以文件出文件,一級給一級看,沒有針對性的層層落實,尤其是主管和分管民營企業的部門,人少面廣,切入點很難找準,只能對部分有影響力的企業、商會和協會進行宣傳,沒能真正面對面針對市場主體進行有力的宣傳,涉及面較小,只有部分企業和行業有所了解,從而導致整體市場主體知曉度極低。
3.落實難度較大。由于在征求意見時的俠義性和片面性,導致在條例執行過程中,出現政策與市場主體不匹配,供需矛盾突出,無法對接,無法落實,懸而未決,出現了落實的被動和尷尬,一些民營企業怨聲載道,部分服務條款變成形式主義和表面文章,沒有真正起到支持、幫助、扶持市場主體的作用,對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影響力相對較小。
1.加強民營企業價值觀教育,主動領會政策條例。積極引導民營企業提高政治站位,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踐行工匠精神,弘揚愛國敬業精神,勇于遵紀守法,不忘艱苦奮斗精神,加強創新發展動力,專注自我品牌品質建設,創造追求卓越能力,牢固樹立家國情懷精神,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不斷加強自我學習、加強自我教育、加強自我提升,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動學習、領會、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2.堅持營造公平、務實、開放的政策條例。在起草過程中,要大力征求各方面的意,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充分調動市場主體參與制定政策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起草部門和人員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工作方法和措施,走進各行各業,走進企業,走進車間,走向市場,走進科研院所,走進商會協會,聽取專家學者的見解,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云平臺、云計算、5G等科技手段,廣泛收集意見,集思廣義,這樣才能制定出有用有效的政策條例。
3.加強條例宣傳力度,實現主體知曉全覆蓋。政策措施出臺以后,各級黨委政府應成立政策宣講團,宣講團成員對政策要熟知,同時對宣傳對象的主體等方面要全面客觀地了解。政策出臺以后,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移動互聯網等手段,做到市場主體應知盡知,知曉度達到100%,再加上宣講團的講解,真正讓市場主體對政策的實質、內涵和精神有明確的了解,達到政策融會貫通,讓政策條例開花結果,實現預期的目標。
4.建立暢通的政企落實機制。“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政策條例在落實的過程中,要全面落實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的政策措施,要充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低碳能源和工業高質量發展”部署、結合重溫習總書記“三篇光輝文獻”的重大意義,要解放思想地落實,要與時俱進地落實,要切合實際地落實、要以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去落實,要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去落實。深入市場主體,在落實條例的過程中,及時聽取市場主體反映的政策條例意見和訴求,了解市場主體生產經營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及時給予解決,同時講清楚政策條例意義和實質,要統一建立在線監管手段,積極推進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提高監管的精準化、智能化水平,讓政策條例真正起到支持幫助民營企業的效果。
5.創新人才機制,積極參與國家治理。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民營企業擁有和儲備了大量的人才,不僅學歷和能力上有巨大的提升,而且在治理國家建設方面也是人才濟濟。我們要敢于不拘一格用人,特別是在國家大政方針出臺時,讓民營企業管理人員積極參與,發揮民營企業負責人的聰明才智,為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為黨的長期執政、國家的長治久安提供智慧和方案,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國家獻計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