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雨甜
(廣西藝術學院)
新時代需要多元化的創新,創新創業教育是旨在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新創業素質為目標的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教育實踐活動。創新創業教育是旨在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新創業素質為目標的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教育實踐活動。
國外由于社會結構、經濟體系、歷史文化等原因,在20世紀70年代,已意識到創新型、實踐型人才的培養是社會需求的關鍵。為適應市場需求,各高校開始在人才培養方面進行改革,教學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其中以美國的“開放創業式”實踐教學模式和德國“雙元制”實踐教學模式最具代表性。
相較于國外先進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方法和理念,我國對創新性實踐型創新人才培養的體系還未完善。知網檢索結果表明,專家學者們對“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培養”的學術關注度日益上升,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創新型、實踐型人才培養,市場需求是關鍵。學生是實踐教學和實踐能力培養的主體,因此學生的自身意識會直接影響其實踐和創新能力,從而間接影響到社會的競爭力。通過問卷調查法和研究資料表明,我國各高校學生存在普遍的實踐能力缺失現象,地方高校普遍存在重專業知識教育、輕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沒成系統、專業的師資力量薄 弱等等問題。主要表現為:與社會脫節、獨立自主能力、社交能力等實踐能力的缺失,實踐與理論不能結合運用,缺乏在實踐的過程中創新的能力。但由于這些能力的缺失所導致專業實操能力較弱,實踐動手能力差,缺少對事物的多方面考量和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從而導致缺乏自信阻礙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更不利于廣告行業的人才培的培養。因此,積極探索針對廣告設計類課程實踐能力培養的改革探索,是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1.2.1 對實踐能力培養規律的認識
實踐是檢驗創新人才的方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在實踐的過程中充分的體現出來。各高校專業在確立的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實質是學生未來發展的預期性目標,創新培養的重點應當放眼于大局,充分考慮一個整體的培養和發展,為不同潛質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公平的健康的機制,因材施教,不應局限于一小部分人的選拔和培養。以創造性思維培養為中心,創造性思維課程的開設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鍛煉學生思維的活躍性,面對問題能夠舉一反三,從而提升實踐能力。
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還應立足于學校的實際情況,切合實際的構建出一套適合于自身專業的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必須加大重視,切實有效的提出科學合理的架構體系,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此外,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創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有研究表明,學生在愉悅的心理下更容易接納新課程、新思路,為學生身心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1.2.2 對培養實踐能力方法的研究
由于廣告設計類課程的特殊性,多年來,筆者一直在為學生搭建專業的實踐能力平臺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驗,總結出教學是一個有目的、有序進行的課堂活動的整合,各環節相互影響、配合、相互作用。在對創新性實踐型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方法的研究上歸納出三大類:
第一,營造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課堂教學模式。采用互動式課堂教學法,以小游戲、視頻、社會熱點談論等方式結合實際市場項目作為課程內容,吸引學生興趣和注意力,消除學生對實踐課程的抵觸感,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課堂教學更貼近市場所需,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第二,實戰演練模式--實習。是國內外高校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普遍模式,其優勢是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市場需求,是理論知識與工作實踐的有效結合,在豐富社會實踐經歷的同時累積經驗,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第三,校企合作模式。即企業與高等院校在實驗研究、人才培養以及人員交流、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結成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信息資源共享的“雙贏”模式,采取“以實驗學“方式,檢驗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具有高水平實踐和社會適應力的綜合型人才。
隨著社會進步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發生改變,但作為設計的基礎教育的本質——創造性能力的培養是不會改變的。各高校應改變傳統死記硬背、填鴨式、循規蹈矩的方法固化教學模式,來約束有創造性的主體。應著重培養學生廣告策略和設計審美交叉綜合發展的應用能力;堅持以創造性思維訓練課程作為基礎特色,鍛煉學生多向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意能力。將創新實踐課程比例提升到整個教學課程體系的50%;逐步在廣告理論課程中增加理論課程授課中的項目運用和實踐比例,充分調動和引導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通過對實踐課程進行統籌設置,使實踐環節明確指向性,更為貼合市場需求。例如: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的比重,建立包括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崗位見習、畢業設計在內的漸近式實踐課程體系。
實踐教學體系是保證和貫徹實踐教學內容實施與發展的體系,逐步建立一個動態的、發展的教學評價體系。建立在教學全程各環節上的評估內容包含教與學的效果、教師的知識、學生的理論知識及相應能力拓展、行業專家與市場的檢驗、學生的專業能力提升情況;評價主體貫通專業教育、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包含學校、教師、學生、市場、業內專家等多項指標;評價對象涵蓋教師、學生的能力。每年對廣告設計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體系進行評價,并根據評價的結果對體系的構建及運行進行調整,采用動態調整的方法,提高培養體系的適用性。
積極為學生搭建校外實踐平臺讓課程與市場相適應,這也是包豪斯教育理念 “緊隨社會進步,不斷更新觀念,積極創立新思維”的體現。增加學校與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的項目合作、將相關賽事引入課堂教學環節,為學生搭建檢驗知識、磨礪意志、強化素質的舞臺,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全面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除此之外,還應邀請其他院校專家、企業專家以外聘教師的身份,為在校生做專業講座等方式,加強校企合作,實現協同育人。
創業能力需要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來培養,沒有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創業活動是無法經受住嚴酷的市場的考驗,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通過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檢驗,才能確保在今后開拓的創業道路上立于不敗之地。